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

于泉德 张福田

月刊

1008-021X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0531-82663156,86399930,85885237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山东化工/Journal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依托化工大省 发行量大 受众广泛 广告效果好 《山东化工》月刊 *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期刊一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山东省优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投放广告 邮发代号24-109 ISSN:1008-021X  CN:37-1212/TQ 《山东化工》是全面反映山东省化工行业科技、生产、经济、管理等综合性的权威期刊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客户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的化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机关团体、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机构和个人,读者涉及决策人员、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科研设计院所的专业人员以及高校师生。40年的出版发行中,《山东化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山东化工》已走进了化工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反映山东化学工业蓬勃发展,捕捉国内领先化工技术信息,追踪国内外化工经济热点,《山东化工》已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宣传产品的强势媒体。 《山东化工》月刊 240元/年,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4-109,也可向编辑部直接订阅, 邮编:250014,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客服0531-86399990 13606405237。 树立企业形象、创立名牌产品的理想选择 ——《山东化工》月刊广告刊登规格及价目表 广告经营许可证:3700004000029 做广告 赠网络店铺 欢迎垂询《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理事会电话:0531- 82663156 86399930 传真:0531-86399930 作者投稿电话:0531-86399196 863997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嗜盐原油降解混合菌处理采出水特性研究

    孙志超刘力嘉王明艳王文娜...
    42-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矿化度高硫化物的油田采出水的生物处理,从含油污泥、采出水等样品中经初筛、复筛获得嗜盐原油降解菌14株,选取降解率最高的4株进行复配,构建出嗜盐原油降解混合菌TG-1。16 SrDNA序列分析表明4株菌分别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副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芽孢杆菌(Bacillus sp。);肠杆菌(Enterobacter sp。)。考察了TG-1处理采出水性能,发现最适矿化度范围在30 g/L以下,最高耐受硫化物质量浓度可达150 mg/L,原油质量浓度不高于500 mg/L去除效果最好。将TG-1应用于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中,在pH值7~8、温度30℃左右、溶解氧4~5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4~12h以及进水原油质量浓度为10~100 mg/L的条件下,出水原油质量浓度小于15 mg/L,满足克拉玛依油田注水水质标准A2。

    原油降解嗜盐菌采出水处理混合菌群降解特性

    有机相中乙醛对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研究

    周亚梅刘佳王欣巧马世蓉...
    45-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戊二醛活化后的聚脲多孔材料为载体固定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将得到的固定酶用于催化(R,S)-1-苯乙醇和乙酸乙烯酯酯交换反应,反应过程中副产物乙醛对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会产生抑制作用。考察了乙醛存在下乙醛浓度、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对酶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醛存在下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受到明显抑制。当乙醛浓度为0。025 mol/L时,以正己烷为溶剂,40 ℃下利用固定酶催化(R,S)-l-苯乙醇与乙酸乙烯酯的酯交换反应,此时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受到的抑制最小。重复使用5次后,体系转化率由第一次49。3%下降至19。4%,对映体选择率下降至26%,表明乙醛的存在加速了酶活性的损失。

    乙醛固定酶催化活性立体选择性

    8-羟基喹啉对小鼠肝脏氧化损伤及微核实验研究

    廖凤姚飞虹马邵荣姚晴...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8-羟基喹啉(8-HQ)对小鼠肝脏氧化损伤及微核实验。方法:设低中高剂量8-HQ组、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空白组共六个组,连续灌胃给药7 d后,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解剖小鼠检测肝脏脏器系数、小鼠肝组织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溶剂组雌雄小鼠肝脏脏器系数、ALT、AST活力、MDA含量及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差异;8-羟基喹啉各剂量染毒组的小鼠明显比空白组小鼠的SOD酶、CAT酶、GSH-PX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高浓度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的8-羟基喹啉致雌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率较显著(p<0。05))。结论:17。5~70 mg/kg 8-羟基喹啉对小鼠的肝脏具有氧化损伤作用,70 mg/kg 8-羟基喹啉对小鼠具有致突变影响。

    8-羟基喹啉肝功能氧化损伤微核

    化学共沉淀法合成ATO工艺条件研究

    赵晓刚侯学军张雨邓卫华...
    52-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ATO是锑掺杂的二氧化锡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较好的分散性、较好的透光性能和气敏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导电材料、隔热涂料、导电玻璃、抗静电用导电填料、气体传感器等领域。由于ATO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很多应用领域对其掺杂均匀性及纯度的要求也比较高。对ATO材料的合成方法进行了广泛调研,对比了现有合成技术存在的不足,研究了化学共沉淀法采用将锡盐、锑盐分开共滴加入的方式,控制锡盐、锑盐的水解速度,制备的掺杂ATO均匀性好、重复性高、存放周期长。

    ATO化学共沉淀法均匀性工艺研究

    卟啉化合物芳香性的理论研究

    周雯欣赵文伟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理论方法研究卟吩、dideazaporphyrin和吡咯化合物的芳香性。诱导环电流密度的各向异性分析表明卟吩和dideazaporphyrin的诱导环电流十分相似,导致它们的核磁共振谱也十分相似。计算表明吡咯单体分子的芳香性稳定化能比dideazaporphyrin芳香稳定化能要高,卟吩的芳香稳定化能几乎等于两个吡咯和dideazaporphyrin的芳香稳定化能之和。AdNDP分析表明卟吩的每个吡咯环上有两个5中心-2电子的π键,大环上还有五个18中心-2电子π键。这表明卟吩分子中除了大环具有芳香性,吡咯环也具有芳香性。因此可以推断卟吩的芳香性要比Dideazaporphyrin分子的芳香性复杂,不能认为卟吩的芳香性与dideazaporphyrin的芳香性类似。

    卟啉芳香性理论研究

    CoCu-CaCO3/锯末多孔碳快速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梁慧刘同金李如美朱钰晓...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简单的浸渍、煅烧法制备了CoCu-CaCO3/锯末多孔碳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PMS存在下降解苯酚、亚甲基蓝等有机污染物的催化活性。研究发现,在催化剂CoCu-CaCO3/锯末多孔碳添加量为0。05 g,PMS质量浓度50 mg/L,苯酚与亚甲基蓝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 mg/L,5 min内催化剂对苯酚、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分别高达91。24%,98。14%。Co3O4、CuO、CaCO3与锯末多孔碳的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3次循环后对苯酚的降解率仍高达87%以上,且在降解过程中·SO4-、1O2和·O2-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孔碳复合物催化有机污染物

    OBD-1(黑色)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制备及其在防伪领域的应用

    薛盛张玄何淋波李莉...
    64-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旨在研发一种灵敏度高、温变区间小、耐酸耐碱的OBD-1(黑色)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并将其应用在温变防伪涂料。选取黑色发色剂OBD-1、双酚A、十六醇为芯材料,脲醛树脂为壁材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利用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外部形貌,通过激光粒径测定仪对微胶囊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微胶囊制备时的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和样品性能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制备比例。

    微胶囊热敏黑OBD-1有机热致变色材料原位聚合法

    芒果生物合成纳米银化妆品及抗菌性能研究

    徐超何朝晖彭蕾刘琴...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芒果生物合成制备纳米银悬浮液,并加入洗发香波中,配制出纳米银化妆品,并探究纳米银化妆品的pH值、发泡与稳泡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当纳米银悬浮液的添加量为0。5%时,洗发香波水溶液的pH值下降,更加接近人类油脂外表面皮肤的自然pH值;洗发香波的泡沫稳定指数和发泡力均较好;洗发香波能有效的抑制细菌与霉菌。纳米银悬浮液能有效地降低化妆品微生物污染,增强化妆品安全性,保证化妆品的质量。

    生物合成纳米银抗菌洗发香波

    水稻秸秆制纤维素多孔生物膜的吸附性能研究

    任骥麟张世江任俊鹏王毓...
    72-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氢氧化钠-亚氯酸钠法从水稻秸秆中提取纤维素,以水稻秸秆中的纤维素为原料,采用溶解再生-模板法制备出纤维素多孔膜,测试纤维素多孔膜的吸附能力,确保多孔生物基材料的基底,同时对制备的生物基多孔材料官能团组成(FT-IR)、形貌结构(SEM)等进行表征,并对纤维素多孔膜材料进行金属离子宏吸附量的测定。与原始水稻秸秆材料相比,其性能具有明显提高,在处理重金属污染时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因此,水稻秸秆纤维素多孔膜作为天然吸附剂,在吸附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制备快速止血-抑菌的生物基新型止血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所制备出的纤维素多孔膜对于Cu2+离子的吸附率峰值达到74。6%,相比于原始水稻秸秆高出19。3%,在温度为55 ℃,pH值为7~8之间,吸附效率最好。

    水稻秸秆快速吸附表面改性多孔材料

    吲哚美辛共晶和共无定型态固体分散体的研究进展

    张莹刘晶晶邓月义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吲哚美辛是一种经典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近年来,吲哚美辛的药理作用在不断扩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但存在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共晶和共无定型态固体分散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因此,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介绍了吲哚美辛共晶、共无定型态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

    吲哚美辛共晶共无定型态固体分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