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周黎明

季刊

1671-3885

shenglizazhi@163.com

028-85501278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五教学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葡萄糖酸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郑光荣陈凤陈茜
    2695-2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辅助治疗中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采集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辅助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同期本院 50 例采用在复方嗜酸乳杆菌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的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心肌损伤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 7 d,两组的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 7 d,两组的CK-MB、LDH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 7 d,两组的CD3+、CD4+、CD4+/CD8+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葡萄糖酸锌二者联合应用可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症状持续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复方嗜酸乳杆菌葡萄糖酸锌炎症反应免疫功能

    动态监测血清PCT、D-D、WBC水平在脓毒症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万南洋
    2699-2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在脓毒症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12 月-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1 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 1 m后患者的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52 例)和转归不良组(19 例).对比两组入院第 1、3、7 d血清PCT、D-D、WBC水平,分析血清PCT、D-D、WBC水平与转归结果的相关性、入院第7 d三者对转归不良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转归良好组入院第 1、3、7 d血清PCT、D-D、WBC水平均显著低于转归不良组(P<0.05).入院第 3、7 d血清PCT、D-D、WBC是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第 7 d血清PCT、D-D、WBC水平及联合预测转归不良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622、0.694、0.687、0.885,约登指数分别为 0.324、0.415、0.410、0.597(P<0.05);入院第 7 d血清PCT、D-D、WBC高水平患者发展至转归不良的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患者的 6.881 倍、2.495 倍、4.459倍(P<0.05).结论:血清PCT、D-D、WBC水平在脓毒症患者疗程中变化显著,动态监测可为临床预测转归情况提供有效参考.

    脓毒症降钙素原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

    Axillary Surgery in Breast Cancer-Primary Results of the INSEMA Trial

    Toralf Reimer
    2702页

    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左心室重构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杨琪
    2703-2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术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风险因素,并基于该风险因素构建PCI术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采集 2020 年1 月-2023年 6 月期间信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完成PCI手术治疗的 162 例老年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PCI后左心室重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46例)与未发生组(116 例).分析比较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回归分析检验老年STEMI患者PCI后左心室重构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基于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发生组的血清微小 RNA-503(Micro RNA-503,miR-503)、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粘附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Apelin-13 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其它基线资料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miR-503、NT-proBNP、Hcy、FAK、Apelin-13 水平异常均可能是老年STEMI患者经PCI手术后左心室重构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基于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内部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的拟合反映良好,经ROC曲线检验整体模型的评估价值显示,AUC为 0.964(95%CI为 0.940-0.989),模型预测的精确度良好.结论:老年STEMI患者miR-503、NT-proBNP、Hcy、FAK、Apelin-13 水平异常可能是PCI后左心室重构的风险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模型预测评估精确度良好.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老年患者左心室重构预测模型

    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李娜曹雅琼李颖
    2707-2709,2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 2021 年 4 月至 2023 年 4 月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 129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 64 例给予 0.9 mg·kg-1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 65 例在此基础上增加 15 mL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治疗 14 d后,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得分情况评估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 14 d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β,S100-β)水平,以化学发光法检测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水平,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以及定量脑电图检测患侧δ、θ频段绝对功率值、慢波化比率(Deltaratio Symmetry theta/alpha+beta rate,DTABR);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PSV更高,RI、NSE、S100-β、PAO、δ、θ频段绝对功率值及DTABR更低(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在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和脑电活动,抑制脑神经损伤.

    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右莰醇后循环急性脑梗死脑神经损伤标志物

    ANA、AKA联合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孙君拓芦翼飞贾彦巍段金霞...
    2710-2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抗核抗体(ANA)、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1年 8 月~2023 年8 月接收的 107 例疑似RA患者资料,以美国风湿病学会RA分类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ANA、AKA、抗CCP抗体检测以及三抗体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效能及其诊断准确性差异.结果:三抗体联合检测诊断RA的敏感度、特异度、RA预测值、非RA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 95.83%、85.71%、93.24%、90.91%、92.52%,Kappa值为 0.827.三抗体联合检测敏感度、准确度高于ANA检测、AKA检测(P<0.05).结论:ANA、AKA联合抗CCP抗体检测在R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应用三抗体联合检测方式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RA.

    抗核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

    阿立哌唑联合氨磺必利或利培酮对精分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童永花郭玉花张毓茂杨邦财...
    2714-2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分别联合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s,PANSS)评分、激素水平及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年1 月~2024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6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各 43 例.两组均常规口服阿立哌唑,利培酮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利培酮,氨磺必利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口服小剂量氨磺必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激素水平、心电图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氨磺必利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s,PANSS)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利培酮组(P<0.05);两组患者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ESTO)、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2、TESTO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氨磺必利组PRL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校正后Q-T(Corrected Q-T interval,QTC)间期明显延长,心率明显降低(P<0.05);氨磺必利组QTC间期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相较于利培酮组,氨磺必利组QTC间期明显较短,心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窦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逸搏、传导阻滞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氨磺必利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小剂量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均能够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但小剂量氨磺必利疗效更加明显,且对患者体内激素、QTC间期以及心率影响较小,更具安全性.

    氨磺必利利培酮精神分裂症PANSS评分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acute vertebrobasilar occlusion(VERITA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Raul G Nogueira
    2717页

    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患者的疗效及细胞因子、免疫功能观察

    陈觉惠贺晶晶刘晓萍
    2718-2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年 1 月至 2024年 6 月前来我院诊治的 64 例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32 例.对照组患者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WBC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3+、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肺炎患者疗效较好,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能力,安全性好.

    支气管肺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炎症因子免疫功能

    复方磺胺甲恶唑联合布地奈德对儿童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秋杰何炳坤刘宝莲
    2721-2723,2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复方磺胺甲恶唑联合布地奈德对儿童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年 1 月至 2024年 4 月收治的60 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30),分别在布地奈德 1 mL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联合红霉素 20 mg·(kg·d)-1 静脉注射或者复方磺胺甲恶唑 20 mg·(kg·d)-1 口服治疗.治疗7 d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时间,治疗前及 7 d后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测定肺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炎症指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7、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肺功能指标及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布地奈德联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治疗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可有效增强其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其疗效优于红霉素.

    儿童百日咳综合征复方磺胺甲恶唑布地奈德肺功能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