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

于泉德 张福田

月刊

1008-021X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0531-82663156,86399930,85885237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山东化工/Journal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依托化工大省 发行量大 受众广泛 广告效果好 《山东化工》月刊 *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期刊一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山东省优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投放广告 邮发代号24-109 ISSN:1008-021X  CN:37-1212/TQ 《山东化工》是全面反映山东省化工行业科技、生产、经济、管理等综合性的权威期刊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客户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的化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机关团体、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机构和个人,读者涉及决策人员、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科研设计院所的专业人员以及高校师生。40年的出版发行中,《山东化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山东化工》已走进了化工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反映山东化学工业蓬勃发展,捕捉国内领先化工技术信息,追踪国内外化工经济热点,《山东化工》已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宣传产品的强势媒体。 《山东化工》月刊 240元/年,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4-109,也可向编辑部直接订阅, 邮编:250014,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客服0531-86399990 13606405237。 树立企业形象、创立名牌产品的理想选择 ——《山东化工》月刊广告刊登规格及价目表 广告经营许可证:3700004000029 做广告 赠网络店铺 欢迎垂询《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理事会电话:0531- 82663156 86399930 传真:0531-86399930 作者投稿电话:0531-86399196 863997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AZOP与风险矩阵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在RTO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赵谦徐建东
    212-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两种安全评价方法风险矩阵与HAZOP分析相结合,对RTO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识别出RTO系统内在危险,通过风险矩阵将危险发生频率及影响程度进行半定量化,提出适当的危害控制措施以降低运行的风险。风险矩阵的半定量分析结果弥补了HAZOP方法中定性分析的不足,将安全评价结果半定量化、结构化、系统化,进一步提高了工艺安全水平,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也给其他设有RTO的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风险矩阵RTO半定量分析

    化学原料药杂质研究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陈烨吴岩
    218-22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苏某制药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某化学原料药杂质研究过程中使用风险评估方法,结果显示,在药品杂质研究过程中充分应用风险管理的理念,使用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能更科学、全面地对药品质量进行控制。

    杂质研究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工具

    基于对向传播神经网络的酚类化合物毒性的模式识别研究

    申明金
    22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对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原理、算法。以酚类化合物的 8 个结构特征参数为输入,用对向传播神经网络对酚类化合物的毒性进行模式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对向传播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模型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网络对 36 个训练样本和 8 个预测样本的毒性类型都能进行准确识别,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分类识别方法。

    对向传播神经网络酚类化合物毒性模式识别

    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危险识别和控制研究

    曹广运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工艺设计中的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本文首先解析了化工工艺安全设计的概念和特点,详细讨论了在化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包括与化工物料、生产设备、生产流程和工艺过程相关的潜在危险。为了更好地识别和控制这些风险,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涵盖了物料、管道、线路和装置等关键部分,以期为实际的化工工艺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化工工艺安全设计风险识别危险控制生产管理

    大气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污染特征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张恒瑞段潍超徐峰王歌...
    228-230,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气颗粒物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组分复杂,主要包括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和无机元素等。复杂的化学组分不但污染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为识别大气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贡献程度、减少大气颗粒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故对颗粒物化学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在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分析方法中,除质量浓度的基础分析外,还包括基于其组分特性的进阶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水溶性离子的阴阳离子平衡及酸碱度、硫和氮的转化率及氮硫比分析;碳组分中有机碳与元素碳比值分析、二次有机碳估算及不同碳组分表征来源分析;无机元素的富集因子法分析等。通过对进阶分析方法及应用进行汇总,进一步明确各组分污染特征,识别组分来源,为后续来源解析及污染管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水溶性离子碳组分无机元素

    垃圾堆放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闫金霞杨家哲杜正浩
    23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是地球表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壤污染会影响人类健康。本研究以某高校园区生活垃圾堆放场为研究区,分析其土壤重金属的垂向分布特征,并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探究不同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并对重金属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中Cd、As、Pb、Zn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Cd元素最大值为背景值的 46。88 倍,属于严重污染,Pb元素部分区域存在轻微污染,其余重金属均不存在污染。Zn、As和Cr在深度上的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污染源相似;Cr、Ni、Pb的含量呈现相同幅度的上升趋势,垂向分布特征表现出了较强的关联性。

    重金属污染评价空间分布特征相关性分析

    制剂类农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及调试运行实例

    高映海陈满意周正胜童志远...
    237-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剂类农药因品种繁多导致其废水成分波动性大,废水处理稳定达标排放异常困难。以某龙头企业制剂类农药废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其生产废水水质特点、工艺流程、设施设备配置及调试运行效果,旨在为制剂类农药废水处理工艺选取、工程设计及运营维护提供经验参考。项目采用"工艺废水-破乳混凝单元-板框全过滤-+低浓废水-调节单元-SBR序批式生物反应单元-ABR水解反应单元-A/O生化-MBR膜反应单元-次氯酸钠催化氧化单元+化学除磷沉淀单元"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指标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农药制剂废水破乳混凝生产废水收集

    真空紫外/紫外工艺去除制药废水中倍他米松的研究

    周洁琼杨腊祥
    240-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其中制药废水因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有机化合物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探讨了真空紫外/紫外(VUV/UV)工艺对制药废水中倍他米松的降解效果,并评价了其脱氟效率。结果表明,在反应2 min后VUV/UV工艺对倍他米松的降解率达到了 99。1%,明显优于单独使用UV工艺。VUV/UV工艺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对氟原子进行攻击,实现了对倍他米松的降解和脱氟。在碱性条件下,倍他米松的去除效果更好。由于存在其他有机物的干扰,实际废水对VUV/UV工艺降解倍他米松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反应 2 min后降解率仍达到了 96。9%。因此,VUV/UV工艺有潜力应用于制药废水的处理。

    倍他米松制药废水VUV/UV脱氟

    生物炭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

    瑙莫汗李维俊刘佳露
    243-24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污染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有多种方法可以去除水中污染物。生物炭作为含碳多孔材料,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的优点,是一类价廉易得的吸附材料。用生物炭吸附水中污染物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也实现了资源利用。本文介绍了生物炭的制备和性质,探讨了消除水中污染物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了生物炭吸附水中污染物的效果,为进一步广泛应用生物炭材料提供了参考信息。

    生物炭吸附机理影响因素水中污染物

    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淋洗修复室内试验研究

    韩君
    24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上海虹口区某受重金属污染地块开展淋洗研究,淋洗剂选择为盐酸、柠檬酸、草酸、琥珀酸以及EDTA溶液,研究不同淋洗剂类型、淋洗液浓度、水土比、淋洗时长对淋洗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浓度为 0。5~2。0 mol/L,土水比为 1 ∶ 10~1 ∶ 15,淋洗时间为 4~6 h,淋洗后的四种重金属质量比均低于修复目标值,从经济性角度考虑,推荐使用 0。5 mol/L柠檬酸作为淋洗剂,土水比为 1 ∶ 10,淋洗时间为 4h,淋洗次数为 1 次。淋洗后土壤生石灰添加量比例为 1。5%时,土壤pH值可调节至 6~9 范围内。淋洗废水使用 7%PAC与 1‰PAM组合作为絮凝剂处理,出水COD浓度可达到排放标准。

    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淋洗修复室内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