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施工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施工技术(中英文)
施工技术(中英文)

张可文

半月刊

2097-0897

sgjs@cadg.cn

010-57368788;68300059;6833020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

施工技术(中英文)/Jour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设有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建筑物评估改造加固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混凝土研究与应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防水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工程质量与检测技术,施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房屋建筑模板技术的研究综述

    令狐延彭恺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板工程属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施工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传统建筑模板存在许多不足,如材料易损坏、使用寿命短、施工效率低、成型质量差、对环境造成影响等.回顾我国房屋建筑模板技术发展历程,讨论当前房屋建筑模板技术现状,指出不同模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着重介绍木(竹)胶合板模板、钢模板、塑料模板、铝合金模板及新型模板等目前我国房屋建筑领域常用的模板,并深入分析我国房屋建筑模板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建筑模板行业研究方向、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更好推动我国建筑技术进步.

    模板结构现状发展

    "双碳"背景下我国绿色建造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卢昱杰王娜朱彤孙留存...
    77-8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建造是工程建设领域贯彻绿色化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介绍了绿色建造的基本概念及其丰富内涵,依照低碳化、装配化、智能化、精益化4类绿色建造发展方向,阐述绿色低碳设计技术、绿色低碳建材、资源化利用、既有建筑改造等10项绿色建造关键技术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研与专家访谈,分析我国绿色建造关键技术发展在技术研究、资源投入、协同体系等方面的共性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重点技术研发推广、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等方面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绿色建造低碳化装配化智能化精益化

    建设项目中柴油施工设备的污染物排放控制

    谢怡欣樊宏钦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建设项目政策与法规,系统性研究全球各地控制柴油动力施工设备源排放的方法和技术,着眼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详细回顾和分析其采取的管理、监管和技术措施,包括设定排放阈值与空转限值、进行远程在线监控、限制操作时段、划定低排放区、实施强制登记制度等.重点分析上述措施的基本原理、实施细节和经验,采用上述措施后减少了建设项目柴油排放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升环境管理效率.

    施工设备柴油排放控制政策分析

    城市更新内容及支撑技术体系研究

    吴二军张晓东王永豪谈悦...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构建人民美好生活的建设目标,将城市更新概念拓展为动态开放的城市硬件设施、软环境、智慧管理与服务系统4方面,并进行全面打造.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城市供给需求分析,将城市功能划分为基本生活类供给、社区管理与物业服务、日常生活质量提高服务、个人价值实现需求服务、可持续发展服务5大类,并梳理各自对应的具体需求内容.提出城市更新活动6大内容模块,即配套政策制定、城市更新所需技术梳理与研发、城区针对性功能分析与规划设计、城市功能完善与发展所需空间的开发与优化配置、城市全功能环境优化、可持续发展与智慧化管理体系构建.建立城市更新支撑技术体系,即工程建设、便利生活设施、装饰装修与艺术人文、环保节能、智能化管理、未来可发展性,并简析其包含的50项技术成熟度和应用发展前景.

    城市更新需求分析城市功能支撑技术

    古建筑木结构力学性能与性能提升技术研究进展

    贺俊筱朱晓伟朱伊杨文懿...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建筑木结构力学性能分析是科学保护古建筑的重要基础.基于木结构建筑基本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提升,从柱架层、斗栱层以及含斗栱层的柱架体系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总结,综合分析古建筑木结构现有力学性能研究进展.此外,还详细梳理当前木结构修缮和加固的传统方法与新型技术,包括传统加固方式、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连接节点和应用新型功能性材料等,为进一步研究古建筑木结构稳定性及优化其修缮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古建筑木结构力学性能修缮加固研究进展

    故宫古建筑油饰技艺中的传统材料研究

    周乾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保护故宫古建筑,基于现场调查与分析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以油饰技艺中的传统材料为研究对象,即油饰技艺中地仗层之桐油、猪血、麻、砖灰、面粉,油皮层之光油,贴金层之黄金进行分析,讨论其运用方式和主要科学机理.结果表明:桐油、猪血、麻、面粉均有较好的胶结或拉接性能,有利于提升地仗层的防菌、防潮、防裂等性能;砖灰是地仗层的填充料,有利于与灰油等黏结材料进行调和;光油为油皮层黏结材料,且为贴金层用金胶油的主要材料;黄金以金箔的形式,用于贴金面层,使古建筑呈现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上述传统材料在油饰技艺中的科学运用,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智慧.

    故宫古建筑油饰技艺传统材料施工技术

    基于集成图神经网络的钢材大气腐蚀预测方法

    吴柯娴何雨宸刘博扬何晓宇...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现行规范中的碳钢大气腐蚀预测模型准确度较低,亟需提出更准确的预测模型.针对我国典型环境地区各类钢材,收集10个大气暴露试验站腐蚀数据,构建大气腐蚀数据集,提出基于集成图神经网络(BGNN)的钢材大气腐蚀预测方法,即关联特征相似的数据点,构成结构化数据集.通过随机抽样,在结构化数据集基础上生成结构化采样子数据集和余特征数据集.训练预先构建的基本图神经网络(GNN)回归器,并将若干回归器集成得到BGNN模型.采用不同方法预测我国钢材大气腐蚀数据集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规范公式预测误差最大,SVM和LSTM预测效果较好,BGNN的预测误差最低,预测效果最好.相比单一 GNN,BGNN预测误差更小,对超参数的选取相对不敏感.BGNN模型能够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钢材和不同气候环境条件间的相似性,增强对关联数据的分析能力,使对新预测目标归因分析更明确、预测准确率更高.

    钢材图神经网络大气腐蚀深度学习数据集

    土方机械车载视觉智能感知研究与应用

    胡帅鲁亚楠王宇向周诚...
    12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升级已成为智能建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车载智能感知是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和热点.围绕土方机械车载视觉智能感知技术,提出土方工程机械智能车载视觉系统的构成,系统分析该技术分别在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施工中,对人员、机械和物料感知任务中的前沿研究与应用场景,总结展望未来土方工程机械车载智能感知技术的挑战和发展方向.有助于系统了解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从而推动土方工程机械智能化升级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土方机械车载视觉人员感知机械感知物料感知

    实验动物设施建设和运维中的低碳技术措施

    王清勤王天阳范东叶范红亚...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实验动物设施低碳发展是未来的重要工作方向.调研显示,实验动物设施单位面积碳排放远高于普通民用建筑,且建设总量持续增多,具有一定减排潜力.同时,较高的能耗和碳排放导致实验动物设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代价大,甚至部分设施难以维持正常运行.实验动物设施低碳发展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降低设施运行成本和延长设施使用生命期,有益于环境和设施本身.从全生命期角度来看,建筑碳排放主要包括隐含碳排放和运行碳排放,涉及建筑设计、建造与运维阶段.实验动物设施作为动物饲养及实验的主要场所,对温度、湿度、压差、噪声、洁净度和换气次数等环境条件有严格限定,需对建筑工艺平面、层高、建筑设备、通风系统、运行模式等进行特殊设计,以满足使用需求.但特殊需求导致其在建设和运维中的低碳技术措施与普通建筑有较大差异,具有明显特殊性.现有针对实验动物设施低碳技术措施的研究系统性不强,需从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本体、建筑设备和智慧运维等多方面、多角度总结低碳技术措施,提出其低碳发展建议.

    实验动物设施全生命期建设运维低碳

    软土地层基坑群周边地表沉降性状研究

    顾正瑞徐中华宗露丹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上海软土地区乍浦路天潼路基坑群项目中,采用小应变本构模型,考虑土与结构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基坑群的复杂施工过程,现场实测结果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因基坑群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的空间效应,以及随着各基坑分区开挖地表沉降的渐次发展过程.结果表明,由基坑群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空间效应显著,在各基坑分区叠加影响及基坑分区相互作用下,基坑群周边地表变形性状与软土单坑地表沉降规律明显不同.基坑群开挖过程中,由于各分区间土体宽度不同,地表沉降曲线呈对称的W形、不对称W形、U形、凹槽型、较平坦的凹槽型等复杂变形形态.

    基坑群地表沉降叠加影响有限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