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杨殿兴

月刊

1000-3649

schzhy@sina.com

028-85228345,028-8521315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四川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派中医张氏内科《伤寒论》组方用药法度释微

    陈松鹤张子言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派中医张氏内科作为宁波地区的中医流派之一,从清末传承至今已至四代,现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遗存丰富,在《伤寒论》的研究上具有独到见解.本文从辨证思想、理法方药、遣药配伍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伤寒论》组方用药法度进行简要概述,并结合张氏内科泻心汤类运用经验为例,举隅临证验案三则,以飨同道.

    浙派中医张氏内科伤寒论泻心汤类经验勾玄理论探微

    龚廷贤辨治泄泻临证经验探析

    黎家金陆玙菲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龚廷贤为明代著名医学家,医术超群,著作等身,临证调理脾胃颇具心法,本文通过总结龚廷贤著作中有关泄泻的论述及医案,探析其辨治泄泻的临证经验.龚廷贤辨治泄泻,病因分六端,病位重脾肾,治疗从湿、脾、肾论治,善用白术、喜用升麻,条理清晰,论述详尽,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龚廷贤泄泻临证经验

    李俊教授基于伏邪理论论治多重耐药菌定植与感染的经验总结

    谭彩霞杨苏仪赖芳黄威...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重耐药菌问题不容忽视,经过多年临床工作的积累和总结,李俊教授认为伏邪病因广泛,邪气潜伏是基础,正虚是根本;伏邪致病起病隐匿,缠绵难愈.伏邪潜伏、发病与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在病因、病机、发病特点方面具有多个相似性.据此,李教授提出基于伏邪理论治疗多重耐药菌定植及感染.在临证治疗中,正虚是其核心病机,扶正思想应贯穿其治疗始终.对于定植状态的患者,强调未病先防;对于感染状态,强调正邪兼顾,补泻合用,治邪以清透之法;疾病后期则应以扶正为主,防止邪气流连反复.

    伏邪多重耐药菌中医药中西医结合

    李铁教授治疗不寐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周正国李铁汪莉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铁教授对不寐症提出"四型分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本文系统总结李铁教授治疗不寐症的中医理论体系,梳理其学术思想,并对其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

    不寐症少寐早醒无寐学术思想临床经验

    常克教授基于痰、湿、瘀理论以经方论治儿童腺样体肥大经验

    李忠旭刘葭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仲景经典医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儿科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实践,通过总结常克教授的临床经验,探索仲景经方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思路,系统整理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证治规律,开拓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治疗.

    儿科腺样体肥大经方

    基于R语言软件挖掘姚魁武教授辨治高血压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逯晓阳姚魁武刘思琛孙迪...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R语言软件分析首都中青年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姚魁武教授辨治高血压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姚魁武教授2021年1月~2023年10月门诊治疗高血压病的病案,检索并收集主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中医处方信息,通过EXCE1 2019软件构建高血压患者门诊病历数据库,归纳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中药性味归经、药物关联规则、高频药物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24位患者病历信息,年龄以40~70岁频数最多;涵盖中医证型16种,频数前五的中医证型为肝阳上亢证、痰瘀互结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使用中药139味,使用频数前10的中药为葛根、天麻、川芎、白芍、茯苓、桂枝、丹参、白术、珍珠母、杜仲,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居多,归经则集中在肝、心、脾、肺、肾、胃经;使用频数≥60的中药共有33味;设置支持度≥15%,置信度≥90%,得到关联规则33个;相关性分析获得较强关联的药物12组;聚类分析共得到9类.结论:姚魁武教授临床治疗高血压病以"和合思想"为主,用药重在调肝脾、合阴阳,随证配伍兼顾补虚、清热、活血化瘀、祛浊化痰等法,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指导.

    高血压用药规律姚魁武R语言数据挖掘

    张晓云教授论"脏腑之郁"与内科疾病辨治

    谢荃张怡阎博华李艳青...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晓云教授是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她提出"脏腑之郁"的学术观点,用于指导内科疾病治疗.本文以肺系、心脑、脾胃、肾系常见病为例,从生理病理角度揭示情志障碍在内科疾病的普遍性,并以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佐证"脏腑之郁"的观点,同时介绍基于该理论的临床治疗经验.

    脏腑之郁内科疾病张晓云

    国医大师陈绍宏基于"治病必求于本"临证经验撷萃

    黄威曾瑞峰奚小土丁邦晗...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绍宏教授系第四届国医大师,中医急诊专家,其中西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长期的临床及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开创了中西医融合方法论,擅长治疗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其基于"治病必求于本"理论治疗内科杂病,临床上疗效显著.本文将对陈绍宏教授基于"疾病之本"及"后天之本"治疗内科杂病经验进行介绍,以为后学临证提供新的思路.

    陈绍宏名医经验治病必求于本疾病之本后天之本

    从温病"先入后出,从阴引阳"理论探讨达原饮类方的中医思维

    唐嘉伟尚懿纯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达原饮为明末清初医家吴又可首创,在瘟疫盛行之时,其影响范围遍布全国,吴又可在总结大量临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温疫论》一书,其中达原饮可称众方之首.后世温病学派如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薛生白、雷少逸、俞根初等众多医家,灵活变通,对达原饮有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创新.本文通过分析达原饮及其变方的用药逻辑,以此为例提出温病学派用药规律的创新性认知,即"先入后出"、"从阴引阳"为主的用药理论.

    达原饮先入后出从阴引阳膜原温疫论疫病湿热阻遏三焦分消

    从"伏邪发病"论复发性尖锐湿疣

    要永卿何宜恬张梦圆邓蒂斯...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虽然临床治愈率高,但极易复发,极大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预防其复发是预后阶段的重要任务.中医学基于"伏邪"学说理论体系认为尖锐湿疣复发是基于正气亏虚,伏湿、伏毒为患,并确立补虚、祛湿、引邪之法予以预防.本文基于"伏邪"学说经典考证和现代研究结果对中医药预防尖锐湿疣复发进行综述.

    伏邪伏邪学说复发性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扶正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