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杨殿兴

月刊

1000-3649

schzhy@sina.com

028-85228345,028-8521315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四川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少阳主骨之用"的理论探析与从筋论治骨病

    付磊李东波李笑予周鑫...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肾主骨"理论在中医临床的广泛运用,"少阳主骨"理论因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对临床治疗指导有限.《黄帝内经》中虽多有"少阳主骨"论述,但并未详细阐述少阳主骨之机理,后世诸家对此各有所解.本文从筋之体用,筋骨平衡,骨之体用以及应用举隅等方面来探析发掘"少阳主骨"之内在机理及其对中医临床的指导价值.

    少阳主骨肾主骨筋骨平衡中医机理

    透疹浅辨

    韩婷婷刘梦张池金孙慧茹...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透疹一法原指使透发不畅之麻疹均匀布散,后多用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治疗.文章通过对透疹定义、原理及用药特点的分析,认为透疹意在透发邪气,斑疹是否显露取决于其疾病特点,斑疹出现是其内在气机变化的象征,而非邪气的外出通路.在临床应用时首当辨病种,总结透疹一法适用于诸多温热邪气郁滞于内所致的炎症性红斑等,于出血类疾病并不适用.其次辨病势,谨遵叶氏"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需凉血散血"之原则,邪尚在卫气营时,尚可以芳香透络、辛凉解肌、透热转气之法透发疹之邪气,待热入血分,便不可再透.

    透疹麻疹卫气营血炎症性红斑

    基于根结理论从循经取穴论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陈瑜姬锋养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率高,疗效差,是带状疱疹最常见、也是最难治的并发症.针刺经络首尾穴作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以中医思维为基础,将经络辨证、循经取穴、根结标本理论相结合,临证时要求临床医生准确分辨受邪经络,合理取穴及配穴,针刺手法精准.与传统针刺相比,针刺经络首尾穴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得气迅捷、针入痛止、取穴精简的优势,临床疗效显著.本文结合临床病案对基于根结标本理论从循经取穴论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进行介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首尾循经取穴法根结标本理论针灸

    基于辨证论治从络病学的角度论治褥疮

    庞大承张硕田甜王彤...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认识和治疗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络病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运用于多种内伤杂病和外感重症中,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普遍的指导意义.褥疮好发于病体骨隆皮薄处,因受压而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机体的损伤,是一种难愈性疾病;多见于术后、脑卒中后的长期卧床患者.基于辨证论治的原则,从络病学的角度出发,认识褥疮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对于加强认识和提高疗效有着促进作用,故撰文以飨同道.

    中医学辨证论治络病学褥疮治疗用药

    基于陈无择"运气十六方"探讨五运六气理论在皮肤病领域的辨治特色

    胡炜圣江晓灵周莹洁黄宁...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气学说肇基自《黄帝内经》,是用以寻求构建人类最佳生存空间的理论.皮肤疾患常迁延难愈、病程缠绵、瘥后易复,以运气理论诊疗皮肤疾患多有效验.通过论述运气建法与皮肤藩篱间之巨阳固护、节律运营的交互关系,提出先天五运六气禀赋影响皮肤疾患的易患性,后天五运六气流布影响肤疾患的易发性.又梳理前人既效之方,提出运气理论调摄皮肤疾患之时以运气十六方砌其藩篱、重视"欲解时"调其枢机、敷布"太阳"以固其腠理的观点,对于扩大皮肤疾患临床辨证思路有所裨益,为医家用运气学说指导皮肤病临床提供了范例.

    五运六气皮肤病运气十六方皮肤屏障研究进展

    基于脂浊理论探析代谢综合征"肥、糖、脂、压"同调的辨治思路

    李捷郑雅峰金硕徐云生...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浊是指嗜食肥甘厚味或脏腑功能失常,脂质不能正常输布全身,或多余脂质排泄不及,停于血脉内或皮下、膏肓(分肉、肓膜、皮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代谢综合征属于中医优势治疗病种.笔者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岐黄学者徐云生教授在临床实际诊疗中,重视从脂浊理论对代谢综合征进行辨治,以期达到"肥、糖、脂、压"同调的治疗效果.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代社会,如何正确认识脂浊以及代谢综合征的现代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脂浊代谢综合征肝脾肾辨证体系

    基于"浊邪害清"元整体观探析抑郁症的辨清浊施治

    王哲李良松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病必求于本,本于一气升降出入,阴阳清浊的运动变化.基于气一元论指导下的元整体观探析浊邪害清理论在抑郁症诊疗中的应用,正是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元整体观视域下的浊邪害清理论强调了浊邪对抑郁症病理变化的主导作用,从清浊诊疗抑郁症,明确了浊邪害清,清浊相干,阴阳逆乱,浊化成邪为抑郁症病变基始,由此基始而浊邪转进,浊酝生毒,邪转成毒,邪毒伏蕴,毒害神志为抑郁症病变加剧.辨以清浊,治以升降,本于一气,化浊解毒,抑郁病消.

    浊邪害清元整体观抑郁症清浊辨证

    气化理论指导下构建药物气化模型

    梁嘉钰李晓凤邓芳隽陈金红...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气化理论构建药物气化模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以气化理论为指导,借助于药物性味药理,并结合法象药理,分别从药物气味偏性及升降沉浮运动特性进行阐释,构建药物气化模型.结果:中药所具备天气赋予的"温热寒凉"及地气赋予的"酸苦辛甘咸"特性,以升降出入运动形式分达五脏之气所,纠正人体气机之偏,此即药物气化.该模型强调了气的动态性,旨在维护五脏间平衡关系,调理阴阳升降之势,为临证遣方用药提供了思路.结论: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为后世医家提供基本的中医思维方式,并对疾病预测及指导中医辨证具有极大意义.

    气化理论药物气化四气五味法象药理遣方用药

    肤黄止痒汤抑制IL-31/TRPV1/ERK1/2信号轴缓解尿毒症小鼠皮肤瘙痒的研究

    李灵睿陈梦莹游蔓芮张家瑜...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明肤黄止痒汤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Sham、Model、FHZYT、BCTC、FHZYT+BCTC),每组8只,干预完成后计数小鼠搔抓次数.指标检测包括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皮肤中 TNF-α、IL-1β、Substance P 和 IL-31 的表达.WB 检测皮肤中 Substance P、TNF-α、IL-1β、IL-31、TRPV1、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1.Model组小鼠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瘙痒次数增加(P<0.01).2.Model 组中 TNF-α、IL-1β 的表达上调,FHZYT、BCTC、FHZYT+BCTC 组 TNF-α 表达则降低(P<0.01).3.与 Model组相比,FHZYT、BCTC、FHZYT+BCTC组瘙痒次数相对减少,皮肤中P物质、IL-31、TRPV1、ERK1/2及p-ERK1/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肤黄止痒汤可有效减少尿毒症小鼠皮肤瘙痒,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31/TR-PV1/ERK1/2信号轴,改善皮肤炎症状态并发挥止痒作用.

    尿毒症皮肤瘙痒肤黄止痒汤IL-31TRPV1ERK1/2

    少腹逐瘀汤减少E2、PGE2合成抑制内异症模型大鼠异位病灶的机制研究

    曹颖赵舒江春花徐丁洁...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大鼠模型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内异症的可能机制.方法:以自体子宫移植法建立SD大鼠内异症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来曲唑组、少腹逐瘀组3组,每组12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4周.记录给药前后异位病灶体积.ELISA法检测各组循环中性激素水平、异位病灶局部E2、E1、PGE2水平;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异位病灶中COX-2、StAR、aromatase、ERα和ERβ表达.结果:来曲唑和少腹逐瘀汤都能够缩小异位病灶体积.来曲唑能够降低内异症大鼠循环中及异位病灶局部E2、E1水平,上调循环中FSH、LH水平;少腹逐瘀汤能够降低内异症大鼠异位病灶局部E2、E1水平,上调循环中FSH水平;两种药物都可以降低异位病灶局部COX-2、PGE2水平,对StAR、aromatase表达无影响;来曲唑能够上调异位病灶局部ERα表达但对ERβ无影响,少腹逐瘀汤不仅能够上调ERα表达还能够下调ERβ表达.结论:少腹逐瘀汤能够通过降低COX-2、PGE2表达起到减少异位病灶局部E2合成的作用,同时调整ERα/ERβ比值,以上可能是其治疗内异症的机制.

    少腹逐瘀汤子宫内膜异位症局部雌激素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