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大学

温孚江

季刊

1000-2324

nongdaxuebao@163.com

0538-8242751

271018

山东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为农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登载农学、园艺、植保、动物科技、林学、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水利及土木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属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被国内外30多家文摘类期刊及数据库收录,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姜对铝胁迫的生理响应特性

    王江峰王迪吕尧徐坤...
    902-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姜喜酸性土壤,而铝离子(Al3+)在酸性土壤中易析出,进而对作物造成毒害。为此,本文研究了0(CK)、250、500、750、1 000 mg·kg-1等土壤Al3+水平对生姜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3+对生姜生长的影响存在剂量效应,土壤250 mg·kg-1Al3+对生姜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随着Al3+水平的升高,生姜株高、茎粗及各器官生物量均逐渐降低,收获时750 mg·kg-1Al3+处理的植株根、茎、叶及根茎鲜质量较CK分别降低了11。00%、9。32%、6。49%和21。24%。较高浓度Al3+胁迫显著降低了叶片色素含量,抑制了叶片水气交换参数,如生姜旺盛生长期750 mg·kg-1Al3+处理的叶片叶绿素a、b及净光合速率(Pn)分别较CK降低了65。89%、11。99%和19。95%;此外,土壤Al3+胁迫还使叶片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而抗氧化酶活性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生姜铝胁迫光合特性活性氧代谢

    黄精根状茎转录组SSR特点分析

    李春霖万小林崔令军肖强...
    908-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黄精根状茎转录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SR的分布特点,充分开发SSR分子标记,本研究对黄精根状茎进行转录组测序,SSR位点分析与引物设计。以获得的61 116条Unigene为试材,采用MISA软件检索出黄精的SSR位点,利用Primer 3软件对检索到的SSR基序进行引物设计。结果表明:黄精转录组中检索出30 541个SSR位点,其发生频率分别为49。97%。单核苷酸和二核苷酸重复是黄精SSR的主要基序类型,以A/T和AG/CT基序的出现频率最高,占SSR总数的68。84%。通过引物设计,最终在黄精转录组中获得15 842对引物。因此,我们认为黄精根状茎转录组SSR位点的出现频率较高,为黄精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黄精转录组SSR序列特征引物开发

    基于深度学习的冬小麦空间分布提取方法研究

    董航陈芳芳李兆龙李峰...
    914-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的冬小麦空间分布数据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指导农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获取冬小麦空间分布数据的需要,建立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效语义分割模型(Dense-U-Coord Net),用于获取高精度冬小麦空间分布信息。Dense-U-Coord Net模型以DenseNet为骨干网络建立了一种"U"型网络结构,利用密集连接的方式实现不同层次特征的融合;以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和OCR模块(object-contextual representations)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多维度特征注意力机制,用于根据上下文信息以及空间位置信息对通过融合生成的特征进行优化,以提高模型生成一致性特征的能力。Dense-U-Coord Net使用Softmax作为分类器实现图像分割,提取出冬小麦空间分布数据。选择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为研究区,GF-6PMS(Gaofen-6 Panchromatic and Multispectral Scanner)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选择SVM、U-Net、ERFNet和RefineNet模型作为对比模型开展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ense-U-Coord Net模型的查准率Precision(92。5%)、查全率Recall(93。4%)、平均像素精度MPA(94。2%)、和MIou指数(91。7%)均优于对比模型,证明了Dense-U-Coord Net在提取冬小麦空间分布信息方面具有优势。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为现代农业提供基础数据。

    冬小麦人工神经网络遥感图像处理注意力模型图像分割

    黄河三角洲第三茬苜蓿主要节肢动物种群动态和群落特征研究

    杨美艳宋梦昭高学民王婷...
    925-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2022年对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第三茬苜蓿田主要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和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第三茬苜蓿上的主要节肢动物有2纲、11目、31科、50种,其中害虫29种,相对多度最高的为蓟马类和烟粉虱;天敌21种,相对多度最高的为食蚜蝇类和螟蛉盘绒茧蜂。害虫优势种有花蓟马、西花蓟马、鳞翅目幼虫、绿盲蝽、小绿叶蝉和烟粉虱;主要天敌优势种为烟蚜茧蜂、螟蛉盘绒茧蜂、微小花蝽、三突伊氏蛛和八斑鞘腹蛛。分析了苜蓿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结果表明,苜蓿的生育期、气候条件与苜蓿周边植物上的节肢动物类群是影响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利用最优分割法将第三茬苜蓿主要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格局划分为3个时间段:8月14日—9月18日,9月19日—9月30日,10月1日—10月31日。结合生育期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分析了这3个时间段内苜蓿主要节肢动物的发生特点。研究结果为第三茬苜蓿害虫的防治及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第三茬苜蓿节肢动物种群动态群落特征时间格局

    基于目标识别及跟踪技术的母羊发情行为检测实证研究

    纪玉浩王苗苗刘成岳训...
    93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畜牧养殖数字智能化监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如何运用深度机器学习技术对畜牧养殖监控视频数据进行发挖掘应用,从现有粗糙的低精度识别提升到更精准的高精度分析,从直观的浅层特征深入到复杂关联的深层特征,已成为当前畜禽环境监控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目前,母羊发情行为检测主要是依靠人工观察和专用的可穿戴设备,存在误差大、容易引起母羊应激反应和成本高等问题。本文针对母羊发情所呈现的行走频繁和食欲减退的鲜明特征,选取山东省泰安市小兰沃村某羊场为实验场所,依据数字畜牧监控系统录制的实时视频数据。首先采用Yolov5目标检测模型,检测和识别发情母羊目标;然后采用DeepSORT目标跟踪算法,获取发情母羊在圈养食饲活动中的实时位置,通过提取目标的位置坐标数据,计算出其在目标羊圈活动的移动轨迹并计算其移动距离。最后,设计了基于行走距离检测模型和基于食饲期间行走主轨迹痕迹检测模型,实现发情母羊的实时精准检测。本文工作将为集约化圈养下的小群体母羊合理分栏,精细高效养殖管理,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和可行性应用方案。

    深度学习畜禽养殖母羊发情目标跟踪

    类分数阶微分系统的能控和能观性

    郭小春
    943-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态微分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问题,紧密联系着微分系统的极点配置、最优控制和观测器设计等。能控性是评估系统是否具有通过控制作用支配系统状态的能力,而能观性则研究系统测量输出是否具备推断系统内部状态的能力。本文研究了类分数阶线性微分系统和矩阵李雅普诺夫微分系统的能控和能观性问题。首先,应用常数变易法给出类分数阶线性系统的解析解,基于解析解导出类分数阶线性微分系统能控能观的充分必要条件;其次,应用相似方法提出了类分数阶矩阵李雅普诺夫微分系统能控能观性的判定准则,同时研究其稳定性问题;最终,通过两个具体的数值案例,本文提出的理论结果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从而不仅证实了我们的分析的正确性,而且展示了所提出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价值。

    类分数阶线性微分系统类分数阶矩阵李雅普诺夫微分系统能控性能观性

    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葡萄叶片病害集成识别方法

    陈诗瑶孔淳冯峰王志军...
    950-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升葡萄叶片病害识别的精度和效率,实现葡萄病害的及时防治进而提高产量和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葡萄叶片病害集成识别方法,对常见的三种葡萄叶片病害进行自动准确的识别。首先,利用Bagging集成学习算法生成多个有差异的训练子集;然后,将SE、CA注意力机制分别引入ResNet152、DenseNet121与MobileNetV3模型,得到改进后的三种神经网络基学习模型,并在生成的训练子集上进行训练;最后,利用加权平均的思想将这些模型进行集成。在葡萄叶片病害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该集成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38%,因而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葡萄叶片病害识别方法。

    葡萄叶片病害识别卷积神经网络集成学习Bagging算法图像识别

    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检测预制菜中的恩诺沙星

    于润泽高春慧徐志祥
    961-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g-C3N4 NSs)和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了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MIP-ECL)传感器用于特异性检测恩诺沙星(ENR)。采用出色电化学发光性能的g-C3N4 NSs作为发光体,以ENR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在修饰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在最优条件下,该MIP-ECL传感器对ENR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9~1×10-5 mol/L,最低检出限为9。6×10-10 mol/L。此外,传感器在实际样品中加标回收率为98。30%~106。20%。研究表明,该传感器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预制菜等食品中恩诺沙星的快速筛查。

    电化学发光分子印迹聚合物恩诺沙星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预制菜

    基于拓扑优化的水泥土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变形特性分析

    邱斌许晨成张文昌胡枫...
    968-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县至鲁山高速公路沿线分布着广泛的软弱土层,具有孔隙比大、含水量高等性质,影响高速公路的稳定性。本文采用水泥土桩加固软土地基,提高其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沉降。利用数值模拟,探究不同桩长、桩距、桩身模量对地基沉降量的影响,并通过综合模糊评判得到加固效果最优工况。利用Hyperworks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进行布桩形式优化,通过综合模糊评判得到优化后性价比最高的工况,降低工程投资。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地基竖向沉降中心大、边缘小,沉降曲线近似呈半碗状。桩长越长、桩距越小、桩身模量越大,地基沉降量越小,桩距影响地基沉降量效果显著。最优布桩形式能够减少28%的桩用量,地基不均匀沉降从原来的11。78 mm降低至7。59 mm,既降低了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降低工程成本。

    地基加固水泥土桩软弱土拓扑优化

    不同含硫氯缓释掺混肥在花生中的施用效果

    孙玲丽战贞卉王凤霞王巍翰...
    97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缓释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硫、氯元素是花生必要的营养元素,但对于含硫或含氯的不同类型缓释肥对花生产量和生长状况的影响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于2023年开展了含硫和含氯缓释肥在花生上的肥效试验,以探究其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花生品种为'潍花24号',试验设置4个处理:含硫普通肥15-10-20S(T1),含硫缓释掺混肥15-10-20S(T2),含氯普通肥15-10-20Cl(T3),含硫氯缓释掺混肥15-10-20SCl(T4)。研究结果表明,与T1相比,T2显著提高了花生的平均单仁果重、单株荚果数、产量和经济效益,增产5。4%,增收7。6%;同时也显著提高了花生籽粒中可溶性糖和中微量元素含量。与T3相比,T1、T2和T4显著提高了花生的单株荚果数、平均果重、产量和经济效益;T2和T4显著提高了花生籽粒中脂肪含量。

    含硫缓释掺混肥含硫氯缓释掺混肥花生产量品质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