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施工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施工技术(中英文)
施工技术(中英文)

张可文

半月刊

2097-0897

sgjs@cadg.cn

010-57368788;68300059;6833020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

施工技术(中英文)/Jour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设有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建筑物评估改造加固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混凝土研究与应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防水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工程质量与检测技术,施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隧道分期围堰法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

    张宇奇邱运军王洋杨楠...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隧道分期围堰法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有限元法对河道、桥梁、围堰、围护结构、主体结构等进行建模,采用单元生死方法对隧道施工进行模拟,并结合监控量测进行深化研究,总结了不同位置桥梁承台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的位移规律.通过将是否对隧道周围土体进行加固作为变量开展桥梁承台的位移对比分析,证明了土体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对隧道分期围堰法施工时邻近既有桥梁的保护效果良好.

    隧道分期围堰法数值模拟监测

    隧道下穿浅埋软岩对既有路基变形的影响研究

    吴红军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东南某城市人行通道隧道开挖工程,分析相同荷载条件下不同岩土体黏聚力、不同岩土体弹性模量及不同岩土体内摩擦角对路基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土层黏聚力的增大对路基沉降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岩土弹性模量的增大,路基的变形和沉降量随之减小,岩土体弹性模量越小,路基沉降越大;随着岩土层内摩擦角的增大,路基的变形和沉降量随之减小,岩土体内摩擦角越大,路基沉降越小;在隧道开挖工程中,若弹性模量和内摩擦角参数不大,建议提高隧道的支护强度,防止公路路基变形.

    隧道软岩路基变形数值模拟

    基坑围护结构渗漏隐患检测技术及应用

    朱黎明唐睿胡绕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护结构渗漏隐患所导致的次生风险已成为基坑工程建设中的常见风险源.引入微电流场法的围护结构渗漏隐患无损检测成套技术,介绍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实施流程及数据处理与渗漏隐患分类依据.以上海某基坑的围护结构为检测对象,在基坑开挖前进行提前检测,预报了 3处渗漏隐患,并针对性地提供了相应的加固处置建议.在基坑开挖后,围护结构出现了预报所提及的渗漏情况.表明该技术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有效降低了基坑施工风险,保障了施工安全.

    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无损检测

    高速铁路节段预制全胶接拼装混凝土连续梁高性能建造技术

    左连芹李俊张博伦孙洪斌...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鉴钢桥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对所有混凝土节段进行唯一编号,按毫米级精度匹配预制和切线拼装.节段间的临时预应力按体外预应力设计.构建包含节段梁、节段临时预应力、架桥机主梁、吊杆的结构系统计算模型,计入节段移动荷载引起的架桥机主梁和吊杆变形及吊钩受力转换到吊杆受力的冲击效应,对每条胶接缝进行拼装施工全过程的全截面应力分析,通过精细化计算控制胶接缝在拼装过程中的拉应力.控制架桥机吊杆拉力,节段4根吊杆同步张拉,防止节段之间错动.节段逐节拼装,后续节段对已拼节段临时预应力产生压缩变形损失.临时预应力失控和胶接缝在后续节段拼装受拉,是胶接缝开裂的主要原因.胶接缝耐久性设计主要体现在多道防水设计和精细化施工,在胶接缝位置注水,检测胶接缝密封性能.采用人工和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施工监控系统,实现高精度线形,防治胶接缝裂纹.建立了节段预制全胶结拼装连续梁高性能建造的框架体系.

    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梁拼装胶接缝预应力

    体育场预制拼装混凝土壳体屋面找形与施工

    梁云东毛振龙张海燕尚仁杰...
    88-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吕梁新城体育场屋面结构为例,介绍了预制拼装混凝土屋面壳体的特点和施工难点.结合本工程预制混凝土壳体单元四边为不共面四边形的特点,推导了以对边等比例分点连线为直纹的四边形曲面壳体找形公式;详细给出了混凝土双曲壳体预制技术和混凝土壳体与钢结构连接技术.在壳体安装及后浇缝现浇过程中进行了变形监测和有限元模拟,竖向变形与有限元分析基本吻合.

    体育场钢屋盖混凝土壳体找形预拼装

    体育场钢屋盖合龙与温度效应分析

    梁云东张中伟郝宇锋尚仁杰...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吕梁新城体育场屋盖钢结构以4个大跨度钢拱为主受力结构,双向跨度分别为204m和160m,四角坐落在由4个预应力混凝土拉梁连接的4个混凝土承台上,承台为屋盖钢结构提供了强大的约束,使屋盖钢结构温度效应明显.分析钢结构合龙难点,介绍了合龙顺序、合龙措施及合龙温度控制,采用有限元分析了承台对钢屋盖的约束大小,模拟了体育场屋盖钢结构合龙前后温度产生的变形和内力,特别是温度对合龙段长度的影响.

    体育场钢屋盖合龙温度效应仿真分析

    单层铝合金球面壳顶升建造过程仿真分析

    闫亚杰仲志强陈冉李江...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层网壳结构是铝合金结构大跨度建筑屋盖选用较多的结构形式,但对整体顶升法建造单层球面壳的研究较少.结合项目建造过程和仿真分析,采用4种顶升方案对整体顶升法建造单层球面网壳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4种顶升方案工作状态下网壳挠度、杆件应力、顶升点支反力及位移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初选出单圈12个点顶升方案;通过分析4种水平面内投影圆的直径Dd与网壳支座所在圆直径D0的比值(Dd/D0)参数下的网壳结构,得出Dd/D0=3/5的顶升方案为最佳方案.利用MIDAS对顶升支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其受压极限承载力为478kN,是顶升点最大支反力的5.7倍,可满足顶升要求.通过支承转换的仿真分析,提出顶升高度超设计标高0.200m、增加牛腿、限位板、滚轴等临时措施,可满足支承转换及网壳找形要求.通过开展温度对网壳结构、杆件的影响分析,验证了采用年加权平均温度作为基准温度的合理性.

    铝合金单层球面壳顶升模拟施工技术

    整体空中造楼模架装备自动开合模板系统研究

    房霆宸龚剑吴联定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体空中造楼模架装备是一种适用于高层、超高层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施工的空中造楼集成装备,其模板的提升一般采用手动倒链进行提升和开合,机械化程度低且操控复杂,难以满足自动化工业化作业需求.针对整体空中造楼模架装备模板自动开合难题,研发了用于超高层核心筒施工和电梯井核心筒施工的可自动开合模板系统,并对其构造设计、工作原理和实施方式进行了介绍.两套新型自动开合模板系统有效提高了模板的自动化水平和施工效率,保障了混凝土结构的成型质量.

    高层建筑核心筒电梯井模板自动开合设计

    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精细化施工应用研究

    徐胜彭恩儒杜代雄黄丰...
    113-11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BIM技术可视化、可协调性、模拟性、可出图性、参数化等优点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脱颖而出,给高层建筑方案设计与优化提供了驱动力.以某高层建筑为工程依托,探讨BIM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采用Revit软件进行正向设计,通过内置族、自建族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模,Revit软件可转化为多种格式模型,能较好地解决各软件间模型冲突的问题,在三维建模的基础上开展深化设计,进行了场地布置、碰撞检查、进度模拟等BIM应用基础工作,同时根据高层建筑结构复杂、管线密集、工序繁琐、作业面大、消防隐患高等特点开展了 BIM应用创新.采用Pathfinder进行消防疏散模拟,优化了火灾救生通道的路径;设计二维码云管理系统,实现了 BIM复杂节点模型的实时审阅和复杂工序的云交底.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减少了高层建筑施工返工,优化了施工方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高层建筑建筑信息模型消防模拟进度管理二维码云管理

    轻量化顶模集成平台开发及应用

    王开强王磊姚涛杨辉...
    119-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轻量化设计理念,提出了分步分幅轻量化顶模集成平台技术,旨在解决超高层塔楼核心筒施工中顶模集成平台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不高、安拆操作不便、周转率低、结构质量大、体积大和成本高等问题.轻量化顶模集成平台由钢平台系统、支承系统、动力系统、挂架系统、模板系统和附属设施等组成.该技术应用于武汉长江中心项目,大幅提高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提高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工业化水平.

    高层建筑核心筒顶模集成平台支承系统轻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