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丝绸之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季成家

半月刊

1005-3115

sczl@chinajournal.net.cn

0931-7971567 7971927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丝绸之路/Journal Silk RoadCHSSCD
查看更多>>在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国内外专家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敦煌法律文化在《民法典》中的传承与发展

    切羊卓么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法律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敦煌及周边地区人们在法律生活中所取得的经验.敦煌法律文化与《民法典》总则部分跨时空联动,在民法立法宗旨以及在民法基本原则中得以传承和进一步发展.敦煌法律文化中"私契至上""民从私契""不许休悔"的契约精神融合在《民法典》合同编中,是民商事契约活动的基本准则;"平等""和睦""文明"的家事法律传统,"仁""义""孝""忠"的家庭伦理观,与我国《民法典》第1043 条中的倡导性规范相契合,是引导优良家风建设的本土资源.敦煌法律文化在《民法典》中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中国自主的民法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促进中国式民法理论体系的建立,为功能主义民法解释学的构建提供理论价值.

    敦煌法律文化《民法典》文化传承民法自主知识体系

    基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敦煌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唐圆鑫李婉萍
    10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文化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递着中国精神,彰显着文化自信.目前敦煌文化与网络游戏、微信小程序、影视作品相结合进行国际传播已卓有成效.新时代语境下,我国亟需加大力度构建好国际话语权,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以多模态并行的方式向国际社会传播敦煌文化,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性的传播,同时完善学术外译的精准传播,使敦煌文化以动态、多元、具体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推进敦煌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冲向又一个高峰.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敦煌文化传播策略

    武威地区非遗资源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

    张海山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威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学、美术、技艺、医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这些非遗资源的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对于推动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及促进地方文化宣传,具有重要作用.武威非遗资源虽然丰富,但整体知名度不高,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与精细化规划利用.当前,武威地区要加强非遗项目保护与研究,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合理融入文艺作品、文创产品、校本教材、旅游空间,加强包装宣传,打造特色品牌,助力武威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武威地区非遗资源文化传承文化保护活化利用

    甘肃民勤花馍制作技艺民俗价值及保护传承研究

    崔兴中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民勤花馍是一种地域性食品,其制作传承历史久远,为世世代代民勤人所喜爱并广为传承.在当今生活快节奏、城市化环境下,这种地域性食品和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技艺传承、保护面临困境.通过研究民勤花馍制作技艺,讨论民勤花馍民俗价值,分析民勤花馍在保护传承中面临的困境,为民勤花馍制作技艺的保护提出相关策略,以期最终推动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勤花馍制作技艺文化传承

    黄金分割在唐代附腰襕半臂的应用及意义——以发掘及收藏唐代半臂为例

    赵喜梅杨富学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附腰襕半臂源自少数民族,由于图像及实物资料较少,相关研究比较薄弱,尤其是其服饰结构比例方面的研究更显不足.借由历史记载与半臂实物资料分析唐代附腰襕半臂非常接近或者完全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可见其结构比例非随意裁剪而成,应是依照服饰设计的最佳审美比例——黄金分割比例设计的.唐代附腰襕半臂的形貌特征不仅体现了大唐文化吸纳、包容的开明之风,更体现出唐代服饰设计之考究和极高的审美价值.甘肃省博物馆藏唐代半臂腰襕残损或遗失,依照黄金分割比例实施腰襕回补及形制复原后,其完整、美观的服饰形貌极大提高了半臂的观赏效果和艺术价值.

    半臂腰襕黄金分割唐代丝织品

    李阿昌造像碑所见隋初泾川地区民间佛教信仰问题

    高嫣
    14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隋开皇元年(581)李阿昌造像碑出土于甘肃省泾川县,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该碑体量庞大、内容复杂、构思精巧,不仅有开皇元年的明确纪年,同时也是泾川地区目前仅见的佛教结社造像碑.该碑是北周武帝灭佛与隋文帝兴佛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李阿昌造像碑除了体现当地民众自北朝以来一直持续到隋、以法华为代表的大乘佛教信仰外,其背后还蕴藏着深刻的护法、传法思想和政治意图.

    李阿昌造像碑泾川地区北周民众信仰

    吐鲁番石窟寺保护现状与对策思考

    高春莲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殊自然环境下的吐鲁番现存 14 处石窟,受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等影响,整体保护基础比较薄弱,文化信息逐渐消失,病害问题威胁石窟寺安全,考古研究、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等存在诸多问题,吐鲁番中小型石窟寺问题尤为突出.坚持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要求,更加科学的病害治理、有效的管理保护、均衡的开展研究、高质量的对外展示,始终是石窟寺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课题.

    吐鲁番石窟寺文物保护文物利用

    日本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块输出情况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杨贵环朱颖
    15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口语语块是说话人在与他人交流时经常需要运用的一种预制性语言单位,也是国际中文教学中的研究重点.日本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块总体输出数量与口语输出水平的关系存在负向影响的特点,其中固定语语块和框架语块使用的数量较多,与口语输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相对紧密,都存在负向预测能力,而搭配语块很少输出.因此,其输出数量与输出水平无关;其中正确输出有内容简单、结构固定,语块同形、音义相似,以及语义透明且语素简单等特点;偏误输出有相似误用、语素遗漏和成分赘余等特点;偏误输出原因有语块本身的复杂性、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以及交际策略使用不当等.教师培养语块意识、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者综合语言输出能力,学习者增强口语语块习得意识、掌握语块习得策略、提升口语输出能力等,有助于提高日本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水平.

    日本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块语料库偏误输出

    从《三字经》到《汉字解析》——早期俄国汉语教材的嬗变与影响

    季晶静
    17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18-19 世纪初,俄国汉语教学领域出现了三部重要教材:罗索欣的《三字经》、比丘林的《汉文启蒙》和瓦西里耶夫的《汉字解析》.这些教材在汉字教学、语言文化交融、口语技能培养及实用主义取向上展现出了独特性.它们的出现丰富了俄国汉语教学的历史内涵,并为深入理解其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视角.

    俄国汉语教材《三字经》《汉文启蒙》《汉字解析》

    "一带一路"视域下非洲来华留学生生涯发展教育需求及对策研究

    李怡
    182-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外趋同理念影响下,高校国际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逐渐受到重视.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非洲留学生,其生涯发展在在校培养、毕业求职、职后发展三个阶段均表现出较强教育需求.在校培养阶段存在学习中文、发展专业、接受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毕业求职阶段对就业政策、就业市场有了解需求;进入职场后有通用职业素养培训、特定新技能培训需求.高校有必要着重加强中文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的生涯发展、有效实习、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供给,推动释放高等教育国际化潜能,以高质量人才培养赋能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非洲来华留学生中非命运共同体生涯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