首页期刊导航|燃气轮机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燃气轮机技术
燃气轮机技术

刘卫宁

季刊

1009-2889

RQLJ1998@163.com

025-58056450 58056451

210037

江苏南京市中央北路80号

燃气轮机技术/Journal Gas Turbine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燃气轮机工业领域的一份应用科学技术类刊物,设有专题论述、设计计算与理论研究、运行维护、技术改造等栏目。本刊主要刊登有关燃气轮机的技术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设计计算方法、试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运行和维护经验、技术改造措施等方面的论文。适合与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有关的科研院所、设计制造企业和电厂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氢燃料的制储运及其在燃气轮机中的应用

    王志强杭丹炜刘潇杨文涛...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燃料具有来源广泛、燃烧无碳排放等优点,燃气轮机作为工业、电力等领域不可或缺的设备,将氢燃料用于燃气轮机可有效降低碳排放并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问题。为向我国节能减排提供技术参考,本文围绕氢燃料的制、储、运以及在燃气轮机中的应用这四个环节进行综述,对比总结了各环节技术原理及优缺点。灰氢虽制备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但碳排放最高,随着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及绿氢制备技术的发展,蓝氢、绿氢将逐步取代灰氢。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是目前最成熟的储氢方式,储氢密度较高的固态、液态储氢是未来储氢技术发展的主流,但其目前存在的主要挑战为储氢材料吸放氢条件苛刻,需研制高效催化剂。液态船舶及管道掺氢运输是前景较好的输氢方式。氢燃气轮机分为掺氢、纯氢燃气轮机,目前示范项目基本为掺氢燃气轮机,扩散型掺氢燃烧器可燃烧掺氢比例高达90%的燃料,预混型掺氢燃烧器掺氢比例较低,纯氢燃烧器大多还处于试验阶段,但从长期来看,纯氢燃烧器是未来氢燃气轮机发展的主要方向。

    氢燃料的制储运燃烧器氢燃气轮机碳排放电力

    一种全国产化分布式振动测量系统的设计

    孙倩刘澄明郝吉才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够准确、实时的监测船舶燃气轮机多个关键部位在关注频率段内的振动数据,设计了一种全国产化分布式振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振动传感器、单点全国产化分布式振动测量装置、船用上位监控系统和振动频谱分析仪组成。其中单点全国产化分布式振动监测装置以GD32F405RGT6 为核心处理器,利用振动传感器对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采集,辅助有限长冲激响应滤波器进行频率段内振动数据的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应用灵活、频率段提取准确、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满足实际工程中振动测量的要求。

    全国产化分布式振动测量海明窗旋转机械

    轴流压气机可调进口导叶叶顶间隙的数值仿真

    刘勇关跃刘峥刘大争...
    22-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分布式能源燃气轮机可调进口导叶的叶顶间隙,以某型燃气轮机跨音速级的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采用NUMECA软件对可调进口导叶的不同叶顶间隙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可调进口导叶叶顶间隙的仿真方法,以及对压气机跨音速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忽略可调进口导叶的部分间隙,将减小压气机的堵塞流量,增大高负荷工况的效率;部分间隙的泄漏流增加了可调进口导叶叶顶区域的总压损失,增大了下游动叶的入口冲角,并改变了近堵塞工况时下游动叶内的激波结构。建议在三维仿真时,不可忽略可调进口导叶的部分间隙结构。

    轴流压气机可调进口导叶叶顶间隙数值模拟

    同轴分级低排放燃烧室头部适应性设计研究

    陈毅高原王志强李智明...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一种天然气低排放同轴分级燃烧室头部为对象,在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将其按照等马赫数准则缩放分别装配到西气东输型燃气轮机、发电用重型燃气轮机及航改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探究提高头部适应性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中心两级当量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燃烧室的燃烧效率,并且效率达标后,在保证值班级起到稳定火焰作用的前提下,通过降低值班级当量比可以实现降低NOx 和CO排放的目的。通过上述方法,达到西气东输型、发电用重型、航改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效率≥99%、NOx 排放体积浓度≤25×10-6、CO排放体积浓度≤50×10-6的技术指标。

    燃气轮机同轴分级低排放头部适应性燃料分级策略

    离心压缩机喘振实测方法与分析

    薛利超刘洪涛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离心压缩机喘振机理及喘振对机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给出压缩机喘振实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某空气压缩机发生喘振时,在不同入口导叶角度下测得入口流量、出口压力,从而得出该入口导叶角度条件下的最小流量,从而得到导叶不同角度条件下的喘振线。比较实际喘振线与主机厂家给出的预期喘振线,实际喘振出口压力比预期喘振压力高16%~19%,从而得出该压缩机喘振实测很有必要。准确的压缩机喘振线为压缩机安全、节能创造了条件,并对此类压缩机的安全、高效和更加节能的控制给出指导。

    离心压缩机入口导叶流量喘振实测防喘振控制

    发电机转子顶起高度计算

    杜平张振李志杰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从轴承的几何形状偏差、粗糙度、偏斜量及润滑时的膜厚比来分析计算出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转子需要被顶起的高度值。在项目安装调试时,将顶轴油系统压力提升至要求的范围内,并反复调试"机端"与"励端"的油囊压力值与顶起的高度值,最终调试出合适的参数。

    顶轴油顶起高度计算球面轴承膜厚比

    大管径90°弯头压降数值模拟与计算分析

    宋天舒
    46-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大管径90°弯头的流动阻力损失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空气流过弯头时的内部流场特性,并研究了流体流过大管径90°弯头的流动阻力损失影响因素。然后,选取了不同的常用计算弯头阻力系数的公式,比较了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计算弯头流动阻力损失的可靠性,为设计者提供参考。

    大管径90°弯头压降数值模拟当量长度法阻力系数法

    一种SCC6-5000F型余热锅炉尾部余热加热装置的设计

    穆如意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设计,在余热锅炉系统中增设余热加热装置,在凝结水回水管道中安装一路管线,利用热交换装置将天然气加热,再将低温水回流至锅炉预热器循环加热,从而降低余热锅炉的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相较于传统的水浴炉加热单元配置,该设计无需在调压站内配置水浴炉,从而可减少水浴炉工作燃烧时的天燃气消耗,同时避免水浴炉爆燃、故障或其他不安全情况引发的火灾或爆炸事故,提高了经济性,降低了调压站运行的风险。

    余热锅炉余热加热装置节能降耗水浴炉预热器

    基于控制系统的燃气轮机故障识别方法

    魏鹏玄钟元谢丽霞王毅刚...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燃气轮机故障识别系统,通过在控制系统内部集成专家知识,实现了对燃气轮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测。目前,燃气轮机的故障检测主要依赖于控制系统的报警以及维护人员的经验和事后分析,这种方法的维护效率存在局限性。为了提高效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从明确故障识别目标出发,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历史运行数据,构建参数历史数据集,基于分析结果,训练故障预警模型,依据制定的故障判断与溯源规则,在线部署到控制系统中。经过燃气轮机仿真验证,显示出良好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表明其具有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应用的潜力。

    故障识别故障预警控制系统机器学习专家系统

    某航空发动机径向扩压器叶片断裂分析

    关婷婷李伟超武威薛雨洲...
    61-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某航空发动机径向扩压器叶片断裂故障的断裂性质和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径向扩压器叶片失效分析进行了初步故障分析,并从径向扩压器的材料、设计、加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故障分析。结果表明:径向扩压器叶片断裂性质为高周疲劳断裂,产生高周疲劳的原因为径向扩压器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存在共振。径向扩压器共振时振动应力的大应力区在叶片前缘叶根处,导致叶片从该处产生裂纹,最终发生高周疲劳断裂。建议优化径向扩压器叶片叶型,避开工作转速范围内的共振,以避免类似故障重复发生。

    径向扩压器叶片断裂故障分析高周疲劳共振坎贝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