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李宗侯

双月刊

1674-5612

scjzxbbjb@163.net

0830-2293500,2392892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西路34号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Police College
查看更多>>《四川警察学院学报》(原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总暑批准四川警察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51—1716/D,双月刊。主要栏目有:法学论坛、刑事侦查、治安管理、刑事技术、犯罪研究、警察公共关系、社会学研究、警察教育与训练、警务实践、警察管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来源、演进脉络与发展路径

    彭尚源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是把马克思主义人民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政治选择.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有其鲜明的历史性和实践性特征,坚持人民立场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治国理政过程中的伟大实践探索.迈入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应继续坚持人民立场,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维度进行探索,不断深化坚持人民立场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创新.

    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

    川渝省际毗邻经济新区户籍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以川渝高竹新区为例

    周长明朱家巡朱斌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庆市、四川省积极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在两地交界地区携手共建川渝高竹新区,着力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进产城景乡深度融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囿于行政区划、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因素,川渝高竹新区规划范围内的渝北区、邻水县两地的户籍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政策上差别较大.为提升川渝高竹新区吸引企业和人才的能力、增强户籍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应遵循经济建设"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坚持以行政区经济理论、府际关系理论、跨域治理理论为指导,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川渝高竹新区户籍制度改革双城经济圈

    热点网络舆情对学警价值观的影响与因应

    刘斗燕曹鑫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公安院校的舆情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加强政治建警和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能力的大背景下,公安院校要在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工作中守好舆论斗争阵地.当下,公安院校的舆情引导工作主要存在舆情引导制度建设不充分、学警情绪防御机制建设不完善和舆情长效引领动力提升不足等问题.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高素质警察铁军的重任,需密切关注热点网络舆情,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树立学警正确价值观,一是完善舆情引导应急机制,规范舆情引导介入方式,二是设置舆情引导评价体系,促进舆情引导积极性提升,三是畅通连结渠道,增强辅导员舆情引导力,四是着力培养学警舆情"意见领袖",建立学生自主引导模式,五是以"实践-理论"双视角提升学警群体情绪稳定能力.

    学警公安院校热点舆情价值观影响模型引导

    我国大麻类毒品犯罪侦防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马莉蓉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际大麻合法化浪潮逐渐蔓延开来,不断冲击着世界各国的禁毒防控体系,也给我国禁毒工作带来了冲击.如今,我国大麻类毒品犯罪呈现出主体多元、手段隐蔽、毒品来源广泛等特点.这给该类犯罪的侦查与防控带来了诸多困境,譬如,缺乏有效的案件线索、侦查取证困难、阵地防控薄弱等.为有效应对大麻类毒品犯罪斗争新形势,我国应从优化侦查预警机制、强化侦查基础工作、探索具有针对性的侦查取证模式、完善大麻类毒品犯罪的侦查阵地防控四个方面破除此类犯罪的侦防窘境.

    国际大麻合法化大麻类毒品犯罪特点预警机制基础工作取证模式阵地控制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侦查的实践检视与进路

    马宁韩孟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侦查中,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为增强侦查决策准确性、提高侦查工作效率的重要支撑.较传统侦查技术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应用主体不明确、应用范围零散以及应用的程序规范不足等问题.因应之策是,明确主体范围,构建有助于整合人工智能应用范围的模型,开发人工智能分析决策程序,完善相关法律来规范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

    人工智能侦查应用成效应用问题解决路径

    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罪责感分析及其运用策略探究

    张益铭赵桂芬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罪责感源自个体对自身所犯罪行或不当行为所产生的内在责任感和道德压力,是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根据罪责感形成机制,罪责感既可能构成犯罪嫌疑人供述的障碍,也可能产生推动其如实供述的动力.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需要对嫌疑人的罪责感进行准确分析并因势利导,以取得这场心理博弈的胜利.

    罪责感侦查讯问引导策略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难点与应对

    刘家豪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虚拟货币传销犯罪高发,其作案过程隐蔽、犯罪成本较低、犯罪传播速度快、涉案地区广、涉案资金复杂,社会危害性大,严重影响我国互联网金融秩序.公安机关在侦破此类案件时面临着犯罪线索发现难、证据获取难、资金查控难、侦查协作难等难点.公安机关应从完善传销预警监测机制,规范电子取证流程,加强资金链路追踪研判,推进警务协作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侦查打击力度.

    虚拟货币虚拟货币传销侦查难点应对

    反间谍法制的行刑衔接问题探讨

    段阳伟杨皓宇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立法侧重点的不同,《反间谍法》与《刑法》对间谍行为的规制并不完全相同,对间谍行为的有效惩治离不开顺畅的行刑衔接机制.当下,间谍行为法律规制的行刑衔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在实体上,根据《反间谍法》的规定,有的间谍行为被认定为"犯罪",而在《刑法》却无相应罪名可适用,二是在程序上,行刑两方惩治主体的协调程度不高、"当移而不移"的情形未有效解决.因此,反间谍法制行刑衔接障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排除,一是明确间谍行为违法与犯罪的实体界限,二是适当调整《刑法》中有关间谍行为的罪名设置,三是明确规定反间谍行刑衔接权力主体和案件移送机制.

    间谍行为行刑衔接行政执法刑事司法

    论认罪认罚制度中从宽的确定性——以主客观分层理论为视角

    林志毅
    7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罪认罚制度中"从宽结果""从宽因素""从宽评价主体"等因素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得"从宽"的确定性问题需要特别予以关注和澄清.从法律文本来看,"从宽"具有不确定性.以主客观分层理论为视角,即在区分主观层面(评价)与客观层面(结果)基础上,就主观层面的确定性而言,认罪认罚"应当从宽",只不过,在客观层面的确定性上,它可能表现出一种"未必从宽"之样貌.对认罪认罚制度中"可以"从宽的规定,应按照上述"主观层面应当从宽,客观层面未必从宽"的理论逻辑来理解和适用,而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可以从宽,也可以不从宽".

    认罪认罚从宽主观从宽客观从宽

    青少年网络霸凌刑法规制的不足及完善路径

    王震沙云飞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网络霸凌是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它不仅违反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规范,同时也对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产生滋扰.当前,对此类行为的刑法规制手段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涉关霸凌行为罪名的量刑区间设置不尽合理、尚未明确旁观者的入刑范围,以及对被霸凌者权利维护渠道不畅等.故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此类行为的刑法规制,一是合理调整罪名的量刑区间,二是划定旁观者可能的入罪范围,三是健全被霸凌者的权利救济体系.

    青少年网络霸凌霸凌者网络中立帮助行为被霸凌者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