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王永维

双月刊

1008-1933

028-83370417

610081

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3段55号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Journal Sichuan Building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75年创刊,综合性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核心期刊。本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土木建筑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生产和各单位的基建部门的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装配式型钢复合墙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及参数拓展分析

    王伟
    1-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装配式型钢复合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其拟静力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和OpenSees软件对墙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在ABAQUS中,采用实体单元建立了模型,进行了水平单调加载.结果表明,各试件实际破坏位置与应力云图破坏位置相同,计算所得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在OpenSees中,将墙体简化为刚架-斜压杆模型,采用纤维单元建立了模型,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并与实测滞回曲线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以试件SCW-1为基础模型对关键参数进行了拓展分析.结果表明:轴压比、边框柱含钢率的增大使墙体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增加,但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略有降低;相反,剪跨比增大导致墙体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降低,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逐渐增大.

    装配式型钢复合墙ABAQUSOpenSees纤维模型抗震性能

    可拆卸支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及短期刚度理论研究

    边广生侍述鑫杨位珂袁昌鲁...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现阶段普通钢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开裂荷载较小、施工时搭设满堂临时支撑及叠合板正常使用状态下仍存在反拱等问题,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可拆卸支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通过对3块结构形式相同但尺寸不同的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测得其开裂荷载、挠度曲线、应变分布及破坏特征等.试验结果表明:可拆卸钢管桁架能显著提高预制底板的开裂荷载,其受弯性能满足施工阶段的荷载要求且外加荷载为叠合层恒载时试件挠度接近0,解决了叠合板正常使用阶段存在反拱的问题;较弱的腹杆弯折钢筋不能使刚度较大的桁架上弦矩形钢管和混凝土底板形成一个均匀连续工作的整体.基于试验结果引入折减系数对等弹性模量法计算预制底板开裂弯矩、施工阶段短期刚度进行了修正.

    可拆卸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静力试验短期刚度

    带楼板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

    马青张冬芳杜琼飞康彦彪...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楼板(指钢筋混凝土楼板,即RC楼板)作用使组合节点的梁柱线刚度比发生变化,对其承载力、破坏形态及滞回性能的影响均较大,而现有的恢复力模型均未考虑楼板初始刚度的影响.基于带楼板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试件的骨架曲线特征,提出了此类组合节点的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考虑楼板对组合节点初始刚度的影响,分析了刚度退化和滞回规则,推导并建立了带楼板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的恢复力模型,采用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恢复力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楼板作用对节点的初始刚度影响显著,同时提高了节点的极限荷载;文中建立的恢复力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该类组合节点的滞回特性.

    复式钢管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楼板作用初始刚度恢复力模型

    干式连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徐秀凤孔子昂周强
    35-4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式连接装配式建筑以其施工效率高和节能环保的特点,契合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然而,这类建筑的抗震性能不足,在高烈度地震区域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耗能减震技术的成熟,干式连接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预制梁柱节点的干式连接构造及其在耗能减震技术中的应用,涵盖了预应力连接节点、型钢连接节点、钢制耗能铰连接节点等.此外,对适用于干式连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和楼板进行了简要阐述.结果表明,耗能减震技术能有效增强干式连接节点的耗能能力,减轻主体结构的损伤.通过综合应用预应力筋、螺栓连接、软钢阻尼器和摩擦耗能装置(材料),结构可以实现地震损伤集中、残余变形小以及震后快速修复.然而,目前装配式耗能节点主要具备1~2种功能,同时具备3种功能的设计尚属罕见.当前研究多集中于节点本身,缺乏对包含楼板和填充墙的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的系统性研究.未来的研究应从整体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实现多元件的协同作用,赋予结构多级耗能机制和多样化的抗震功能.

    干式连接装配式建筑预制梁柱节点耗能减震技术

    砖砌体沿阶梯形截面抗剪试验方法研究

    吴体肖承波甘立刚侯汝欣...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砌体结构受剪时会出现阶梯形裂缝的破坏形态,但现行国家标准中没有砌体结构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结合类似研究,开展了烧结普通砖砌体对角加载试验方法的试验研究,共制作了 45个标准抗剪件、15片大尺寸对角加载件和15片小尺寸对角加载件.通过对标准抗剪件试验结果的数据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强度试验结果与规范中沿通缝截面破坏强度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提出了普通砖砌体沿阶梯形截面抗剪试验方法建议尺寸.

    对角加载阶梯形截面通缝截面抗剪强度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GB/T 50165-2020)修订解析

    吴体肖承波刘汉昆薛伶俐...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标准《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165-92)的发布实施,为科学有效地鉴定维护、修缮加固古建筑木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在对92版标准进行全面修订时,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和研究,建立了古建筑木结构的安全性鉴定方法,增加了古建筑木结构的监测、木构件承载能力验算、振动对上部结构影响的鉴定等内容.对修订的核心内容、技术依据和背景情况进行了介绍,供从事古建筑木结构保护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古建筑木结构鉴定加固

    某质子治疗中心辐射屏蔽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监测与分析

    毕传珠张元植董自勇李坤...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对比了各混凝土水化放热预测模型和传热参数,针对某肿瘤质子治疗中心建筑试验段进行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放热温度监测,获得了其内部温度场分布.然后,选取合适的计算参数进行了足尺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 50496-2018)中水化放热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最好.最后,对影响该类型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放热的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并对该类型工程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减小水泥用量、采用低热水泥、优化入模温度、增加保温养护措施等降低水化热措施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低热水泥和减小水泥用量对降低水化放热和内部温度水平最为有效,是否增加保温养护措施对混凝土里表温差的影响最显著.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监测有限元计算参数分析

    未紧固到位钢网架螺栓球节点外加钢板加固试验研究

    王永刘磊闫秀秀陈茂伟...
    75-8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螺栓球节点网架中,螺栓为主要受力零件,高强螺栓的连接质量对网架的承载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现有的工程实践中,经常出现高强螺栓未紧固到位的情况,导致连接处出现套筒有间隙、松动等质量缺陷,降低了节点承载能力,且易造成结构挠度较大,影响网架安装质量.为保证节点处的受力,针对高强螺栓未紧固到位的情况,提出了用外加钢板进行加固的方法,并对加固试件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试件的破坏模式、承载能力、应变发展等,探讨了加固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加固设计计算方法.

    钢网架螺栓球节点节点加固试验研究

    基于数值模拟的桩网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王瑞芳李闯
    85-9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二维桩网复合地基模型,分析了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简称PHC)桩网复合地基、桩承式复合地基、PHC桩砂桩复合地基这3种复合地基加固方式,在路堤荷载下的变形、受力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桩承式复合地基的路面沉降最小,PHC桩网复合地基其次,PHC桩砂桩复合地基最大;桩承式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桩体荷载分担比最大,土拱效应最明显.计算分析数据说明,针对复杂的、软土较深厚的高速公路、铁路的路基,可采用桩承式复合地基加固,加固效果更好.

    桩网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荷载传递规律变形土拱效应

    螺杆灌注桩承载特性透明土模型试验研究

    汪皓黄雪峰马泽慧彭桂皎...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螺杆灌注桩自面世以来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其承载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竖向抗拔与抗压方面,对于水平荷载和联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研究较少.基于室内透明土模型试验以及非介入式测量的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PIV)技术,对螺杆桩和直杆桩在竖向上拔荷载、水平荷载和竖向、水平联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以及桩周土体位移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在不同方向荷载作用下螺杆桩和直杆桩的荷载-位移曲线和桩周土体位移矢量图.分析结果得到了以下结论:①螺杆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较等直径直杆桩提升约32%,且在同一荷载条件下螺杆桩的位移控制能力要强于直杆桩;②在承受水平荷载作用时,螺杆桩水平承载力与位移控制能力和直杆桩无较大差别;③联合荷载作用时,螺杆桩的承载力要大于直杆桩,且桩周土体的位移变化会削弱地基的水平承载力;④螺杆桩的螺牙对桩周土体的挤密以及咬合作用是这个桩型承载力和位移控制能力都优于同尺寸直杆桩的主要原因.

    螺杆灌注桩模型试验竖向上拔荷载水平荷载联合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