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神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神医学杂志
精神医学杂志

卢传华

双月刊

1009-7201

jsyxzz@163.com

0531-86336634

250014

济南市文化东路49号

精神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CSTPCD
查看更多>>《精神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G953-2007),是国内有重要影响力专业期刊之一。中国标准刊号:ISSN1009-7201 CN37-1454/R。双月刊,邮发代号:24-208。以“服务至上,质量第一。”为宗旨,着重报道精神医学、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信息。设论著、论文、学术交流、短著与病例报告、综述、学术论坛等栏目,适应于精神卫生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护理和其他相关专业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鲁冰任东升王建刚石新慧...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导致腹膜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2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抑郁筛查量表(PHQ-9),将研究对象分为抑郁组(PHQ-9≥5分,n=48)和对照组(PHQ-9<5分,n=7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用ROC曲线评估模型表现,采用校正及决策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性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组透析病程较长、营养状况较差、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PSQI评分较高、hs-CRP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较高(P<0.05).对连续性变量hs-CRP、β2微球蛋白进行ROC曲线分析,AUC分别为0.832、0.831,敏感度分别为64.58%、62.50%,特异度均为94.44%.回归结果显示,透析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营养状况、PSQI评分、hs-CRP及β2微球蛋白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列线图预测模型,AUC为0.845(95%CI:0.807~0.884),风险阈值>0.05.结论 以透析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营养状况、PSQI评分、hs-CRP及β2微球蛋白为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

    腹膜透析抑郁列线图预测模型终末期肾脏病

    欢迎订阅2024年《精神医学杂志》

    164页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miR-124-3p、miR-144-3p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联及其诊断价值

    杨健许毅李友莉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miR-124-3p、miR-144-3p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分析血清miR-124-3p、miR-144-3p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名纳入对照组.评估受试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分,检测血清 miR-124-3p、miR-144-3p 的表达水平.Spearman 相关分析血清 miR-124-3p、miR-144-3p 与 PANSS、MCCB 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4-3p、miR-144-3p诊断精神分裂症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MCCB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血清miR-124-3p、miR-144-3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PANSS评分为(96.43±11.75)分,血清miR-124-3p、miR-144-3p与PAN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01),与MCCB各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P<0.001).联合诊断的AUC高于血清miR-124-3p和miR-144-3p单一诊断的AUC(P<0.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miR-124-3p、miR-144-3p表达较高,miR-124-3p、miR-144-3p与精神状况和认知功能有关,联合血清miR-124-3p和miR-144-3p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效能良好.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相关性诊断miR-124-3pmiR-144-3p

    《精神医学杂志》出版伦理声明

    169页

    国内外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陈慧红刘怡然冯艺洋郭佳坤...
    170-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国内外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03~2023年收录于Wed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相关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国内外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国内研究相对滞后,文献影响力有待提高.国内外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疗效评估、疗效比较与疗法方案制定.此外,国外的研究还涉及理论研究、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评估工具以及疗法的创新和发展等多个层面.结论 未来我国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或可从理论完善、方法多样、视角拓展、学科交叉四个方面寻求转型和突破.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热点与趋势

    EEG信号结合特征融合技术诊断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

    吴恒刘浩肖萌肖开提·苏理旦...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结合脑电信号实现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方法 分别采集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例抑郁症患者的脑电信号,并将采集到的脑电图信号格式由EDF格式转化为ASCII格式,提取脑电信号的Lempel-Ziv复杂度、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Higuchi分形维数等特征.应用特征融合策略对特征进行融合,形成新的特征向量,然后利用机器学习分类算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 最终基于高斯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VM)的分类准确率为84.85%,其中灵敏度为89.47%,特异性为78.57%.结论 通过提取EEG脑电信号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进行识别,对开发新型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技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脑电信号机器学习特征融合

    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袁家鹏周云孙红亮
    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危险因素,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计算.方法 回顾性地选择完成住院治疗的27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数据资料实施分析.描述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合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情况并实施单因素及多因素的分析.建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合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27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有210例(76.92%)合并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伴与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阶段、治疗效果、自杀未遂史、精神病性症状、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治疗效果、自杀未遂史、HAMD评分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合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使用各变量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C-index为0.743.利用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P值预测概率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合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进行ROC曲线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5,0.694,0.739,0.710,0.917.结论 性别、治疗效果、自杀未遂史、HAMD评分是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合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综合以上因素构建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抑郁障碍青春期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一体化管理对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支持、用药依从性和家庭照护负担的影响

    任毅陈思宇李思琪龙倩...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一体化管理对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支持、用药依从性和家庭照护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基线与末次随访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Zair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以及两组满意度、复发及再入院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时,两组PANSS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均较基线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末次随访时,两组SSRS、MMAS-8评分较基线时升高,ZBI评分较基线时降低(P<0.05);观察组SSRS、MMAS-8评分高于对照组,ZB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及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社会支持水平,减轻家庭照护负担.

    居家严重精神障碍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一体化管理社会支持用药依从性家庭照护负担

    抑郁障碍患者外周血微RNA(miR)-16、AVP、MIF表达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姜蕊赵有英任芹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微RNA(miR)-16、精氨酸加压素(AVP)、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抑郁障碍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另选取100名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检测外周血miR-16、AVP、MIF水平,比较各组miR-16、AVP、MIF水平,并通过Pearson法分析抑郁障碍患者miR-16、AVP、MIF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组MI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miR-16、AV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IF水平高于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01),miR-16、AVP水平低于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01).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iR-16、AVP、MIF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IF水平高于轻度及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IF水平高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iR-16、AVP水平低于轻度及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iR-16、AVP水平低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抑郁障碍患者MIF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01),miR-16、AVP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中MIF水平呈高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miR-16、AVP呈低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负相关.

    抑郁障碍微RNA(miR)-16精氨酸加压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认知功能障碍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内容探索修订——专家咨询及信效度分析

    陈雄罗勤张晋严桂林...
    19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进行修订及信效度检验.方法 成立专家修订工作组对MSSMHS进行修订.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湖北省十堰市11 266名中学生,使用修订后的MSSMHS进行预调查,通过Cronbach's α系数和因子分析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修订后的MSSMHS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76,内部一致性较高;量表10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表明量表各因子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修订后的量表结构清晰,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符合预期,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和聚合效度.结论 修订后的MSSMHS在信度和效度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了更为适宜的工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中学生心理健康专家咨询信度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