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草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草学
草学

白史且

双月刊

2096-3971

sccaoyuan@163.com;caoyuanzazhiahe@yahoo.com.cn

028-87850351

611731

成都郫县犀浦四川省草原研究院

草学/Journal Journal of Grassland and Forage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牧草、草原动物科技为报告主旨,兼顾草地生态,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突出实用性,以求更好地服务于草业生产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开发食木昆虫生产蛋白资源的建议

    杨富裕倪奎奎张立伟孙云磊...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食木昆虫在降解木质纤维素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食木昆虫可作为"生物蛋白工厂",将秸秆、饲草、木本饲料、农林剩余物等非粮木质生物质转化为有价值的蛋白资源,实现蛋白替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林剩余物木质纤维素食木昆虫食草昆虫

    气象因子对饲用玉米产量影响研究进展

    王廷艳王伟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饲用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强的适应性.开展饲用玉米产量提升技术研究将有助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有利于缓解国内"草畜"和"人畜"争粮矛盾,对夯实国家"肉库""奶罐"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饲用玉米产量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受到许多气象因子的调节,本文基于气温、降水、日照和风速等气象因子对饲用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青海省不同生态区饲用玉米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饲用玉米气象因子产量草食畜牧业

    '川西'虉草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季晓菲周靖文闫利军陈莉敏...
    12-1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川草引3 号'虉草和原始群体为对照,在布拖县对'川西'虉草新品系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对生态修复能力、耐水淹能力和生产性能等进行了测定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川西'虉草在布拖县越冬率高,可正常完成生长发育周期,试验期间没有发现病虫害;其生态修复效率为318d,分别比原始群体和'川草引3 号'虉草少12d和27d,具有更强的生态修复能力;'川西'虉草和原始群体在长达 20d的水淹胁迫过程中,成活率均为 100%,耐水淹能力显著优于'川草引 3 号'虉草;'川西'虉草新品系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 70 931.57kg/hm2 和 20 929.69kg/hm2,均显著高于原始群体和'川草引 3号'虉草;种子产量显著超过原始群体,与'川草引3 号'虉草差异不显著;粗蛋白含量为11.8%,分别比原始群体和'川草引3 号'虉草高1.2 个百分点和2 个百分点.因此,'川西'虉草新品系一致性好,适应性强,生态修复效率高,耐水淹能力强,草产量高,草品质好,持青期长,可用于川西高原退化湿地、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也可用于高产人工草地建植.

    虉草品种比较试验生态修复建植

    放牧方式对植物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桂松艾尔肯·达吾提于昭文苏比努尔·吾麦尔江...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牧是人类利用草原最主要的方式,影响着植物和土壤的养分.为探究放牧对植物营养成分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放牧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了新疆天山北坡中段昌吉市阿什里乡冬季和夏季牧场为研究对象,分析植被的地上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并测定表层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电导率、全氮、全磷、全钾.夏季、冬季定居放牧下植物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降低,冬季游牧放牧下地上植物生物量整体呈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增加趋势;干物质含量在夏季定居放牧下LG含量最高,有机物含量在冬季游牧放牧下HG含量最高,粗蛋白在冬季游牧方式CK和定居放牧CK较高,粗脂肪在夏季游牧方式CK含量最高,NDF在冬季定居放牧HG最高,ADF在夏季定居放牧CK含量最高;在冬季定居放牧有机质LG含量最高,在夏季定居放牧HG碱解氮、全氮含量最高,在冬季定居放牧HG速效磷、速效钾、pH值含量最高,电导率在夏季游牧方式CK含量最高,全磷在夏季游牧方式LG含量最高,全钾在夏季定居放牧下LG含量最高.不同放牧方式对植物与土壤养分有不同的影响,定居放牧下植物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显著高于其他放牧方式.

    山地草甸草地放牧土壤养分植物营养品质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夏播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胡远彬张靓梁小玉刘亚男...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全株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乐玉1 号玉米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全部化肥(HF)、牛粪单施(N1)、牛粪替代20%化肥(N2)、牛粪替代30%化肥(N3)、羊粪单施(Y1)、羊粪替代20%化肥(Y2)、羊粪替代30%化肥(Y3)共8 个处理,测定全株玉米干草产量、氮磷钾素积累量和重金属含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Y2 和Y3 处理的全株玉米干草产量和氮磷钾积累量优于其他处理;N2 处理的Cu积累量和Y1 处理的Zn积累量最高;0~20cm土层以N3 处理的有机质、速效磷、铵态氮、硝态氮和阳离子交换含量最高.可见,低总氮水平下,羊粪替代20%和30%化肥处理对全株玉米生长及养分积累有积极作用,牛粪替代30%化肥改良土壤肥力效果较好.

    牛粪羊粪有机肥替代化肥玉米产量土壤养分重金属含量

    2种豆科牧草生产性能与营养价值比较研究

    欧阳青袁福锦钟声吴文荣...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云南草田轮作中优质豆科牧草种质资源,试验对黄花鸡足豆(Ornithopus compressus L.)开展了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研究.结果得出,黄花鸡足豆在云南温带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鲜草产量为 15 525kg/hm2,干草产量为7 091.53kg/hm2,两者均高于光叶紫花苕,尤其是干鲜比较后者提高了 27.8%.营养成分方面,光叶紫花苕的粗蛋白含量为17.43%,比黄花鸡足豆高出了3.09%(P<0.05),而黄花鸡足豆的P含量为0.25%,显著高于光叶紫花苕(P<0.05).黄花鸡足豆的粗纤维含量为38.39%,高于光叶紫花苕,但是差异性不显著.综合营养成分分析,黄花鸡足豆与目前大面积利用的光叶紫花苕相比,营养价值较为一致.

    云南省豆科牧草生产性能营养成分

    干旱胁迫对披碱草幼苗根系生理的影响

    王晓龙闫利军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盆栽幼苗培育法,在干旱胁迫处理下分析了 3 种披碱草幼苗根系的丙二醛、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相对电导率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3 种披碱草幼苗根系的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而SOD、CAT和POD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运用相关性分析及隶属函数法评价披碱草幼苗期抗旱性,得出披碱草新品系抗旱性强于垂穗披碱草和圆柱披碱草.

    披碱草幼苗期根系抗旱性评价

    12个青贮玉米品种在毕节地区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评价

    张明婧杨丰李舟彭诗雨...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贵州毕节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本研究以12 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物质含量,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生物学产量方面,'曲辰512''金岭青贮97''京科青贮932''桂青贮5 号'共4 个品种表现优异,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主要的营养品质及相对饲用价值方面,粗蛋白含量除'大京九4059''禾玉36''禾玉9566'及'迪卡159'外,均达到7%以上;'大京九4059''禾玉36''禾玉9566'及'迪卡159'的NDF和ADF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而淀粉含量除'大京九4059''禾玉36''禾玉9566'及'迪卡159'外的其余品种均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相对饲用价值最高的品种为'迪卡159'.综合评价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青贮综合生产性能高的品种为'曲辰512''金岭青贮97''京科青贮932'和'桂青贮5 号',可以大面积在毕节地区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青贮玉米产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相对饲用价值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巨菌草在河套地区的引种栽培技术

    杨东升焦欣磊郝水源张鹤宇...
    51-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菌草是由国家菌草中心选育而成的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的菌草品种,用途极为广泛,利用价值高,为优良饲草植物.2021 年引入巴彦淖尔市,通过引种试验,探索并总结出一套巨菌草栽培技术.春季适时种植,保证苗壮苗齐,按行距50cm,株距40cm,每穴1 株开沟种植,约3300 株/667m2.生长期内注意病虫害防治,土壤干旱时及时灌水,合理经济的施肥,适时收获.该技术为下一步实施河套地区麦收后复种巨菌草及促进草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巨菌草河套地区引种栽培技术

    不同象草光合色素及花色苷含量差异分析

    孟凡来谭淑文贾志强王灿...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象草光合色素与花色苷含量差异,本研究以绿叶象草(GXC)和紫叶象草(PXC)为研究材料,采用分光度法对营养期象草的光合色素和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XC叶片中Chla、Chlb含量均显著高于GXC叶片中的含量,Car含量比GXC叶片中的高11.06%;PXC与GXC不同部位的花色苷含量均呈叶片>叶鞘>皮的分布趋势,且同一部位花色苷的含量PXC均极显著高于GXC.本研究可为饲用象草新品种选育和健康专用饲料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象草光合色素花色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