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动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动物
四川动物

岳碧松

双月刊

1000-7083

scdwzz001@163.com,scdwzz@yahoo.com.cn,scdwzz@yahoo.cn

028-85410485

610064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四川动物/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动物学学术性刊物,报道和交流动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成果、理论、经验和动态,宣传动物保护。适合从动物学和野生动物保护等的科研、管理、教学、医卫等科技工作者、有关院校师生和广大动物爱好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景观格局对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飞行区鸟类多样性的影响

    高欣怡樊群梅何兴成金麟雨...
    12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场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变化是机场鸟击防控关注的重点,了解机场飞行区鸟类多样性与周边景观格局的关系可以为机场鸟击防控提供科学指导。2022年1-12月,每月对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东、西跑道的鸟类进行调查,运用景观指数量化两跑道外1 km、2 km、3 km 3个尺度内的景观特征,以研究两跑道外不同范围景观格局对场内鸟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西跑道的鸟类多样性和3个尺度的景观多样性均较东跑道高;(2)西跑道林鸟和水鸟类群的多样性显著高于东跑道;(3)在3个尺度范围内,东跑道外农田的平均斑块面积均显著大于西跑道,东跑道农田对整体景观具有较强的主导性。推测两跑道外农田生境的差异可能对整体景观格局产生了影响,从而造成了东、西跑道鸟类多样性的差异。研究揭示场外景观格局对场内鸟类群落的塑造有重要作用,为机场外的景观管理提供了建议,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重点区域和重要季节的巡查,以提前化解鸟击风险。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鸟类多样性景观格局鸟击防控鸟情调研

    河南兽类分布新记录——侯氏猬

    杨耀华蒋海军田军东路纪琪...
    132-133页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喉雉鹑的巢特征和巢址选择

    许路余鳞白俊张塔星...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和2022年的3-7月,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跟踪观察和系统搜索法,对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的巢特征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红喉雉鹑可筑地面和树上2种巢型,以树上巢为主,占88。24%(15/17);巢材包括树皮、枯草、羽毛、针叶和苔藓等。(2)树上巢均位于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树枝基部,距离地面平均高度3。05 m±0。23 m(1。64~4。45 m),巢平均深度2。88 cm±0。07 cm(2。4~3。4 cm)。(3)红喉雉鹑偏好在坡度较小、草本盖度和落叶盖度较大、植被郁闭条件较好且距水源距离较近的生境中筑巢;草本盖度和落叶盖度是影响红喉雉鹑选择筑巢生境的关键因子,表明其选择巢址时受到安全因素和食物资源的双重影响。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红喉雉鹑繁殖生态学的基础资料,为物种保护和生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红喉雉鹑巢址选择雉类濒危物种

    陕西省鸟类分布新记录——胡兀鹫

    李芳芳姜娟娟雷喜泉
    143页

    贵州省鸟类新记录——卷羽鹈鹕

    张鹤黄小龙冉景丞杨再华...
    144页

    内蒙古中西部鸟类新记录——白头鹤和花脸鸭

    郭子良赵永健
    145页

    西江伍氏华吸鳅仔、稚鱼的异速生长研究

    文浩徐林吴志强黄亮亮...
    14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光学显微镜和实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伍氏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wui仔、稚鱼从出膜到30日龄各器官的异速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吻长、眼径、头长、头高、体高和体长均存在异速生长的现象(P<0。05),头部器官比身体其他器官优先发育。吻长和眼径一直保持正异速生长,头长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2~13日龄,拐点前后均保持正异速生长,头高的生长拐点在7~8日龄,拐点前是负异速生长,拐点后是正异速生长;体高的拐点出现在15~16日龄,拐点前后均保持正异速生长,吻至肛长一直保持等速生长,体长保持等速生长。头部器官在早期发育阶段优先发育,可以增强捕食和躲避天敌的能力,并有助于为仔鱼期发育提供能量,适应外界环境,提高存活率。本研究可丰富伍氏华吸鳅仔、稚鱼发育过程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为育苗生产和野生早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伍氏华吸鳅异速生长仔、稚鱼生长拐点西江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传播前种子昆虫捕食的研究

    赵涛吴文兰王晓雪徐雨...
    15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昆虫捕食种子是种子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会影响植物种群更新和群落物种组成。传播前种子昆虫捕食的研究较为稀少,且大多为针对个别优势种的短期研究,限制了对于群落水平上传播前种子捕食的理解。本研究分析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中2020-2021年的种子雨,研究种子昆虫捕食率及其影响因素。所分析的5种乔木种子均遭到昆虫捕食,昆虫捕食率在物种和采集批次间差异较大(0~33。33%),年均昆虫捕食率为8。76%~14。39%。肉质果种子的昆虫捕食率显著低于干果(df=1,χ2=20。76,P<0。001),种子产量的年际变异系数与昆虫捕食率呈显著负相关(df=1,χ2=13。01,P<0。001),重量越轻的种子的昆虫捕食率越高(df=1,χ2=10。54,P=0。001)。本研究表明,传播前种子昆虫捕食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中普遍存在,并且揭示了影响因素、讨论了潜在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于传播前种子昆虫捕食及其生态和演化意义的理解。

    种实昆虫传播前种子种子捕食大年结实昆虫捕食率

    基于cyt b基因分析河南省4大水系红鳍原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吕海敏冯慧敏汤永涛刘如垚...
    16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4大水系的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样本共100尾,基于cyt b基因分析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等。结果显示:河南省4大水系红鳍原鲌种群整体单倍型多态性为0。909,整体核苷酸多样性为0。004 88,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4个水系均有特有单倍型,这表明红鳍原鲌种群的遗传分化数值较大,遗传分化程度较高;通过构建和分析系统发育树、贝叶斯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发现河南省4大水系红鳍原鲌种群间谱系分化不明显,且无明显的地理结构;AMOVA分析显示,种群内的变异占72。11%,组间的变异占4。63%,表明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Tajima's D和Fu's FS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红鳍原鲌种群近期未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本文研究和分析了河南省境内红鳍原鲌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河南省红鳍原鲌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红鳍原鲌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

    LED光谱和温度协同对鲈鲤幼鱼耗氧率的影响

    廖宝峰黄应平高振军李卫明...
    172-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光谱和温度协同对鱼类代谢作用,在水温15℃和20℃下,设置红、黄、绿、白4种LED光谱和遮光、自然光(光强≤100 lx)条件,测定鲈鲤Percocypris pingi幼鱼在静水中的日常耗氧率。结果显示,不同光谱组实验鱼日常耗氧率差异性显著(P<0。05),15℃时,红>黄>绿>白>自然光>遮光,20℃时,红>绿>自然光>黄>白>遮光;红光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遮光组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红、绿、黄、白、遮光和自然光组的日常平均耗氧率分别增加了27。94%、34。88%、17。33%、33。39%、40。63%和62。06%。耗氧率温度敏感系数表现为,自然光>遮光>绿>白>红>黄,LED色光(特别是黄光)暴露使鲈鲤幼鱼对温度的灵敏性降低。本研究结果为鲈鲤在不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代谢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其人工养殖光环境控制提供参考。

    鲈鲤温度光谱耗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