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王永维

双月刊

1008-1933

028-83370417

610081

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3段55号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Journal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75年创刊,综合性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核心期刊。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土木建筑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生产和各单位的基建部门的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梁钢端板拼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吴东平姜远航李成玉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大跨度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现场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干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通过梁梁钢端板连接形成可承力框架结构,从而实现逐跨和立体交叉装配施工.按照 1∶3 的缩尺比例制备了 3 个预制试件和 1 个现浇试件,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了该节点的变形过程、破坏形态,以及端板厚度、钢套筒宽度对节点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较强的刚度,能够较好地提高梁整体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装配式节点抗震性能破坏模式

    火箭发射塔地震响应规律与减震性能分析

    田太峻唐贞云高富康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箭发射塔是在航天发射场执行火箭相关准备工作及发射任务的塔式结构.为探究火箭发射塔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通过有限元仿真对火箭发射塔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及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火箭发射塔的前 2 阶振型均为平动,第 3 阶振型为扭转,前 6 阶频率为 1~5 Hz.在地震加速度幅值超过 0.135g时,结构部分楼层层间位移角超出限值;结构各层加速度响应较大,对非结构构件的影响不可忽视,应开展相关减震研究;采用黏滞阻尼器作为火箭发射塔的减震装置,可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对加速度响应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相同附加阻尼比下,满布方案的减震效果与集中布置方案差异较小.

    火箭发射塔黏滞阻尼器地震响应分析有限元分析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关键抗震性能参数极低温效应试验研究

    陈忆前牛松山刘洋申光兴...
    20-2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冬季易受到极寒气候的影响,研究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在此环境下的性能变化规律和规范适用性,对结构抗震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 3 种不同形状的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60~40℃)和不同低温暴露时间(1、2、7 d)下的剪切性能试验,得出了支座的关键抗震性能参数(特征强度、水平等效刚度、屈服后刚度和等效阻尼比)随温度和低温暴露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支座形状对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的低温隔震性能影响较小;而橡胶配比在极低温时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满足各项性能需求的前提下,低温减隔震支座宜优先选择剪切模量较小的支座;支座的关键抗震性能参数在低温暴露时间约为 2 d时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力学特性温度相关性低温暴露时间剪切性能试验

    超重型消防车地下室顶板荷载等效取值研究

    陈悦刘光七沈培文李畅...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均有采购多辆 101 m登高平台消防车(63 t),其重量远远超过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中原型消防车的重量(30 t),《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未对此类消防车给出具体的等效均布荷载取值.以 101 m登高平台消防车(63 t)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绘制板的跨中弯矩影响面来确定其最不利位置,然后利用ABAQUS计算出 2 种荷载工况下板的跨中弯矩值,最后再等效出 101 m登高平台消防车(63 t)分别在 7 m×7 m、8 m×8 m、9 m×9 m双向板的荷载取值.结果表明:板跨大于 6 m的地下室双向板消防车荷载不建议直接取规范值,可按照设计需要采用相应流程进行等效;若对地下室顶板设计精度要求不高,当双向板板跨大于 8 m时,63 t级消防车可参照规范要求进行荷载等效.

    超重型消防车地下室顶板影响面荷载等效

    全装配式电梯在老旧住宅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杨杰赖剑明戴巍陈阿静...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民生工程的工作重点,针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有限、加装电梯施工难度大、现场扰民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全装配式加装电梯的实施方案.电梯井道采用钢框架结构,整个钢结构井道分 2 节在工厂预制,电梯井道与既有建筑主体结构间采用带竖向长圆孔的铰接连接,仅限制电梯井道水平向的相对位移,电梯井墙板采用轻质多功能住宅外墙一体板.综合考虑运输能力和小区道路的通行能力,确定将混凝土预制基础拆分为 2 部分,采用后浇带连接.电梯基坑与基础底板采用灌浆套筒连接,钢柱与混凝土柱脚通过预埋钢板和螺栓连接.该方案已在某住宅楼实施,工期约 15 d.

    全装配式电梯老旧住宅钢结构井道预制混凝土基础

    中央稳定板对桁架梁断面颤振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王晖李志国伍波
    4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桁架梁断面在大跨度悬索桥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其截面形式较钝而气动性能较差.中央稳定板是一种常用的气动措施,为研究其对桁架梁悬索桥颤振性能的影响与作用机理,以赤水河大桥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由振动风洞试验详细测试了在不同风攻角下节段模型有中央稳定板与没有中央稳定板时的颤振响应,并基于试验数据提取了振幅依存的模态阻尼与颤振导数A2*.试验结果表明:中央稳定板能显著提升断面的颤振性能,降低竖向自由度在颤振中的参与程度;加上中央稳定板之后,系统颤振性能的提升主要来源于模态阻尼中非耦合项气动正阻尼的增加,而非耦合项气动正阻尼的增加是因为中央稳定板改变了A2*的变化规律,使之不存在由负转正的情况,始终不能提供气动负阻尼,在正攻角下A2*的这种改变最为显著.

    中央稳定板非线性颤振气动阻尼桁架梁

    既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应用现状及对策

    陈雪莲吴体蒋鸿怡刘强...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现存大量老旧建筑,其中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的既有建筑的楼板、屋盖板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通过文献调研及实地调查,对既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性能评估及加固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总结了既有建筑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存在的安全隐患,指出了其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既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发展历史应用现状性能评估加固方法

    某超限砌体结构性能化加固设计方案的探讨

    周彬任晓崧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砌体结构原设计为办公楼,为满足建筑功能调整进行了改造,设防类别调整为重点设防类.结构存在平面不规则、高度超限、局部承重墙体拆除等难点.在该结构的改造加固设计过程中,提出了砌体结构性能化加固设计方法,即小震作用下的构件承载力验算+综合抗震能力指数验算,中震及大震作用下的性能化结构设计.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混凝土板墙砌体加固的性能化指标,对使用SAP2000 建立的三维等效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的抗震能力大幅提高,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砌体结构混凝土板墙加固性能化加固设计抗震性能

    地下室底板冻结法局部改造的数值分析

    王子沁刘强熊柱红贾斌...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有透水土层地下室的改造案例表明,结构板破除后的降水措施是施工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冻结法应用于透水土层地下室底板局部改造的施工措施,建立了局部土层冻结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改造区域冻结规律,分析了土层初始温度、冻结管温度及冻结管直径对冻结壁交圈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区域底部的冻结壁交圈时间对施工过程起着控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冻结管温度、增大冻结管直径均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冻结法地下室局部改造透水土层数值分析

    基于响应面法的砌体加固用高韧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刘星刘洋张林涛徐创霞...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砌体加固用高韧性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研究不同因素及因素交互作用对高韧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定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砂胶比 3 个因素的不同水平,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了试验,建立了等效弯曲韧性、等效弯曲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响应模型,并对高韧性混凝土的抗弯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水胶比对高韧性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影响显著,水胶比由 0.35 降低至 0.25 时,峰值抗弯荷载、破坏挠度和等效弯曲韧性分别提高了 100.0%、60.7%和 163.8%;优化配合比为水胶比 0.25、粉煤灰掺量 34%、砂胶比 0.31,其抗弯荷载、破坏挠度和等效弯曲韧性分别为 7.5 MPa、3.6 mm和 380.3 kJ/m3,并且表现出显著多缝开裂的现象,具有优异的应变硬化性能和韧性,为Ⅰ类高韧性混凝土;试验结果与模型优化预测结果相近,表明基于响应面法的设计试验具有现实意义,验证了响应面法用于砌体加固用高韧性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砌体加固高韧性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响应面法抗弯性能等效弯曲韧性应变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