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伤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刘长荣

月刊

1673-6567

zgscyxzz@126.com

0451-85552550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中国伤残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物是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临床、康复、推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制防压力性损伤足跟袜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陆才慧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制防压力性损伤足跟袜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 2022年 1月—2023年 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制防压力性损伤足跟袜。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表(Braden)评价 2 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及局部皮肤损伤情况,对比 2组患者足跟舒适度情况、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而Braden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不适、轻度不适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中度不适、重度不适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1期、2期、3期及总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下肢损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自制防压力性损伤足跟袜,能够降低患者足跟部疼痛水平,改善皮肤损伤情况,提升足跟舒适度,降低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压力性损伤骨科下肢损伤防压力性损伤足跟袜舒适度满意度

    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折风险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马星华景琼
    5-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折风险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体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 2020年 2月—2022年 5月我院诊治的 15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骨密度测定,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含量。所有患者随访 1年,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随访骨折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50例患者随访 1年,发生骨折 20例,发生率为 13。33%。骨折组的性别、年龄、骨质疏松病程、骨密度、体重指数、受教育年限、收缩压、舒张压等与非骨折组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的甲状腺旁激素、血钙、碱性磷酸酶含量高于非骨折组,血清 25-羟维生素-D3 含量低于非骨折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150例患者中,Spearman分析显示,骨折与血清 25-羟维生素-D3、血钙、碱性磷酸酶、甲状腺旁激素含量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 25-羟维生素-D3、血钙、碱性磷酸酶、甲状腺旁激素含量都为导致骨质疏松患者随访发生骨折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的随访骨折发生率比较高,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异常的骨质疏松患者更加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折风险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骨质疏松骨折甲状腺旁激素25-羟维生素-D3血钙碱性磷酸酶相关性

    "J型针刀"对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熊伟胡淑清程凌韦林芝...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J型针刀"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 72例跖筋膜炎型跟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治疗,治疗组采用J型针刀治疗。比较 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J型针刀"治疗跖筋膜型跟痛症,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疼痛,改善踝-后足部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跖筋膜炎型跟痛症J型针刀有效率

    双能CT定量容积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的准确性

    王磊苏婷婷段呼兵
    13-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双能CT定量容积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的准确性。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 196例骨质疏松相关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98例。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诊断,研采用究组双能CT定量容积骨密度测量诊断。比较 2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诊断结果、临床诊断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诊断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相关骨折诊断过程中,双能CT定量容积骨密度测量可以大幅度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优化各项诊断结果,诊断满意度提升,诊断效果显著。

    骨质疏松相关骨折双能CT定量容积骨密度测量准确性

    不同范围的INR对应用华法林的老年患者的影响

    赵玉红李艳陆华岭颜蕾...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范围的INR对应用华法林的老年患者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9年1月—2020年 12月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 100例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50例。对照组INR维持在 1。6~2。0,研究组INR维持在 2。1~2。6,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剂量。各组INR达到目标值前每周监测 1次INR。INR稳定后每 4周监测 1次。观察比较 2组临床疗效及出血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R控制在 2。1~2。6时,在预防老年人非瓣膜性房颤临床栓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护血管内皮预防血栓形成的同时,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

    INR不同范围华法林老年患者心功能

    保留中柱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近远期效果及对矢状面参数的影响

    付海平
    20-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保留中柱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近远期效果及对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 38例。2组均采用截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治疗,试验组采用保留中柱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治疗。观察与判定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测定矢状面参数变化情况。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2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术前 1 d,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2组Cobb角均小于术前 1 d,且试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中柱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并不会增加手术难度,还可促进患者康复,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可改善患者的矢状面参数,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脊柱后凸畸形保留中柱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矢状面参数近远期疗效

    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对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

    陈燕旋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对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年 2月—2020年11月于我院接受脊柱外科手术的 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5例。对照组采用脊柱围术期常规的镇痛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进行镇痛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围手术期应用止痛药镇痛的总次数、围手术期焦虑程度及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2、3天,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与术后接受止痛药镇痛人数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过程中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能有效减轻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程度并明显减少止痛药物使用,且安全性较高。

    围手术期脊柱外科腕踝针五音疗法镇痛

    复方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

    龙海军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 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形成术(PVP)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和 1型胶原羧基端交联端肽(CTx)、骨密度(BMD)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患者TRAP-5b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CTx、BMD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视觉模拟(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3、6后 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2组患者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患者SFI、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复方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可改善患者骨代谢水平和骨密度,降低术后疼痛情况及慢性疼痛发生率,改善患者脊柱和腰椎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复方仙灵骨葆胶囊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疼痛骨密度

    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小针刀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肖修平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与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小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3月—2022年3月平凉市中医医院收治 的 7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72例患者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又增加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上肢和下肢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中医组上肢和下肢肢体功能FM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个月后,2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中医组治疗 3个月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 3个月后的关节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医组治疗 3个月后的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小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上肢与下肢功能,降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含量,缓解关节疼痛。

    黄芪桂枝五物汤小针刀类风湿性关节炎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肢体功能

    局部麻醉下靶向全内窥镜可视化椎板钻孔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观察

    陶慧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局部麻醉下靶向全内窥镜可视化锥板钻孔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 9月我院收治 r 7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5例。研究组采用局部麻醉下靶向全内窥镜可视化椎板钻孔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及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并且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也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2组患者的JOA评分及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2组患者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3、6个月研究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局部麻醉下靶向全内窥镜可视化锥板钻孔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及术后卧床所需时间,降低患者疼痛度,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局部麻醉靶向全内窥镜可视化椎板钻孔术治疗效果疼痛度腰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