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赵锡平

季刊

1671-3559

sdjc@ujn.edu.cn

0531-82765454

250022

济南市济微路106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济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季刊。 2009年成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08年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07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2004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   投稿请注册在线提交. 本刊用稿优先排队原则: 1.优先刊用基金文章(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优先不分校内外。 2.无基金或低于省部级课题的文章,校内文章优先。 3.无基金课题的校内文章,教师优先。 4.教学研究和非基金校外文章,请投增刊。 欢迎校外作者将基金课题文章投向我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葡萄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于浩洋庞桂斌付玉荣刘洪玲...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鲜食葡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玫瑰香葡萄为对象开展设施研究,在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期以及全生育期分别进行水分胁迫,并以全生育期充分灌溉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葡萄光合特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生长期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受水分胁迫影响最小,与对照组相比减小 8.96%;果实膨大期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受水分胁迫影响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减小 13.14%;萌芽期水分胁迫提产效果显著,可增产 9.87%;着色期水分胁迫有利于果实维生素C以及还原糖的积累,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提升果实品质,且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葡萄水分胁迫光合作用生理特性果实品质

    井灌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时空分布特征

    刘鸿飞潘维艳田秀平朱日清...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井灌区地下水硝态氮的污染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山东省桓台县马桥镇、荆家镇、田庄镇、起凤镇为研究区,利用聚类分析、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硝态氮含量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2--Na+型,地下水硝态氮的质量浓度为3.40~46.08 mg/L,平均值为24.67 mg/L,超标率达63.70%;在时空分布上,丰水期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大于其他时期的,中南部、西部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大于东部的;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的弱碱性氧化环境有利于硝态氮的形成;研究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农业氮肥施用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污水、人畜粪便随意排放是导致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较大的主要原因.

    井灌区地下水水化学因子硝态氮时空分布

    1976-2020年弥河流域不同等级降雨时空分布特征

    刘薇丛鑫刘玉玉桑国庆...
    14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弥河流域的降雨特征及未来演变趋势进行研究,基于流域15 个气象站1976-2020 年的逐日降雨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反距离插值和重标极差(R/S)分析法,研究不同等级降雨量与降雨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不同等级降雨对年降雨的影响以及流域未来降雨结构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弥河流域年降雨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除大雨外,其他等级降雨量呈增长态势,降雨时间总体呈减少趋势,仅中雨、暴雨时间呈增加态势;流域年降雨量从上游向下游呈递减趋势,与大雨、暴雨空间变化一致,年降雨时间与小雨时间空间分布格局一致;中雨对年降雨量的贡献率最高,为27.99%,小雨的发生率最高,为72.07%;相关性分析显示,流域年降雨量与降雨时间分别受暴雨降雨量、小雨时间的影响最大;流域暴雨降雨量、暴雨时间与年降雨量都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相一致,降雨等级存在向暴雨转变的趋势.

    降雨量降雨等级时空分布弥河流域

    不同暴雨条件下扇形和羽形流域的洪水规律

    张宇杨令强梁延涛冯现大...
    149-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降雨过程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对河道径流的影响,以沂河、沭河流域为例,利用瞬时单位线法和马斯京根法计算重现期为 10、20、50 a的 3 d特征暴雨和 2019 年台风"利奇马"暴雨在 2 个流域中的洪水流量,得出各防洪控制站在不同暴雨条件下的洪水规律.结果表明:扇形流域内洪水汇流较集中,容易发生洪灾;羽形流域内各支流洪水交错汇入干流,近水先去,远水后去,洪水较缓和,沂河的防汛压力大于沭河的防汛压力;在相同降雨量条件下,沂沭河流域内临沂站在从北向南的降雨过程中更易形成大洪峰,斜午站、石拉渊站和重沟站在从南向北的降雨过程中更易形成大洪峰;莒县站位于沭河上游,控制流域包含多个支流和 3 个水库,流域形状为属于羽形流域的沭河流域中的扇形流域,具有洪水汇流集中的特点,沭河莒县站的防汛压力大于沭河其他防洪控制站的防汛压力,而且当沭河流域出现大范围同步降雨过程时,莒县站更易形成大洪峰.

    防洪减灾洪峰流量瞬时单位线法马斯京根法流域形状

    有机物存在时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启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

    翟方帅孙雅萍司光超张馨文...
    15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在处理含有机物废水中的应用,考察有机物存在时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启动、运行工况与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通过低溶解氧和生物膜菌种富集的控制策略,缓解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实现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启动和功能微生物的富集.结果表明,当进水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为 600 mg/L时,全程自养脱氮工艺启动,在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总无机氮去除率最高达到79.46%;三维荧光光谱显示腐殖酸类和富里酸类物质是主要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显示厌氧氨氧化菌的优势属 Candidatus Kuenenia和Candidatus Brocadia的相对丰度分别从0.02%和0.01%增加到10.47%和4.45%,成功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有机物微生物三维荧光光谱高通量测序

    基于逻辑斯谛方程对纳滤膜污染预测的建模分析

    张超张立卿胡吉玉刘贵彩...
    16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膜种纳滤膜的膜污染极大地限制了纳滤膜工艺发展的问题,从而在错流过滤条件下更好地预测纳滤膜污染的过程,对减缓纳滤膜污染进行指导,基于逻辑斯谛方程,对纳滤膜通量衰减曲线进行拟合,建立逻辑斯谛纳滤膜污染预测模型;利用所建立模型对不同型号纳滤膜的膜通量衰减曲线进行拟合,考察污染物种类、纳滤膜型号、跨膜压差、错流速率、水力条件等关键因素对纳滤膜通量衰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实验数据与所建立模型拟合数据的拟合度较高,决定系数R2 大于 0.95;纳滤膜通量衰减速率越小,则过滤稳定后的纳滤膜通量累积衰减率越大,进而通过调整运行条件和原水质条件等因素,达到调整纳滤膜通量衰减速率,减少纳滤膜污染的目的.

    膜污染衰减速率逻辑斯谛方程纳滤膜膜通量

    公轨合建盾构隧道振动荷载的动力响应特性

    杨殿勇张西文刘鑫锦吕颖慧...
    168-176,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汽车-列车振动荷载对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进行数值模拟,通过ABAQUS软件的Dload子程序对汽车、列车振动荷载进行耦合,分别将单一振动荷载及汽车-列车振动荷载作用引入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分析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在不同工况时加速度、位移、应力、应变的变化.结果表明:汽车、列车振动荷载频率不同,共同作用后产生拍频现象,导致相同方向合成荷载的振幅可能小于分荷载的振幅,当频率相同时所合成荷载的振幅最大;管片上方的土体以及非封闭弧形内衬外侧土体发生较大的应变,最大塑性应变发生于拱顶偏右侧,达到 7.032×10-6;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中的预制箱涵牛腿柱、顶板处出现较大拉、压应变,在长期运营期间需要对预制箱涵牛腿柱、顶板位置进行定期检查和必要支护.

    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动力响应特性汽车振动荷载列车振动荷载耦合振动荷载

    基于P2PSand模型的水库土石坝坝基地震液化影响分析

    牛金帝张西文吕颖慧邱宇...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水库土石坝坝基地震液化导致严重坝体变形和边坡失稳等灾害,从而对水库土石坝长效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的问题,以某水库土石坝为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 7.0 及其内置P2PSand模型(practical two-surface plastic sand model),对存在地震液化地基的水库土石坝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强度与相对密实度对水库土石坝坝基地震液化趋势影响较大,超孔压比随着地震过程的进行而逐渐增大,增大幅度约为 10.46%;随着坝基地震液化程度的提高,坝体变形更明显,并且坝基边坡稳定性劣化.

    水库土石坝地震液化P2PSand模型边坡稳定性

    海水-海砂混凝土研究进展

    侯卫星秦磊郭盼盼吕颖慧...
    184-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混凝土结构的大规模应用导致淡水、河砂资源短缺的现状,对海水-海砂混凝土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综述,包括海水和海砂自身材料特性以及海水-海砂混凝土水泥基材料的水化过程、水化硅酸钙微结构发展、力学性能、耐久性及内部钢筋锈蚀;总结当前海水-海砂混凝土研究成果并分析主要不足,指出海水-海砂混凝土作为一种凝结硬化快速、耐久性较差且易锈蚀钢筋的低成本混凝土材料,未来研究重点是将海水-海砂混凝土配合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形成组合结构、完善不同养护方式及条件对海水-海砂混凝土的影响及海水-海砂混凝土在真实复杂条件下的耐久性.

    海水-海砂混凝土水泥水化力学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耐久性

    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黄芪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武文倩张文涛袁萧萧吴之军...
    194-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黄芪中活性成分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模拟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库确定疾病靶点,构建靶点相互作用和药物-成分-靶蛋白-疾病网络,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通路富集分析,并对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验证.结果表明:筛选到20 种黄芪抗阿尔兹海默病的活性成分,其中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刺芒柄花素、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为关键成分;筛选出 118 个交集靶点,含 6 个关键靶点,各靶点富集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分析得到180 条信号通路,作用机制主要与TNF、PI3K-Akt、IL-17 等通路相关.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黄芪阿尔兹海默病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