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董忠堂

双月刊

1008-7540

ngyxb118@eyou.com

0531-88117921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农干院路866号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ors'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产品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机制及适应性研究

    姜磊磊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供应链韧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拥有高韧性的农产品供应链能够更快速调整,降低农产品供应中断的风险.此外,具有高韧性的农产品供应链能够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并对运输、库存管理等工作进行协调安排,令供应链更容易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解释结构(ISM)模型,可以有效分析影响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因素,并从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供应链网络、政策支持四个维度,详细阐述农产品供应链韧性适应性策略,以期保障食品安全,减轻农业系统面临的各种风险,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ISM模型供应链网络物联网

    数字经济时代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路径

    邱萍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步入数字经济的新纪元,电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农村电商以其多元化发展和全方位覆盖的特性,对乡村振兴战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具有深远意义.但品牌建设、市场竞争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仍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通过深入剖析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强化品牌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策略,旨在为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经济农村电商乡村振兴

    物流工程链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吴艳艳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流工程作为物质运送渠道载体,自身发展经历不断裂变过程,不断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与调整,介入农村经济是一个推动产业升级和与工业化协同共变的过程.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引擎的物流链除了自身规律不断成熟之外,还推动农村经济系统性变革.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物流产业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BCC模型分别测算了省级行政单位的物流产业效率,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3 个维度深入剖析了省域范围物流产业升级的变化趋势.然后,测算了被研究年份物流产业效率的全局莫兰指数,从空间自相关性角度检验了物流产业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

    物流系统链式发展协同演进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困境与实践路径

    王继云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风文明建设是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层次的关键力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石,有力地促进了其发展水平的提升.乡村地区应以乡村振兴为导向,着力解决发展滞后、资源不足和管理水平有限等问题,以摆脱乡风文明建设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困境.通过精心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积极开拓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并以人为本,制定合理的管理规范,从而实现对乡风文明建设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生态振兴乡村特色

    乡村振兴中传统优秀文化的应用探索

    唐凤霞赵文馨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还可以增强乡村的特色与竞争力,提升居民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丰富乡村旅游体验.研究人员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乡村文化建设形式僵化、传统文化元素误用、滥用等问题,基于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社区建设三个维度,系统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应用方式,以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乡村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旅游

    智媒时代农村老年人社交媒体使用的意义、困境及改善路径研究

    梁雪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农村老年人社交媒体的正确使用是其有效融入网络的一个具体体现,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但是农村老年人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存在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智能手机的代际"传承"影响、自身特征弱化对社交媒体使用的主观需求、适老化的媒体改造尚不成熟、复杂的网络环境加剧使用风险、社交媒体的娱乐化属性极易产生老年网瘾等问题,需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智媒时代农村老年人社交媒体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音乐非遗文化的活态化传承研究

    程敏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发展之魂"与"力量之根".党和国家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导向,积极落实了一系列有关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部署,这些部署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其得到了长远的发展.然而距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乡村音乐非遗文化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主要形式,是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活态化传承,可以为农村音乐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为此结合农村音乐文化遗产的价值意蕴及保护方式,分析农村音乐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构思路.

    乡村振兴农村音乐非遗文化活态化传承

    美丽乡村视域下农民画艺术语言特征研究

    孙长玲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画是民间绘画之源,植根沃土而广为流传,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手法新颖、形象生动而自然朴拙,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独有的稚趣、纯真、古朴,体现了民间艺人的民族情感和地域特征,蕴含着深邃而丰富的民间文化理念,充分反映现代民情民风.在美丽乡村的视域下,农民画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理想化、浪漫化的追求,体现了乡村居民对美好乡村、幸福乡村、文化乡村建设的热烈期盼.深入分析农民画的艺术语言特征,明确农民画在美丽乡村视域下的创作方向,可以为乡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美丽乡村农民画艺术语言特征

    新时代继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探索

    曲珍英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学习正成新风尚.高校继续教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育的成效,故构建有效质量保障机制成为当务之急.从核心概念界定入手,明确了继续教育与质量保障机制的定义,并深入剖析了继续教育现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质量保障机制的七大策略:明确办学定位、完善教师考核机制、构建学员评价体系、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及细化规章制度体系、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继续教育之中和完善反馈机制等.

    新时代继续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熊启中徐刚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林人才培养,应以提升专业人才就业发展能力及乡村岗位工作能力为基础做好教育设计,并利用强化数字化、信息化教育建设、深化跨学科融合教育发展等基础策略,逐步地提升教育针对性、有效性与前瞻性,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更好加强农林人才教育输送提供教育保障.

    乡村振兴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农林人才教育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