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煤炭科技
山东煤炭科技

公茂泉

双月刊

1005-2801

sdmtkj@163.com

0531-85697135;85697134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庄路19号

山东煤炭科技/Journal Shandong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报道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科研设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研究

    冯夷正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故障主要采用人工进行排查,故障排查过程中随机及个别故障无法排查到位、故障排查效率低下等问题,构建了基于Hadoop的大数据决策分析服务平台,设计了并行算法为核心的数据故障诊断引擎,基于MapReduce对C4.5决策树分类算法进行改进,对电液控制系统硬件设备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测试结果表明:C4.5决策树分类预测引擎提取电磁先导阀、控制器、压力传感器、行程传感器故障特征曲线研究表明,该故障诊断系统可对电液控制系统各类故障进行有效识别和诊断.该系统在官地矿南六采区12605工作面开采中进行应用,在集控室电脑软件上即可对液压控制系统故障进行有效监控,故障诊断可靠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大幅度提高了液压控制系统故障的维修效率.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大数据智能化改造

    基于"V"型布置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吴晓东曹旭平张一丁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泉煤矿现水平延深,需新建南胶带盘区带式输送机.针对南胶带盘区大巷沿4号煤层底板布置,4号煤层赋存状态呈现"V"型,布置距离较长,使得布置于巷道内的带式输送机运行工况复杂,受力分析困难问题,以南胶带盘区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计算法,对"V"型布置的长距离、大运量的带式输送机进行了受力分析以及部件选型.实践应用表明,该带式输送机整机运行稳定、效果理想,其为"V"型布置的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

    带式输送机长距离大运量"V"型布置

    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耐磨性能优化与应用研究

    陈勇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高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对中部槽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基于非光滑耐磨理论,使用SolidWorks和ANSYS软件建立了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中部槽在光滑状态/非光滑状态下的接触应力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部槽中板表面设置凹槽结构可以显著改善摩擦磨损现象,提高耐磨性能;凹槽最优参数为直径2 mm、深度5 mm、横向及纵向间距50 mm,最大接触应力值为353.631 MPa,下降幅度达到23.78%.将新结构中部槽应用于同忻煤矿8311工作面SGB620/80T刮板输送机,新结构中部槽结构及运行稳定,使用寿命提高1倍,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进行凹槽改进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其耐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经济安全效益显著.

    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耐磨性非光滑耐磨理论有限元法

    综采液压支架一体化回撤装备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

    辛忠旺陈明信
    118-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矿传统液压支架回撤方式回撤效率低下、绞车牵引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单轨吊运输存在盲区等安全问题,提出在TRIZ理论基础上设计综采液压支架高效回撤转运一体化装备.该装备牵引装置解决回撤液压支架过程中绞车拖拽断绳问题;可移动浮动钢轨自移前进,调向单元增加辅助轮,避免"啃底"风险;多单元互为支点多系统协同工作,解决回撤运输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难题.鲍店煤矿83上03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中应用该装备,10 d内顺利完成液压支架回撤工作.对比传统液压支架回撤效率提高122%,有效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经济安全效益显著.

    液压支架回撤装备TRIZ理论有限元分析

    不同填充裂纹位置与尺寸下的类岩石试样破坏研究

    经来旺蒋浩杰郑霖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填充裂纹位置和尺寸对类岩石试样力学性能和破坏特征的影响,制备裂纹宽度分别为20 mm、40 mm和60 mm,开度分别为2mm、4 mm和6 mm且分别分布于试样中部和边部的类岩石试样,分析试样的单轴压缩强度和裂纹扩展状态.结果表明:随着裂纹宽度和开度的增加,试样的有效承载能力逐渐降低,单轴压缩强度逐渐下降;中部裂纹两端萌生的翼型裂纹是试样失效的主要裂纹,边部填充裂纹能够有效抑制翼型裂纹的萌生,使得边部填充裂纹试样单轴压缩强度高于中部填充裂纹试样.该研究可以为巷道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能评估和使用寿命预测提供试验依据.

    填充裂纹裂纹类型峰值强度破坏特征裂纹扩展

    凤冈二区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特征分析

    钟蜜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黔北地区页岩气研究程度较高而凤冈地区研究程度较低,为进一步了解凤冈二区页岩气成藏特征,以凤冈二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目标层位,通过对富有机质页岩样品的XRD全岩衍射及黏土测试、压汞测试、显微镜观察、等温吸附等化验测试数据分析,结合区内已施工钻孔、二维地震勘探成果、钻孔地球物理测井等相关资料,对区内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成矿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区内牛蹄塘组有机质类型为I型,演化程度类别为高,区内构造以逆断层为主,局部构造相对简单,地层生气、储气条件良好,具有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且区内越往东南部,成藏前景越有利.

    页岩气有机质丰度有机碳含量牛蹄塘组

    巨厚推覆体对深部回采巷道矿压分布规律研究

    郭林王伟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巨厚推覆体下进行采掘活动,矿压分布规律复杂,围岩变形破坏控制难度大.为了获得巨厚推覆体下回采巷道矿压分布规律,以新集一矿3608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推覆体厚度、岩性以及推覆体位置对回采巷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推覆体存在时的巷道变形量和集中应力均大于无推覆体的情况,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与推覆体厚度呈负相关,推覆体岩性和推覆体位置的改变对回采巷道的影响较小.

    巨厚推覆体深部回采巷道影响因素矿压分布数值模拟

    套筒交替压裂作用下岩石力学特性模拟研究

    韩金明郭世豪杨磊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拓宽坚硬顶板强制放顶方法,解决坚硬顶板所引起的围岩应力集中问题,基于弹性力学推导了套筒破岩力学机制,采用PFC3D数值仿真软件,通过改变套筒膨胀路径来分析套筒压裂过程中岩石破裂形态及膨胀力特征.结果表明:多孔套筒压裂过程中,增大钻孔半径、增加套筒数量或减小钻孔间距均能降低岩石开裂所需的注液压力;相较于同步压裂,交替压裂延长了压裂时间,形成了更为复杂的裂隙网络,岩石损伤范围更大;交替压裂降低了压裂过程所需的膨胀压力,加剧了岩石的疲劳损伤,声发射信号呈现多峰值分布,岩石裂缝数目增多;相较同步压裂,套筒交替压裂所产生的耗散能以及耗散能占比更高,对岩石的破坏程度更大.

    套筒压裂声发射裂缝形态能量演化

    建筑物下压煤充填开采方案优选评价研究

    张文泉马超群朱先祥
    146-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建下压煤开采方案主要靠工程类比方式确定,方案的选择缺乏科学合理性,为实现建筑物下压煤充填开采方案便捷优选的目的,基于多属性决策相关理论,围绕适用于建下压煤充填开采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展开研究.考虑经济性、技术性、安全性三方面构建多属性评价指标体系;从指标权重、靶心距角度对传统灰靶决策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博弈论组合赋权改进灰靶决策模型.以唐口煤矿五采区建下压煤开采为例进行模型评价检验,评价结果显示该模型优选方案与该矿实际采用方案一致,应用该方案产生经济效益18 953.16万元,地表建筑物损坏等级控制在 Ⅰ级损害范围内,开采经济性和安全性最优,表明该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建下压煤充填开采方案优选.

    建筑物下压煤充填开采方案优选指标体系灰靶决策模型

    基于EDEM-FLUENT岩体微裂隙渗流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

    杨灿
    1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行微观层面裂隙渗流过程的研究,构建三维单裂隙渗流模型,借助EDEM-FLUENT软件对单裂隙模型进行控制变量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单裂隙结构在渗流过程中流体-颗粒关于压力流速分布图像,描述了单裂隙结构在渗流过程中流体-颗粒渗流特征的相关性.在承压水作用下,由颗粒迁移引发单裂隙的冲蚀效应,使裂隙喉部贯通处水流形态呈现阶段性变化:初始阶段、软化冲蚀阶段、扩展阶段、完全贯通阶段.以颗粒冲蚀速率评价微裂隙的演化过程,直观地描述了微裂隙演化过程呈现阶段性变化,其表现为快速增长-缓慢-平稳趋势.

    裂隙渗流颗粒迁移冲蚀效应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