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文之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文之友
人文之友

半月刊

人文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如何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为例

    杨玉荣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落后、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落实等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缺,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不利于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协同发展以及"五观"的树立。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已然势在必行。本文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内涵加以分析,并以该门课程在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为例,阐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使之成为爱国守法的优秀公民,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策略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夏薇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领域中开始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混合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信息化技术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有效结合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学科知识。在实际的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需与时俱进,积极有效地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同时转变以往的评价模式,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以此来切实提高听力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听力水平。

    高校英语听力教学混合教学模式形成性评价应用

    计算思维驱动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分析

    黄苇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机技术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已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更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中无法取代的重要工具。为了使大学生们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高校一直坚持将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和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培养和锻炼,使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本职工作。

    计算思维驱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胡光良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对于电气课程的教学,学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逐渐分离开来,理论教学完全无法与实践教学相适应。项目教学法的引进不但能够深化电气教学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能够推动电气控制的发展。项目教学法有效解决了电气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为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为我国电器行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气教学项目教学法科学技术实践

    "互联网+"教育背景的大学数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王丽娜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高等院校的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创新和探索能力的提升,同时对高校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数学是理工科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更好的促进理工科专业性的知识的学习。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一直是教师们探索的重点,从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方面进行探索,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打造更加符合大学生发展的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本文将对"互联网+"教育背景的大学数学课程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从现状入手,提出个人的一些策略和建议,仅供参考。

    互联网+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酒店智慧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酒店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

    王颖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智慧酒店及其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分析了酒店智慧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酒店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转变不及时、课程体系更新较为缓慢、师资力量薄弱且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难达预期等,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策略,以期能对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智慧酒店高职院校酒店专业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钟晴邓胜平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推行而逐渐发生转变,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了专业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逐渐成为了高职教育所重点关注的课题。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前高职专业教学方式单一、思想观念教学内容不充分等缺点,课程思政是一种利用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德育思政元素来进行专项专业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本文以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当前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现状,寻找提升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的有效措施,进而通过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改革来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实效。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措施

    "双精准"视野下的岭南茶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徐溪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岭南茶文化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品格修养,拓展人文视野都具有积极意义。校企深度合作"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传承岭南茶文化的创新性思路。本文以"双精准"为研究视角,从开设"茶艺与茶文化"精品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校企协同,精准育人;鼓励大学生在茶文化产业创新与创业等方面提出岭南茶文化传承的策略。

    "双精准校企合作岭南茶文化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讨

    龙明堂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概念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德育人"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概念和手段。本文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三全育人"的视域分析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结合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对这一概念进行探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品质。

    三全育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部编版和启思版七年级语文教材选文中先秦儒家道德思想融入比较研究

    殷昊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先秦儒家道德思想的传播情况,通过逐篇梳理和比较启思版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选文融入先秦儒家道德思想的情况,总结出二者融入先秦儒家道德思想的相同点与独特表现,为今后的语文教材选文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先秦儒家道德思想传播。

    先秦儒家道德思想语文教材《启思中国语文》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