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科技
四川农业科技

任光俊

月刊

1004-1028

kejisc@163.com

028-84504193,84504979

610066

成都市锦江区净居寺路20号

四川农业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农业厅和四川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联系和沟通农村生产、流通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橘园主要粉虱类害虫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措施

    雷应华张蓉龙忠翔伍敏...
    36-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橘是四川省重要的特色经济产业,在促进果农增收、农业产业高质量等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柑橘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是严重制约柑橘产量和品质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之一,粉虱类害虫在柑橘园以若虫群集柑橘叶背面吸汁危害,分泌的蜜露还诱发煤烟病,危害较重.本文主要介绍四川橘园主要粉虱类害虫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的识别特征、发生为害情况,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基层果农柑橘植保防控提供参考.

    柑橘柑橘粉虱黑刺粉虱综合防控

    玉米主要检疫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陆江徐敏刘凯李堰军...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描述4种检疫性病害,包括玉米疯顶病、玉米干腐病、玉米霜霉病、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发病条件和发病症状,对比总结了这些检疫性病害发生的共同原因及通用防治对策.种子自身带菌,田间残留病残体,品种不抗检疫性病害,气候本身低温高湿,栽培条件、播种时期、种植模式、田间管理等操作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检疫性病害发生.针对以上原因,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大植物检疫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检疫性病害的发生,加强抗病性育种力度及加强田间管理也是防治检疫性病害的有效措施.

    玉米检疫性病害防治

    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杜天宏张翔宇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粮之一.水稻生产安全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还直接影响到农民生计.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会遭遇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其中最常见的便是稻纵卷叶螟.近年来,在南部县大发生危害,给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农业生产.为此,笔者通过研究其发生特点、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危害特征,探索综合防治措施,提出有效对策,有助于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有助于我国水稻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措施

    植物连作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李珣余柏均喻佳欣周政...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作是指同一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种农业实践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连作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探讨了连作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养分循环失衡以及有害物质积累等具体机制.目前的研究表明,连作可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增加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有益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此外,连作还会引起土壤养分失衡,特别是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供给能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连作过程中,作物根系分泌物和残留物会在土壤中积累,有害物质浓度增加,进而对后续作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为了应对连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同的连作管理策略,如轮作、间作、绿肥种植等,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连作障碍,改善了土壤健康状况.

    连作土壤生态系统农业生产

    成都市旱地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付涛张成肖欣娟任树友...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成都市旱地土壤不同轮作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特征,本研究在成都市17个涉农区(市)县内采集小麦—玉米和油菜—玉米两种典型轮作模式下的旱地土壤,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酸碱度等含量.结果表明成都市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4.43g/kg,属于中等水平;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为1.28g/kg,属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7.30mg/kg,属于中等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120.03mg/kg,属于中等水平;土壤pH平均为7.51,属于碱性土壤.可见,成都市旱地土壤为碱性土壤,整体土壤养分属于中等水平.

    成都市旱地土壤养分特征

    速冻莴笋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杨艺雯张翼翔郭美罗静红...
    56-5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速冻莴笋的最优加工工艺,本研究以莴笋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通过分析色差、硬度及感官评价来优化护色、冻结、解冻和食用方式4个关键环节.结果表明,速冻莴笋加工和食用的最优工艺为:新鲜莴笋切段后,采用3%食盐和0.45%氯化钙复合护色剂浸泡7 min,再采用沸水烫漂1~2 min,采用速冻设备进行-40℃冻结约15 min后冷冻保存,食用时可采用微波解冻或不解冻而直接煮制.

    速冻莴笋护色工艺冻结方式解冻方式食用方式

    鸡肉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在样品保存期内的稳定性试验

    刘中良杨巧慧张矛陈亚...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鸡肉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在样品保存期内的稳定性,对成年肉鸡采用静脉注射药物方式获取阳性组织样品,样品制备后一次称取多份平行样品,于-20℃密闭冷冻保存;在不同保存期,每次随机取出6个平行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前处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上机测定,内标法定量,测定其喹诺酮药物残留量.结果表明,3个月内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氟罗沙星残留量比较稳定;两个月内培氟沙星残留量比较稳定.

    鸡肉喹诺酮保存期稳定性

    菜籽油主要功能性成分检测技术

    梁强徐霞王安体熊伟...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菜籽油富含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和类胡萝卜素等多种功能性成分,为准确对其定性和定量分析,选择合适检测技术尤为关键.油样前处理主要有溶剂直接稀释、皂化、衍生化、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等方法,目标物检测主要有比色、光谱、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但是菜籽油功能性成分专用标准化检测体系尚不完善.文中综述了菜籽油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种类与含量、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以期为准确检测及高质化产品品质监控评价提供参考.

    菜籽油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类胡萝卜素

    丹参花总酚酸和花青素的含量测定

    董润鑫徐芯李彦妮吴一超...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丹参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其花的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美白等活性,可作为功能化妆品的天然添加剂,但生产上常利用的是丹参根部,对丹参花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丹参花中总酚酸含量,HPLC法测定6种花青素单体含量;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法探究其美白活性.结果表明,丹参花提取液(DSH-EL)的总酚酸含量为5.95±0.01 mg/mL,总花青素为1.051±0.016 mg/mL.干燥后丹参花提取物(DSH-ES)中总酚酸的含量为151.11±1.92 mg/g,总花青素含量为48.1±2.47 mg/g.干燥前后的丹参花提取物均含有5种花青素单体,主要成分是花翠素和矢车菊素.在总花青素浓度相同时,DSH-EL的花翠素和矢车菊素比DSH-ES分别高35.88%和22.22%.丹参花提取物具有显著的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且清除能力与浓度成正比.丹参花提取物拥有显著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与浓度成正比.相同浓度下,DSH-EL的抗氧化活性和美白活性均优于DSH-ES.DSH-EL更大程度保留了其抗氧化和美白活性,更适合加入化妆品中,本研究还制做了添加丹参花提取物的手工皂.本研究通过探究丹参花提取物的抗氧化和美白活性,为丹参花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丹参花总酚酸花青素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抑制率

    基于智能视觉喷淋系统的环控牛舍下夏季高产牛生产性能及生理参数变化研究

    付敏杨晓娟陈天宝焦浩鹏...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研究了基于智能视觉喷淋系统的环控牛舍夏季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奶品质及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从4月到7月,牛舍内温度从21.90 ℃上升到26.42 ℃,舍内湿度从70.87上升到83.92,THI从61.69上升到77.37,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牛每日重喘息时长显著增加(P<0.05),每日采食时长和反刍时长先升高后降低(P<0.05);试验牛干物质采食量和奶产量显著降低(P<0.05),但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7月乳脂率显著低于另外3组(P<0.05),4-7月乳蛋白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脂蛋比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在基于智能视觉喷淋系统的环控牛舍下,高产奶牛夏季出现热应激反应,综合生产性能和乳品质有下降趋势,但通过已有研究对比,其较传统风扇-喷淋系统的抗热应激效果更优.

    智能视觉喷淋系统热应激生产性能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