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董忠堂

双月刊

1008-7540

ngyxb118@eyou.com

0531-88117921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农干院路866号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ors'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东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来自莘县的调查

    李兰永张莹莹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蔬菜产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山东莘县是传统农业大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在山东素有"东有寿光、西有莘县"之说,以莘县为案例挖掘促进山东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选取山东莘县为调查点,深入研究蔬菜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特点,凝练蔬菜产业经验做法,评估蔬菜产业发展成效,洞察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由县域推及省域,提出推动山东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莘县样板

    乡村振兴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

    郭娟王辉王胜男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聚焦长三角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基于波特钻石模型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同时,构建具体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21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测算出各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和排名.最后,给出促进长三角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钻石模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主成分分析

    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刘翟淳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文化是魂,农业是根,旅游是金.农文旅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进一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明确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内涵、现状及问题,通过采取强化服务体验、提高市场竞争力、构建农文旅品牌等措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扦插子苗苗龄对草莓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林峰张天灵耿庆芝代兴利...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以草莓品种"枥乙女"为实验材料,在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研究比较 2.5 叶、3.5 叶、4.5叶、5.5 叶扦插子苗的草莓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区别.结果表明:扦插子苗苗龄越小,扦插成活率越高,其中 2.5 叶子苗显著高于其他子苗苗龄,其扦插成活率高达 93.3%;第一序花花芽分化进程差异显著,扦插子苗苗龄越大,抽花率越高,抽花越不整齐;第二序花抽花率随着的苗龄减小而逐渐增加,2.5 叶盛花期更集中,抽花率更高;扦插子苗苗龄越小,果个越多,苗龄越大,单果重越大,但总产量、单株产量无明显差异.

    草莓扦插苗龄抽花率产量

    耕地多功能与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交互响应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马明郭海如李久林宋祎...
    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耕地多功能和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Super-SBM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等工具,分析 2012-2021 年耕地多功能和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2-2021 年耕地生产功能值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社会保障功能值整体增强较为明显,生态安全功能呈先减后增态势;(2)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整体呈上升趋势,35%的地级市耕地利用效率增幅超 50%;(3)耕地多功能与耕地利用效率耦合协调程度会随时间、耕地条件变化而不同,2012-2021 年耕地社会保障功能与利用效率耦合协调度最高,生产功能次之,生态功能最弱.研究结论:应严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加大惠农政策,因地制宜发展耕地多功能,实现区域差异化策略,提高利用效率.

    耕地多功能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耦合协调

    新时代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陈烨陆道欢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如果盲目趋于城市化、模式化,可能对乡村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价值相悖,阻碍城乡协调发展及生态建设、产业与文化发展的进程.以生态美学为引领将乡村景观的形式、功能与生态相互协调,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生态保护,为全面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助力.结合生态美学的功能及价值,针对乡村景观设计,提出生态美学视角下自然景观的规划设计、乡村人文景观的优化设计、乡村产业景观的规划设计等策略,以期探索出既符合生态规律又富有创新性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模式.

    新时代生态美学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小田变大田"赋能乡村振兴的安徽实践与启示

    赵伟峰张凡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户承包耕地"碎片化"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建设和农民致富进程的重要因素.通过梳理安徽省"小田变大田"改革的实践路径,总结出安徽省"小田变大田"赋能乡村振兴的安徽经验,提出"小田变大田"赋能乡村振兴的有益启示:政府的有力推动是"小田变大田"的关键,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是"小田变大田"的有力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小田变大田"的内在推动力,优化农田基础设施是"小田变大田"的基础前提.

    小田变大田乡村振兴耕地规划

    共同富裕视域下推动大学生农村就业对策研究

    尚文勤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视域下推动大学生农村就业发展,进一步强化农村人才储备,为农村经济及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就业指导结构碎片化等问题,高校应制定系统化育人培养教育方案,并通过完善就业保障服务体系、构建系统化就业指导机制等举措,为大学生面向农村发展就业铺平道路,使大学生为农村共同富裕发展目标实现作出重要贡献.

    共同富裕大学生农村就业教育扶持

    农村新型家庭养老模式探索

    孙劼俞彤卞呈祥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步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独居老人增多、子女外出打工等问题的长期存在.因此,探索新型家庭养老模式,尤其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以及健康需求.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其中包括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以及社会参与.新型家庭养老模式不仅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还应当注重提升其社会参与度以及文化娱乐需求的满足,从而激发乡村的潜在活力.基于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基本特征,根据中国农村养老模式发展趋势,尝试对农村新型家庭养老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以期促进农村的整体发展,及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

    自助型养老模式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研究

    冯娟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推动乡村经济增长、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开发传统村落旅游资源,能够激发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活力,带动周边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为实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平衡保护与开发关系,并加大资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从而实现传统村落整体保护与旅游开发.

    乡村振兴战略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经济增长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