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杨殿兴

月刊

1000-3649

schzhy@sina.com

028-85228345,028-8521315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四川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杨仁旭教授辨治肺胀经验

    张玉龙刘震东姚小青孙颖...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胀是一种以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发绀、心悸、肢体浮肿等为主症的疾病,严重者可出现喘脱、昏迷等严重症状,相当于西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病病势缠绵,经久难愈,严重影响患者工作能力与生活质量。杨仁旭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多为久病肺虚,痰瘀潴留,肺不敛降,以致气机壅滞于肺。因此,杨教授认为"痰瘀同源,久病必瘀",指出痰瘀是本病的关键病理产物,在临床诊治实践中尤其重视痰浊和瘀血在肺胀病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以宣肺逐瘀化痰为主要治则。以此为基础,杨教授自创三拗芎葶合剂和苍术二陈汤治疗肺胀,临床疗效确切,有效缓解患者咳喘、胸闷等症状。

    杨仁旭肺胀临床经验三拗芎葶合剂苍术二陈汤

    张晓云教授从湿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经验

    年李想帅垠琦李唐丽严晓...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张晓云教授从湿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经验。以"湿"为核心病机,将CFS按病因分为外湿、内湿两大类。外湿以外湿袭表,经气不利为病机,治以化湿行气,疏通经络。内湿以脾虚湿生为根本病机,气滞肝郁是疾病加重的关键因素,湿浊内蕴则疾病缠绵难愈;治疗上以健脾燥湿恢复枢机,疏肝解郁以和解膜原,化湿祛浊以畅达上下。选方精简,用药灵活,以和为度。后附验案一则。

    慢性疲劳综合征外湿袭表脾虚湿生气机膜原

    周建伟教授"任脉透刺"治疗尿潴留经验

    邓湘玲李航宇哈泽慧周建伟...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尿潴留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对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周建伟教授认为尿潴留的病因病机为三焦气化不利,肾与膀胱气化失司,故以化气利水作为治疗方向,总结临床经验后提出了治疗尿潴留的任脉透刺法,并强调以泻为主的行针手法,为临床治疗尿潴留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尿潴留任脉透刺周建伟名医经验

    陈渭良基于伏瘀在骨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病经验

    陈科何沛聪陈逊文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陈渭良教授基于伏瘀在骨理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伏瘀在骨理论乃伏邪理论在骨伤科的延伸运用,通过大量临床经验及经典古籍研究,发现伏虚热、伏寒湿、伏淤血为骨质疏松病的关键伏邪,并提出女子在骨质疏松症的病位重点在脾胃。临床常以起瘀透邪为基本治法,以脾胃气血为核心,兼以活血、利湿、清热,以期起透伏邪,促进气血布散,填髓养骨,减缓骨质流失。

    伏瘀在骨绝经后骨质疏松关节疼痛伏虚热伏寒湿伏瘀血

    赵文景教授运用栝楼瞿麦丸类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再发性下尿路感染经验

    李欣玥刘志强王禹霖郑冰洁...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合并再发性下尿路感染迁延难愈,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困难,极大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赵文景教授认为糖尿病合并再发性下尿路感染的病机主要为肾阳亏虚,肾-命门-三焦气化失司,从阳虚为本、阳不化气出发,基于"肾—命门—三焦气化"理论,探讨运用栝楼瞿麦丸类方培补命门、调理肾、膀胱与三焦的功能以复气化,随证选用泻心栝楼瞿麦丸、补中栝楼瞿麦丸、化瘀栝楼瞿麦丸、解郁栝楼瞿麦丸、温下栝楼瞿麦丸等进行治疗,以期为中医药诊治糖尿病合并再发性下尿路感染提供新思路。

    糖尿病再发性下尿路感染气化理论栝楼瞿麦丸类方

    沈元良运用经方治疗肝胆病的思路

    公培强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略介绍了沈元良主任医师在临床上使用经方治疗肝胆病的思路。沈师在临床上要重新认识经方,辨证主张"以六经钤百病",对少阳病和厥阴病进行辨识和总结,做到圆机活法用经方;临床诊识疾病强调"6个重视",即重视气机、重视腹诊、重视方证对应、重视学习《神农本草经》、重视药物剂量和重视时时固护胃气。

    经方肝胆病临床诊疗

    孙林梅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

    杨婷孙林梅高南南程晓芸...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孙林梅教授主要从事肛肠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形成了独特的临床经验。她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多由湿、热、瘀致病,其治法当为清热化湿,理气活血,涩肠固脱,治疗过程中应遵循疾病变化过程灵活辨证并自拟经验方,临证取效颇佳。本文将其相关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以供学者学习借鉴,指导临床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从湿热瘀论治辨证论治临床经验医案

    基于数据挖掘的张怀亮教授治疗眩晕用药规律研究

    徐畅张怀亮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张怀亮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怀亮教授2019年6月~2023年8月诊治的眩晕病患者的门诊中药处方数据,将筛选出的显效处方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软件、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中药处方进行多维度的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326首处方,涉及中药170味。经分析后发现排名前10的高频药物以清金制木、柔肝养血为主;高频性味分别为温、平、甘、苦;归经频次较高的为脾、肝;功效以补虚类、清热类为主;药物关联有"白芍-黄芩""茯苓-黄芩"等;聚类分析演化出4个药物群组。结论:张怀亮教授认为眩晕病的治疗若在气分,宜从条畅六腑三焦气机为辨证要点,以痰湿、相火、气滞为主要的病理因素;若在血分,宜从肝、脾、肾三脏论治,痰湿、相火、气滞、血瘀等因素可与本虚相兼。在治疗上,祛邪应不忘扶正,降中有升,寓补于泻,可为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眩晕数据挖掘用药规律张怀亮教授气机升降六腑三焦

    《难经七十五难》的临证释义

    吕行刘文娜张瑜赵欣然...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跟师临证经验并查阅相关古籍,从生理、病理、治法等三方面对《难经七十五难》进行释义,并结合临床案例两则,探讨《难经七十五难》对中医临床辨治疾病的重要指导作用。提出"东方实,西方虚"实言"阴虚阳亢"的病理状态,在治疗时除了以"泻南方,补北方"为基本治疗大法外,亦应重视滋养胃阴,健运中焦。

    难经五行生克阴虚阳亢治则治法泻南补北法

    《伤寒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再辨析

    田维维谭颖颖陈文豪陈丽名...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18条。历代医家对该方论述颇多,现多认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为心阳虚烦所设。病机为心阳虚弱,心神不敛。本文首先聚焦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中最具争议的"烦躁"一症,对比历代医家注释并结合相关条文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进行辨析。认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非为心阳虚烦所设,其病机应为津伤阳浮,火热内侵,郁闭气机,荣血不行,发热生烦。其次辨析方药,认为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的配伍,在此方中的功效是散火邪,通营郁,养阴益血。进而认为该方更立辛甘散火通郁,咸涩敛阳安神之法。最后结合现代临床应用,认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非为一病一症所设,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所导致情绪异常的重要方剂。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烦躁理论探讨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