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周黎明

季刊

1671-3885

shenglizazhi@163.com

028-85501278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五教学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通过p38MAPK通路抑制哮喘炎性反应

    王一迪朱旭阳辛子敏卓馨...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Montelukast Sodium)联合布地奈德(Budesonide)治疗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哮喘组、哮喘+孟鲁司特钠组、哮喘+布地奈德组、哮喘+联合给药组,空白组和哮喘组各6只,其余组各4 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按照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法构建小鼠哮喘模型.建模成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相应干预.给药干预结束后,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比较各组小鼠气道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水平、以及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肺组织中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哮喘组、哮喘+孟鲁司特钠组、哮喘+布地奈德组、哮喘+联合给药组小鼠气道均出现黏膜组织增厚和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但联合给药组最轻微;与哮喘组相比,哮喘+孟鲁司特钠组、哮喘+布地奈德组、哮喘+联合给药组小鼠肺泡灌洗液IL-5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与哮喘+孟鲁司特钠组和哮喘+布地奈德组相比,哮喘+联合给药组小鼠肺泡灌洗液IL-5水平明显降低(P<0.05);哮喘+联合给药组小鼠肺组织中的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p38 MAPK,p-p38MAPK)水平明显低于哮喘+孟鲁司特钠组(P<0.05).结论:联合给药能够有效改善哮喘的炎性反应的发生及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体内p38MAPK磷酸化激活有关.

    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联合给药哮喘p38MAPK

    儿脾醒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

    秦凌云严海燕王跃生杨英...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儿脾醒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 3月至2022年 3月期间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F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儿脾醒颗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FDDQL)和整体症状量表(Global overall symptom scale,GOSS)评分、血清胃肠激素和脑肠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在腹胀、嗳气、腹痛、纳差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GOSS评分、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FDDQL评分、胃动素(Motilin,MTL)、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脾醒颗粒治疗儿童FD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儿脾醒颗粒儿童临床疗效

    老年全子宫切除围术期舒适化监测与疼痛智能化管理的应用研究

    李晓培
    9-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舒适化监测与疼痛智能化管理在老年全子宫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 82 例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镇痛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术期舒适化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疼痛智能化管理,均观察7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及满意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3 d、术后 7 d时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当天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分、满意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时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舒适化监测与疼痛智能化管理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老年全子宫切除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轻疼痛情况.

    老年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舒适化监测疼痛智能化管理舒适度满意度

    前牙修复中二氧化锆全瓷冠的美学效果及对龈沟炎症反应的影响

    徐娟娟张俊峰闫胜男郑永红...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前牙修复中二氧化锆全瓷冠的美学效果及对龈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11 月至2021 年 11 月于我院进行前牙修复的患者 84 例(176 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42 例,92颗)与对照组(n=42例,84颗),其中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前牙修复时给予金合金烤瓷冠修复,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参考美国加州牙科协会制定的标准评估两组美学效果(边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解剖外形、修复体折裂、牙龈状况);修复前、修复2 m后经咀嚼功能测验计算咀嚼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龈沟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并对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客观性评价.结果:修复后,观察组美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前两组咀嚼效率、龈沟液TNF-α、IL-6、CR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修复后各指标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龈沟液TNF-α、IL-6、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牙龈疼痛、发炎、牙体腐蚀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用于前牙修复中具有良好效果,在改善美学效果、咀嚼能力及炎症反应上更具优势.

    前牙修复二氧化锆全瓷冠美学效果咀嚼效率龈沟炎症

    基于交互式模式的运动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樊凯枝韩丹莹赵燕
    16-1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交互式模式的运动锻炼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即观察其对脊柱功能状态、炎症指标、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17,Th17)以及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Tre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 2020 年 7 月至 2022年 2 月期间 106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3例给予综合护理及运动干预,观察组53例给予基于交互式模式的运动锻炼,干预3 m后对比两组患者脊柱功能状态:采用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评估脊柱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指标如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用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采用全自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指标如Th17、Treg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CRP、TNF-α、TGF-β、ESR、Th17 水平、BASDAI、BAS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交互式的护理模式下运动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干预,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脊柱功能恢复.

    综合护理交互式模式运动锻炼强直性脊柱炎

    罗沙司他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临床疗效

    罗娟邹芳琴郑婕李小生...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罗沙司他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临床疗效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 6月至2023年 6月我院收治的8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罗沙司他胶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每组40 例.治疗8 w后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贫血指标,如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积压(Hematocrit,Hct)水平以及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 h尿蛋白排泄率(24 h Urinary protein,24hUPE)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水平;并血压计检测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结果:观察组(97.50%)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00%)(P<0.05);两组治疗8 w后RBC、Hb、Hct、SF、TSAT、STAT水平及24 h尿量均升高,BUN、SCr、24hUPE水平以及血压波动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0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沙司他结合左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贫血及肾功能相关指标,用药安全可靠.

    罗沙司他左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临床疗效肾功能

    双孔腹腔镜下CO2 气腹、悬吊技术治疗对高位直肠癌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姚积龙雷永华
    22-2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双孔腹腔镜下CO2气腹、悬吊技术治疗对高位直肠癌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位直肠癌患者 86 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行双孔腹腔镜下CO2气腹)和实验组44例(行双孔腹腔镜下悬吊技术).对比两组手术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肠道黏膜损伤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12 h、24 h、48 h 实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肠道黏膜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孔腹腔镜下悬吊技术在高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在比双孔腹腔镜下CO2气腹临床效果更佳,术后疼痛更轻,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双孔腹腔镜CO2气腹悬吊技术高位直肠癌根治术

    关节囊切开与髋关节镜分别结合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比较

    魏秋月叶向阳李璐刘红璐...
    25-2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关节囊切开与髋关节镜分别结合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72 例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6 月入住我院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关节囊切开组(n=35)和髋关节镜组(n=37).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采用髋骨X线检查测定髋关节情况,采用非骨关节炎髋关节评分(Non-Arthritis Hip Score,NAHS)测定患者关节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ip Outcome Scor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HOS-ADL)测定患者活动能力,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 3 m术后髋关节情况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髋关节镜组相较于关节囊切开组术后3 m NAHS、HOS-ADL得分更高,坐骨神经损伤表现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髋关节镜截骨术在短期改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不良患者关节功能方面优势明显,可防止坐骨神经损伤.

    关节囊切开髋关节镜髋臼周围截骨术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心脏超声结合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在预测ICU脓毒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张瑛郑小芬罗冬冬
    28-3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脏超声结合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预测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将 2021 年 1 月~2023 年 5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60例ICU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容量负荷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将发生容量反应的患者纳入有容量反应组(19 例),将未发生容量反应的患者纳入无容量反应组(41 例).对比两组患者下腔静脉内径[呼气末最大下腔内径(IVCDmax)、呼气末最小下腔内径(IVCDmin)],计算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Respiratory variability of inferior vena cava,RVI);心脏超声检测指标[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VI、心脏超声指标对ICU脓毒症患者容量反应性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有容量反应组IVCDmax、IVCDmin小于无容量反应组,RVI水平高于无容量反应组(P<0.05);有容量反应组患者SV、CO水平低于无容量反应组(P<0.05),两组患者HR、MAP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经ROC分析RVI、SV、CO的有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714、0.858,敏感度分别为86.67%、84.00%、85.77%,特异性分别为86.67%、42.88%、72.22%(P<0.05).结论:心脏超声结合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在预测 ICU 脓毒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明显,安全有效地提高临床上对 ICU 脓毒症患者容量反应性预测的准确性.

    心脏超声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度ICU脓毒症容量反应性

    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

    徐美汉李周旋陈快樊纬...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Function defecation disorder,FDD)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 10月至2023 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ARM患儿6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 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肛门直肠测压,两组均治疗3 m,比较两组出院6 m后肛门直肠测压指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 6 m后,观察组平均及最大静息压、初始排便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ntala评分及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可改善ARM患儿术后FDD,提高初始排便阈值,提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排便功能障碍小儿肛门直肠测压生物反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