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施工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施工技术(中英文)
施工技术(中英文)

张可文

半月刊

2097-0897

sgjs@cadg.cn

010-57368788;68300059;6833020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

施工技术(中英文)/Jour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设有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建筑物评估改造加固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混凝土研究与应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防水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工程质量与检测技术,施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排水方法对强夯加固饱和粉土效果的影响

    楼晓明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饱和粉土为介于砂土与黏性土之间的半渗透性土,强夯加固时通常需要辅助排水措施以提升处理效果,排水方法主要有塑料排水板法和真空排水法,因此需关注不同排水措施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某项目位于海边养殖场,原地基上部为 3~5m厚的饱和粉土,承载力低、可液化,同时原地面标高低,采用风化开山土回填,因此地基处理时包括上述 2 层土,回填土含水率低、性质相对较好,地基处理重点是饱和粉土层.不同功能区由不同单位分别采用强夯法联合真空排水和塑料排水板、水平排水垫层进行试验,对比排水和强夯施工参数、施工沉降、加固前后粉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和原位试验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强夯联合真空排水法未在回填土上设置水平排水垫层,施工沉降更大,粉土物理力学指标和原位试验指标改善更明显;强夯联合塑料排水板法在回填土上设置了水平排水垫层,回填土中的细颗粒土被塑料排水板排出的水浸湿、软化,同时增加了塑料排水板内的水头高度,影响了排水固结效果.

    饱和粉土强夯真空排水高真空击密法

    注浆微型钢管桩加固地基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郭明红田永焘罗波李涛...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注浆微型钢管桩加固地基的承载性能,并用于指导现场施工,通过开展注浆微型钢管桩现场试验,探究荷载和深度对桩身轴力、桩身相对位移、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桩间距的桩体承载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土体分层会导致相应深度的桩周土体发生变形而出现桩侧负摩阻力;在相同地质条件下,1.5m桩间距的单桩承载力和极限沉降位移分别是 2m桩间距的 1.25 和 1.13 倍;相同条件下,1.5m桩间距能实现经济成本和加固效果的更优组合.

    地基加固微型桩侧摩阻力相对位移

    深基坑大口径PC工法组合钢管桩成桩试验研究

    张竹庭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上海软土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PC工法组合钢管桩成桩打拔试验,分析大口径PC工法组合钢管桩在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中的适用情况,并分析各阶段施工对邻近土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中采用ICE高频免共振锤进行大口径钢管围护桩打拔可行,钢管桩的打入顺畅度、咬合度及土塞情况等良好,拔出时未大量带土,打拔对邻近土体及周边环境影响在可控范围内根据试验结果对施工过程及设备参数提出建议,有助于正式施工顺利进行并对周边环境形成有效保护.

    深基坑钢管桩PC工法试验高频免共振

    基于断层带监测的自进式超前管棚可行性研究

    安相镇李建勇汤新王检...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宜遂高速公路严田隧道断层破碎带段,对严田隧道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进行监测,通过分析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严田隧道断层破碎带区域施作的自进式超前管棚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自进式超前管棚支护可显著控制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的围岩变形,减小发生塌方等灾害的可能性;自进式超前管棚充分发挥了稳固掌子面和加固地层的作用,大幅缩短工期,节省成本,结合缩短进尺等措施进一步保证了施工安全.

    隧道断层破碎带监测自进式超前管棚可行性

    集成式全液压隧道仰拱智能移动栈桥施工技术

    郗宜君管德鹏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隧道仰拱栈桥功能单一、仰拱模板上浮、受施工人员操作水平限制以及防水板铺设劳动强度高等难题,依托康渝高速铁路汉滨段左家山隧道工程,研究集成式仰拱栈桥换步前进原理、混凝土浇筑车组工作方法、铺挂防水板施工技术及智能化运营管理控制系统,研制新型集成式全液压隧道仰拱智能移动栈桥一体机.工程实践表明,栈桥步进式全液压驱动行走机构前移灵活;栈桥增设的中支腿能够为浇筑仰拱或填充混凝土提供有效支撑,栈桥增设的移动车组可满足混凝土浇筑、边墙防水板铺设平行作业要求;设置的框架式支撑抗浮体系能有效防止仰拱模板上浮;构建的模块化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实时远程辨别仰拱栈桥工作状态.相比于传统仰拱栈桥,改进后的集成式智能仰拱栈桥施工功效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

    隧道栈桥全液压集成式智能化

    地铁运行引起的小半径曲线隧道周边地表动力响应分析

    龚叶锋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市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开展地铁在小半径曲线隧道中运行诱发振动的现场实测,分析邻近区域地表振动的时频特性,并进行环境振动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轨道-轨枕-道床-隧道-地基土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地铁曲线段运行时诱发的地表振动,分析隧道埋深和列车运行速度对地表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列车曲线段行驶产生的水平振动速度峰值是竖向振动速度峰值的 1.5~2.0 倍;水平振动主频率分布在 10~20Hz和 80~90Hz范围内,随着距离增加,高频部分衰减迅速.与直线隧道相比,地铁列车曲线段运行产生的地表水平振动响应大于直线隧道情况,而在竖直方向则相反.此外,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地表各点水平振动速度峰值线性衰减,且隧道埋深对水平振动速度的影响大于对竖向振动的影响;隧道埋深对水平方向振动的主频率基本不产生影响.地表水平振动速度峰值与列车行驶速度大致呈抛物线关系;地表各点竖向振动速度峰值也随列车行驶速度增加而增大,但增大幅度小于水平振动;地铁列车行驶速度对其引发环境振动的频率影响显著,车速越大,环境振动主频越高.

    地铁小半径曲线地表振动现场测试数值模拟

    大跨度钢主梁桥检修车轨道安装新型施工技术

    吴银宝别亚威
    94-9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大跨度钢主梁桥在不同地形地貌桥址条件下检修车轨道安装难题,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某黄河大桥工程实际验证的方式,从新型工装研发、安装工艺、施工要点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整套技术成果,并在依托工程中成功实施,在施工安全、质量、经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桥梁工程钢主梁桥检修车轨道安装施工技术

    上软下硬地层CSM整体式止水帷幕施工关键技术

    马乐李云陈晨文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软下硬地层且富水环境中,基坑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基坑开挖安全和变形控制.依托青岛市地铁7 号线周村站深大基坑工程,从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信息化角度探讨CSM工法,形成整体式止水帷幕施工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了CSM刀盘选型与配置,浆液材料配合比,双轮铣头多点喷浆技术及注浆参数,浆液制备、存储方法,跳打搭接循环施工方法,以及CSM钻进全过程数据信息化监测方法.基于现场监测结果,CSM工法水泥土墙深基本超出设计墙深 0.5%,基坑开挖过程外围水位最大降深为 1.5m,右邻省道最大沉降值为 13.1mm,基坑开挖安全,表明CSM整体式止水帷幕适应性强、成墙质量好.

    地铁基坑上软下硬地层CSM工法止水帷幕

    滨海深厚软土超大基坑开挖变形特征研究

    梁本龙彭京锐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浙江地区深厚软土地层地铁车站基坑的变形特征,以舟山市沈家门侧滨海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的基坑地下水位、地表沉降和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下降主要受海边潮汐影响,周边地表和建筑物沉降受地面超载、地下连续墙渗漏影响,同时,地表沉降会导致周边建筑物产生裂缝.

    深基坑地下水位沉降超载渗漏

    明挖法超大深基坑降排水设计与应用

    蔡惠华陈亚峰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上基坑工程是较为复杂的基础工程,除受水文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形态影响外,还面临波浪、潮流的作用,尤其是在开放水域采用明挖法进行超大深基坑工程施工,降水开挖可能会引起挡土结构变形、支护结构渗漏、周边土体滑移等工程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在研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数值模型分析支护与挡水体系的渗流及整体稳定性,依据分析结果分别进行明排水和管井降水设计,在实际施工中,面对超长单排搅拌桩止水帷幕局部渗漏的问题,提出寻找渗漏点的方法,通过增设轻型井点对局部渗漏点进行动态止水.

    深基坑止水帷幕渗漏轻型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