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体育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体育科学
四川体育科学

谭其伟

双月刊

1007-6891

sctks@21cn.com

028-8554163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南一环路南三段

四川体育科学/Journal Sichuan Sports Science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5G时代背景下国内体育类移动应用程序的传播、应用与展望

    聂鑫唐立静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传播和应用两个维度分析我国体育类移动应用程序现状,并提出我国体育类APP未来展望。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体育类移动应用市场以国内研制应用程序为主导,形成良好保护性市场;国内研制的高使用率应用程序在国际影响力相对较低。国内将体育类移动应用程序运用在运动训练、学校体育、体育消费、体育赛事、幼儿体育等领域。提出了以下展望:建立国内体育类移动应用四益模型,分别从经济发展、竞技水平、国民体质、学校体育方面介入改进。

    体育移动应用程序体育APP5G技术应用程序技术

    陕西省全运体育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单琛蕾张伟周勇仵美阳...
    6-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赛后全运会场馆的综合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对提升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发现,影响第14届全运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场馆经济收益较低,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缺乏安全性保障,场馆专业性过强、难以满足大众的健身需求和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的缺失等多个方面;全运会后体育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策略包括:运用多元化运营模式、提升场馆经济效益,加强高校体育场馆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宣传力度、优化服务供给,多渠道培养、引进复合型专业人才。

    陕西省第十四届全运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

    李健乔荣彤韩晓斌刘锦文...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武术文化的传播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武术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手段和媒介,与此同时也给武术文化传播带来了 一定的挑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播进行分析研究。武术文化在大数据时代下自身拥有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在大数据时代,武术文化的传播要充分利用 自身的优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借助大数据时代新闻媒体特点,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引,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建立协调完善的武术文化传播生态,扩大武术文化传播维度,以促进武术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武术文化大数据传播机遇发展

    内涵与嬗变:女排精神的诠释——基于1981-2019年《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

    冯泽凯张凯周树民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质化内容分析方法,选取1981-2019年《人民日报》中有关中国女排的新闻报道为主要质性材料,自下而上的探索女排精神的内涵与演变特征。以时间为线索,分析了女排精神的实质内涵,提取出女排精神的4个构成要素,包括拼搏精神、团结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并对女排精神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拼搏精神一脉相承、由集体主义向个性肯定的转变、由民族精神的特质向体育精神本质的回归的演变规律。

    中国女排女排精神人民日报集体主义民族精神

    重庆市泳池救生技能赛事对救生员岗位素质的影响研究

    宋义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重庆市第三届游泳救生技能比赛进行调查,探究赛事对救生员岗位素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与者在救生常识方面救生意识占80%、救生器材使用85。26%、救生知识71。57%的得到提升;救生技术方面92%的参与者的拖带技术提升最为显著;游泳技术中潜泳技术提升较为明显占88%;80%的认为赛事提高自身的速度耐力,有61%的认为对身体协调性有所帮助,另外,赛事对救生岗位中的心腹复苏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都有较大的收获。建议地方上增加不同等级、全方面、不同类型的救生比赛,放低参赛门槛,全民普及和参与,促进救生员从业水平和行业安全的健康发展。

    游泳救生赛事救生救护岗位素质行业安全

    有氧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其对血清内脂素的影响

    孙焱李立强刘勇徐倩...
    26-2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6周有氧运动、二甲双胍及其两者联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对血清内脂素(Visfatin)的影响,为有氧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方案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的效果,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用8周龄SD雄性健康大鼠共计50只,随机挑选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用标准普通饲料进行喂养。剩余的40只大鼠进行T2DM动物模型塑造。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糖尿病运动组(DME)、糖尿病药物组(DMM)、糖尿病药物+运动组(DMME),进行6周的干预。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TG、TC、FBG、FINS和Visfatin的含量。结果:(1)与C组相比,DM组TC和TG水平均表现出极显著升高(P<0。01);与DM组相比,DME组、DMM组、DMME组TC水平均显著性降低(P<0。05);与DM组相比,DME组、DMM组、DMME组TG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DMM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与C组相比,DM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升高(P<0。05);与DM组相比,DME组、DMM组、DMME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DME组、DMME组下降显著(P<0。05)。(3)与C组相比,DM组Visfatin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与DM组相比,DME组、DMM组、DMME组Visfatin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DMME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有氧运动、二甲双胍及二者联合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T2DM大鼠糖脂代谢的紊乱,改善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2)有氧运动、二甲双胍二者联合干预的效果有优于单一干预的趋势。

    2型糖尿病内脂素有氧运动二甲双胍胰岛素抵抗

    针对中心型肥胖大学生实施运动、饮食、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效果的研究

    陈杨杰常媛媛梁婕刘耀龙...
    30-3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运动、饮食、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方法对中心型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与身体形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山西省某重点高校50名体脂检测为肥胖的大学生,并从中抽取32名中心型肥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12周运动、饮食、健康教育联合干预,干预前后测试各项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干预后,男大学生体重、BMI、体脂率、体脂百分比、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较干预前均得到非常明显改善(P值均<0。01);女大学生体重、BMI、体脂率、体脂百分比、腰围、大腿围较干预前均得到非常明显改善(P值均<0。01),胸围、臀围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值均<0。05)。结论:采用12周运动、饮食、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中心型肥胖大学生肥胖现状,减脂效果显著。同时,在身体形态与身体成分方面也取得较好改善效果,其方法可作为中心型肥胖大学生科学减脂的路径予以推广。

    中心型肥胖大学生减肥身体形态健康教育

    中国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能力与下肢爆发力、Y-平衡的关系探究

    崔健华张俊杰叶俊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以下简称国少女足)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结果与下肢爆发力、Y-平衡存在的内在联系,为提高国少女足运动员运动表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名国少女足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20m冲刺、立定跳远、下蹲跳、Y-平衡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位置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研究采用Person分析。结果:(1)国少女足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平均分为16。20,最佳截断点为14。5分;(2)跨栏步、主动直膝抬腿与20m分段冲刺速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466,P<0。05;r=-0。367,P<0。05),过顶深蹲动作模式与立定跳远存在显著正相关(r=0。181,P<0。05),Y-平衡临界值在各个位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3)FMS总分对准确预测国少女足球员非接触性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03。结论:(1)我国优秀国少女足运动员髋关节主动灵活性和臀大肌-髂胫束联合等肌群的主动柔韧性较好,但存在膝关节、髋关节稳定性差、躯干核心区肌群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训练应着重加强臀部肌群的激活与练习、核心区稳定与核心区力量训练。(2)FMS得分与20m分段冲刺速度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立定跳远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下蹲跳能力存在正相关,与Y-平衡得分存在负相关,FMS测试得分并不能全面反映球员下肢爆发力、Y-平衡能力的高低,测试评估与训练需要考虑球员个体差异性,强调针对性帮助球员提高运动表现,降低损伤风险。

    国少女足功能动作筛查下肢爆发力Y-平衡ROC曲线

    高桩南狮运动员专项素质与动态平衡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岳风杉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狮头狮尾专项素质与动态平衡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目前高桩运动员的素质状况以及寻求提升专项训练的理论方法。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16名参加过国家级竞赛并获取名次的高桩运动员进行专项素质和动态平衡能力测试。结果:(1)狮尾的立定跳远、卧推分值显著高于狮头(P<0。05),狮头的30m、50m、日字15次碎步、往返6*6、坐位体前屈显著高于狮尾(P<0。05)。(2)狮尾上肢平衡均好于狮头(P<0。05),下肢部分方向显著好于狮头(P<0。05),其他狮头均优于狮尾。(3)狮头双手斜上、狮尾双手外侧和双腿前方、整体双手斜上和双腿总分存在较为显著的不对称状况(P<0。05)。(4)狮头右手总分值与引体向上呈正相关(r=0。773),左手总分值和左右脚总分值与往返6*6呈正相关(r=0。774,0。801,0。758)。狮尾左脚总分值与日字15次碎步呈负相关(r=-0。815)。总体上运动员右手总分值与卧推呈正相关(r=0。530),四肢总分值与往返6*6呈正相关(r=0。674,0。609,0。500,0。698)。建议:(1)在后续的训练之中应该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和保护训练,避免后期产生运动损伤。(2)运动员可以通过具体的项目训练来提升高桩南狮所需要的精准素质需求,例如,通过6*6训练提升四肢动态平衡能力。

    高桩南狮专项素质动态平衡能力相关性

    后疫情时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身体活动效应

    王荣华王祥安董如豹
    51-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新冠疫情后贵阳市中学生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分析身体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中学生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自编一般情况问卷、中文版体力活动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为工具,在2021年10月到11月对贵阳市十二所中学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8。6%。中学生体力活动总体得分为2。49±0。69,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中体力活动水平和高体力活动水平罹患心理健康问题概率是低体力活动水平的0。5倍和0。31倍(P<0。01)。结论 体力活动与心理健康存在负向剂量效应关系。体力活动水平越高,患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越低。

    中学生心理健康体力活动后疫情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