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东中医药大学

皋永利

双月刊

1007-659X

xuebao@sdutcm.edu.cn

0531-89628059

250355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创刊较早、学术性较强、在中医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期刊,80年代曾因开辟“名老中医之路”而广受欢迎,90年代又因开展中医理论重要问题讨论而被关注,连续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为山东省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联合针刺干预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

    周广达王从安颜纯淳王绚...
    57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联合针刺对椎间盘退变(IVD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联合治疗组,每组9只.模型组、针刺组、联合治疗组以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注射法建立IVDD模型,假手术组按造模流程切开大鼠软组织,但不注射uPA.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假手术组不进行任何干预,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联合针刺,持续干预6周.于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目标椎间盘组织形态变化,并检测大鼠椎间盘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及蛋白聚糖、Ⅱ型胶原(Col2A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椎间盘组织形态有一定差异,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结构最为完整,模型组大鼠椎间盘基本不可见髓核组织,纤维环可见大量放射状破裂样痕迹,针刺组及联合治疗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可见少量破裂样痕迹及保留的髓核组织,且联合治疗组椎间盘结构相对完整.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蛋白聚糖、Col2A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M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联合治疗组IL-1β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蛋白聚糖、Col2A1 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针刺组MMP-3 mRNA表达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MM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针刺组比较,联合治疗组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蛋白聚糖、Col2A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MM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①uPA注射可以诱导大鼠IVDD.②IVDD模型大鼠椎间盘IL-1β、MMP-3、Col2A1、蛋白聚糖表达水平发生改变,IL-1β、MMP-3、Col2A1、蛋白聚糖可参与椎间盘退变.③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联合针刺可促进IVDD模型大鼠椎间盘形态学恢复,并可通过调节IL-1β、MMP-3、Col2A1、蛋白聚糖的表达干预椎间盘退变.④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联合针刺对IVDD的干预作用优于单纯针刺干预.

    三维平衡正脊针刺椎间盘退变髓核纤维环炎症因子大鼠

    木犀草素对神经性疼痛模型大鼠MCP-1/CCR2信号轴的影响

    姜开洋董莉丽王艳荣杨旭...
    587-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木犀草素调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信号轴,对神经性疼痛(NP)模型大鼠神经胶质细胞激活和免疫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法构建大鼠NP模型.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阿魏酸钠组及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另选择同期12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各组大鼠腹腔注射及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4d.测定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mRNA及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8+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病理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脊髓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中MCP-1、CCR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WT、TWL、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降低,Iba-1、GFAP mRNA及蛋白表达、CD8+T细胞比例、炎症因子水平(IL-6、IL-1β、TNF-α)、MCP-1及CCR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及阿魏酸钠组大鼠MWT、TWL、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升高,Iba-1、GFAP mRNA及蛋白表达、CD8+T细胞比例、炎症因子水平(IL-6、IL-1β、TNF-α)、MCP-1及CCR2蛋白表达降低,且木犀草素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木犀草素具有抗炎、增强免疫、抑制胶质细胞活化,缓解NP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CP-1/CCR2信号轴的激活有关.

    木犀草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趋化因子受体2信号轴神经性疼痛神经胶质激活免疫应答大鼠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组合赋权TOPSIS法的菟丝子酒炙工艺优化

    张秀如杨金平焦春梅崔雅晴...
    596-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选菟丝子酒炙炮制工艺,为规范酒菟丝子炮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基于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饮片外观性状、金丝桃苷含量、总黄酮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以加酒量(A)、闷润时间(B)、炒制温度(C)、炒制时间(D)为考察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方式计算综合评分,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模型筛选出酒菟丝子炮制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筛选出最优炮制工艺为生药材加10%黄酒,闷润6 h,炒炙温度为300 ℃,炒炙10 min.结论: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组合赋权TOPSIS法优选菟丝子酒炙工艺,结果简便、准确、可行.

    酒菟丝子正交试验组合赋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模型工艺优化

    雪菊质量标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周新宇程伟陈新梅王开暄...
    603-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雪菊的质量检验方法,评价不同产地雪菊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对12批雪菊进行性状及显微鉴别;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雪菊总黄酮含量;测定12批雪菊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对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浓度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变异系数法结合优劣解距离法评价不同产地雪菊抗氧化活性.结果:12批雪菊性状稳定,水分、总灰分为(6.92±0.02)%~(9.71±0.12)%、(5.90±0.03)%~(7.46±0.21)%,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为(38.63±0.30)%~(45.78±0.07)%、(40.77±0.14)%~(46.55±0.24)%,雪菊总黄酮含量为(168.44±1.27)~(289.42±0.25)mg/g;12批雪菊抗氧化活性排序为S1(新疆克里阳)>S8(云南丽江)>S6(青海都兰)>S2(新疆库尔勒)>S7(云南昆明)>S12(西藏拉萨)>S5(青海西宁)>S9(云南丽江)>S3(新疆克里阳)>S4(青海西宁)>S11(西藏林芝)>S10(西藏林芝).结论:初步拟定雪菊中水分、总灰分不超过12%、8%,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均不少于30%,雪菊总黄酮含量不低于160mg/g.S1(新疆克里阳)、S8(云南丽江)和S6(青海都兰)的雪菊抗氧化活性较好.

    雪菊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含量测定抗氧化活性层次分析-变异系数-优劣解距离法

    甘肃不同产地党参性状、无机元素、党参炔苷差异及相关性研究

    陆国弟侯嘉陈正君杨扶德...
    613-621,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甘肃不同产地党参性状、无机元素及党参炔苷(LBT)差异,分析彼此间的相关性,为党参质量评价及产地归属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甘肃9个产地党参药材,进行性状比较,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党参中10种无机元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LBT含量;并统计分析无机元素和LBT含量,联合性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党参性状、无机元素及LBT含量存在差异,各元素平均含量高低顺序大致为 K>Mg>Ca>Na>Fe>Mn>Co>Zn>Ni>Cu;LBT含量范围为 0.75~6.50 mg/g.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四类.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产地党参中LBT含量与Mn、Na、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o含量与党参"菊花心"特征呈负相关;Fe、Ca含量与党参根头部横环纹特征存在正相关.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LBT、K、Mn、Ca、Na、Mg是鉴别不同产地党参的主要成分元素.结论:不同产地党参性状、无机元素及LBT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三方面联合可有效评价党参质量及产地归属.

    党参不同产地性状无机元素党参炔苷相关性甘肃

    《脉经·平三关病候并治宜》所涉经方的辑佚与整理研究

    包伯航冯惠童周登威
    62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简称《平三关》)出自王叔和编撰的《脉经》,内含丰富的经方内容,既往认为此篇所涉及的方药已佚不可考,然而笔者在整理宋以前医学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平三关》方药可能以多种形式散落在出土医学文献及存世方书之中.文章以前胡汤、平胃丸、五味子汤、竹皮汤、女萎丸、紫菀丸、葶苈子茱萸丸等经方为例,阐述了作者补辑《平三关》佚方的3个原则:①依《脉经》的其他传本进行补辑;②依宋以前医籍中与《平三关》篇所录医方主治相同或相近的方证条文进行补辑;③依宋以前医籍中方药组成与《平三关》篇所录方名相关的文献辑佚.并讨论了《平三关》方散佚的年代、原因与辑佚《平三关》方的重要意义,旨在为今后的《脉经》研究及其他类似文献的辑佚与整理工作提供新的参考与借鉴.

    《脉经》《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经方辑佚敦煌医学文献

    山东儿科名医张銮及其《幼科诗赋》的价值

    党永孙圣竹唐桂艳
    629-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科诗赋》是清代张銮的著述,该书以诗赋论小儿疾病为特色.缕述了张銮生平及其著述,考证出《幼科诗赋》成书于1750年到1764年间,并分析了现存青山堂抄本、积善堂刻本及淄博市图书馆藏清抄本,发现其共同祖本应为已佚的乐善堂写样本.张銮在咽喉治法方面,提出上病下治的诊疗观点,并总结出了灶底抽薪、引龙入海、引火归元三种治疗方法;在急惊风方面,张銮指出小儿急惊风的核心病理机制为热邪,治疗上,当以退热为先;在小儿脉法方面,张銮根据诊病小儿多哭闹的特点,主张以脉力强弱判断小儿的虚实寒热;在危重症方面,张銮以"赋"的形式,探析了小儿危重症候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最后,从诗赋可人、浅显易诵、津逮后学三个角度论述了该书的传播价值.

    张銮《幼科诗赋》生平版本咽喉治法急惊风脉法小儿危重症候传播价值

    汉防己甲素抗病毒及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李文倩焦园园杨稳王明宇...
    635-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国内相关文献,概述汉防己甲素在抑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Ⅱ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登革热病毒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其在风湿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中的抗炎作用等.总结发现,汉防己甲素可以作为双孔通道拮抗剂抑制病毒进入和抑制病毒复制发挥抗病毒作用,还可以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蛋白家族(NF-κB)、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2(COX-2/PGE2)、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等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产生,调节机体抗病毒免疫,从而发挥抗炎和抗病毒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汉防己甲素对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干预作用及机制,以及其发挥抗炎作用所涉及到的机制,旨在为今后对汉防己甲素进行深入的药用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参考文献70篇.

    汉防己甲素抗病毒抗炎双孔通道拮抗剂内溶酶体系统疾病炎症

    《太平圣惠方》研究述评

    李念真宋咏梅
    643-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平圣惠方》是宋初大型官修综合性著作,汇录了两汉至宋初的理论著述及效验名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2008-2022年,学界对《太平圣惠方》主要围绕编撰思想、版本流传、理论溯源、临床各科疾病、方剂剂型等展开研究.版本流传方面,《太平圣惠方》首次刊行于宋初,流传中出现众多版本,影响海内外;理论溯源方面,许多研究关注到了《太平圣惠方》中的伤寒内容,其传本被称为"淳化本《伤寒论》";临床证治规律研究方面,涉及了内、外、妇、儿、五官、食治食养、针灸等多个科别.根据目前研究现状,仍有几方面可深入挖掘,一是脉学、针灸文献的理论溯源研究;二是对疫病防治、妇科、儿科证治规律的总结;三是外来香药输入与中药化探索;四是道教神仙方、丹药方研究.参考文献44篇.

    《太平圣惠方》编撰思想版本理论溯源临床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