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李颖川

双月刊

1009-783X

stxb@cipe.net.cn

010-82099033

100191

北京北三环西路11号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

    李在军梁慧龙
    58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冰雪旅游产业转型或升级的新动能.运用文献研究法与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我国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自组织演化机制,以期为我国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中国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自组织演化特征包括复杂性增强与多级化的螺旋式演化、突变与渐变的交织性演化、自提速与自减速的变速式演化.经分析认为:1)我国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开放性、非均衡发展状态、非线性与涨落性的耗散结构特点,具备自组织演化的前提条件;2)冰雪旅游消费升级、冰雪旅游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加剧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分别以动力催化、动力激发、动力维持的方式促进我国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自组织演化的动力;3)我国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分解重组、嵌入渗透、相互延伸3个路径完成自组织演化的全过程.

    中国冰雪旅游产业产业融合自组织演化特征前提条件演化机制

    基于观众视角的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形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张宏伟梁金辉江明华
    598-606,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性体育赛事的品牌形象是赛事主办方的重要资产,品牌形象是商业性体育赛事经营的重要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初步构建了包含服务、组织、个性化、符号4个维度和30个评价指标的品牌形象评价体系,之后通过模糊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最终筛选了13个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这些指标的权重.主要结论为:1)在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形象评价维度中,服务维度的权重系数最大,权重系数其次大的是组织维度和个性化维度,权重系数最小的是符号维度;2)在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形象评价实践中,可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四步骤对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形象进行评价.根据商业性体育赛事区别于一般商品的独特性构建的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形象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为从观众视角评价商业性体育赛事的品牌形象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商业性体育赛事的特点.研究中使用的评价方法是对我国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形象评价的探索.

    商业性体育赛事品牌形象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指标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夏树花石婉莹张大超王海峰...
    608-620,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体育强国建设、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以及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过程及成效的评估可以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高质量供给提供建议.借鉴平衡记分卡(BSC)的核心思想,通过德尔菲法从价值维度、服务维度、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维度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绩效评估指标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估发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价值维度总体评估得分较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成长与发展维度评估得分相对较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内部流程维度可以满足我国民众的基本需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维度的评估得分相对较低.针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缺少组织抓手、内部流程效能不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度不够、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不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志愿服务意识有待增强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绩效评估平衡计分卡社会体育指导员

    互联网营销视域下我国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游客感知印象及人际网络被关注度研究——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组态分析

    刘志鹏杨涛羿翠霞张中阁...
    622-631,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是我国体旅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游客体验感、促进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关键手段.在互联网营销视域下,以我国沿海城市13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为样本,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用户生成内容,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定性比较分析法,从游客视角识别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游客感知印象主题,从中探究提高该类基地人际网络被关注度的路径.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人际网络被关注度呈现出类型和地域分布均不平衡的特征.游客感知印象包括特色景观感知、管理服务感知、体验项目感知、功能场景感知、情绪氛围感知5个维度,分为初级感知层、深入感知层以及情感反应层3个层次.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人际网络被关注度提高路径包括:强调提高服务质量的服务主导型路径;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突出基地多场景和多功能特征的业态融合型路径;由特色景观、管理服务和体验项目组合构成的多维体验型路径.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感知印象人际网络被关注度用户生成内容组态分析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历史演进、时代价值与认知锚定

    降佳俊孙铭珠贾晨昱徐丽萍...
    63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也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生成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发展历史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时代价值,并进行认知锚定.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经历了3种形态的嬗变,分别是整体视野下的跨学科萌芽、综合课程式的跨学科尝试和学科基点式的跨学科发展.时代价值:突破学科边界,不断强化体育学科协同育人功能、秉持完整结构,形成系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体系、突出时代导向,持续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认知锚定: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体育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正确处理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存在的不同关系、构建有意义且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主题、以整体思维关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系统设计.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核心素养历史演进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思维原则、实施模型与实践案例

    刘皓晖沈武旗刘恒洋廖自园...
    641-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纳入课程内容,探索如何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经研究认为,开展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时应秉持凸显体育的育人性、彰显学科的独特性、反映现实的复杂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追求评价的综合性的思维原则.基于此,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CIPTE实施模型,具体涵盖核心素养为纲的学习目标(Core Competencies,C)、大概念(Big Idea,I)、问题链(Problem Chain,P)、任务群(Task Group,T)、学习评价(Evaluation,E)5个要素,并呈现了"忠诚的祖国卫士"体育与国防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水平四)实践案例.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模型

    体育教师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问题透视、关键要素与优化策略

    尹志华温苗苗陈雯雯陈莉林...
    651-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教师是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效果.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有:跨学科教学意识较为薄弱、跨学科教学知识储备不足、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力有待提升.体育教师在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具备跨学科教学价值观、跨学科教学品格和跨学科教学能力.未来应在政策层面强调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重要性、在职前培养中融入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内容、在职后教育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相关教研活动、在个人发展层面应引导体育教师主动提升跨学科教学素养、在体育教师评价中全面考察跨学科教学素养.

    跨学科主题教学体育教师教学素养课程改革

    骨骼肌延迟性增强效应改善运动表现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与应用策略

    郭成根刘奕君陈奥娜李福有...
    661-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迟性增强效应(DLP)作为一种通过比赛或训练前预激活诱导特定生理反应改善运动表现的新策略,国内鲜见有相关文献.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厘清DLP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和应用策略,为我国相关体育运动理论研究与训练实践提供新视角.经研究发现:1)诱导DLP改善运动表现的最佳时间段是比赛或训练前6~33 h;2)睾酮日节律变异、刚度调控、体温调节、高阶运动单位募集、肌球蛋白调节轻链磷酸化和心理准备是DLP改善运动表现的主要机制;3)力量水平、激活方式、负荷强度、负荷量、恢复时间和肌纤维类型是影响DLP改善运动表现的主要因素;4)设计专项化的激活方式、施加最佳的激活负荷和选择合适的激活时间是DLP实践应用的优化策略.深化DLP的理论认识对于优化运动训练方案、改善运动员竞技表现以及推动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引领作用.未来可着重从DLP与PAP(激活后增强效应)的关系、DLP"窗口期"的精准把控、DLP的效益转换等方面展开研究.

    激活后增强效应PAP力量和爆发力体能训练专项表现预激活

    中国儿童青少年背部保护行为问卷:汉语化与信效度分析

    唐莞怡段庆尧杨阳袁凌燕...
    673-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便于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背部健康进行评估,对英文版背部保护行为问卷(BABAQ)进行汉语化(BABAQ-C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使用Brislin翻译模型,通过翻译、回译、专家评议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BABAQ-C问卷,并在上海市某小学抽取了260 名9~12 岁学生进行调查,以检验问卷信效度.结果:BABAQ-C问卷包含26个条目,总评分范围为16~86分.效度检验结果显示:BABAQ-C问卷各条目I-CVI均在0.75~1.00、S-CVI为0.94.结构效度检验时: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了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68%;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在修订后拟合良好(字2/df=1.56,RMSEA=0.05,SRMR=0.06,RMR=0.06,IFI=0.93,CFI=0.93,GFI=0.87,TLI=0.92),Cronbach'sα系数为0.83,折半信度为0.80,重测信度为0.90.结论:1)问卷信效度良好,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适宜于评估中国儿童青少年背部健康行为和腰背痛风险因素,有助于识别高风险个体;2)该问卷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制,能评估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3)将该问卷与学校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整合,可以增强背部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助于促进我国儿童青少年养成背部健康行为;4)该问卷还可用于评估儿童青少年背部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为改进背部健康教育方法提供实证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健康教育的发展.

    儿童青少年背部健康腰背痛评估工具健康监测

    如何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身体活动水平——基于系统性综述的证据

    徐振王一迪温宇红
    682-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身体活动的影响,概括并分析身体活动干预中使用的行为改变技术(BCT).方法:在国内外6个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搜集针对KOA患者身体活动行为改变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23年2月.基于行为改变技术分类法对干预措施的BCT进行编码.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BCT使用数量与干预结果间的关系,并结合有效比(ER)评估BCT对身体活动行为改变的潜在作用.使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含2 347例KOA患者.不同干预结果间的BCT使用数量未见明显差异."制定行动计划"和"提供如何实施目标行为的指导说明"是身体活动行为改变干预措施的核心成分.ER最高的BCT为"提供健康结局的信息"(ER=8),其次为"重构物理环境""提供物品支持"(ER=7)以及"提供一般的社会支持"(ER=4.5).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干预措施均能有效提高KOA患者身体活动.随访评估中,仅有随访时间为 3~6 个月的混合干预对身体活动改变具有明显的长期效应(SMD=0.21,95%CI 0.03~0.39,p=0.02).结论:混合干预能有效促进KOA患者长期身体活动行为改变.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上述发现仍有待更多高质量随访研究验证.

    膝骨关节炎身体活动行为改变技术系统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