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韶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韶关学院学报
韶关学院学报

刘荣万

月刊

1007-5348

sgxyxbbjb@163.com

0751-8121440

512005

广东省韶关市大学路

韶关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韶关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3、6、9、12期为自然科学版,1、2、4、5、7、8、10、11期为社会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的文化使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观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薛晓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虽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的政治表达,但是它内在饱含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在肩的文化追求.作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在传统文明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现代文明,又是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文明,还是世界文明的未来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也终将落实到个体微观层面,其完成指向是对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塑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承担起建构文化价值的历史使命.所以,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亟须在"本来""外来""未来"中找寻与纲要课教学进行双向文化建构的契合点,从而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和互汲.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认知—情感—整体"视阈下国家一流课程形象感知研究

    王锐凌海丽陈洁许菱...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第一批外语类国家一流课程的学习者评论文本为研究数据,采用LDA模型、语义网络和情感分析方法从学习者认知、情感和整体三个维度对课程形象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对课程的认知可归为"课程内容""教师讲授""知识获得"等 11 个方面,随着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学习者对课程的认知由课程内容、教师讲授 2个主题为语义网络的核心要素演变为以课程内容、教师讲授及知识获得 3 个主题为语义网络的核心要素;课程内容、教师讲授、知识获得、教学方法以及习题测试是影响学习者情感体验的关键因素;学习者对课程的整体印象为正面的,但对课程的推荐意愿并不高,课程在习题测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课程形象感知学习评论文本挖掘

    线上教学考核的效果评估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陆耿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教学考核效果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和教师对线上教学与线上考核较为认可,但也存在师生认识差异.对线上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以及考核效果进行评估后认为,线上教学和考试基本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前提是设计好过程性考核,但还缺乏对终结性考核的客观性评价.线上教学考核应该以OBE理念为指导选择考核内容,设定适当比例;根据线上教学特点,系统设计过程性考核;完善线上考核平台功能,增加平台对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分析功能;分类实施课程考核.

    线上教学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效果评估

    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听读并行优势——基于投入量假设的实证研究

    裴涛鲁华山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投入量假设(ILH)是词汇习得研究领域的研究焦点,但其有效性仍存争议.通过对比听读并行任务与阅读任务,考察不同任务投入量对二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影响.126 名英语中等水平的大学生分为 4 组,分别完成不同投入量的任务以学习目标假词:一组接受听读并行的输入模式,其余三组完成不同投入量的阅读任务(阅读/阅读+填空/阅读+翻译).即时词汇量表用于检测学习者的词汇掌握程度,延时一周的访谈考察其对实验任务的看法.研究结果显示,听读并行任务的词汇学习有效性优于阅读任务,投入量假设部分预测该层次学习者对目标词汇的掌握程度.

    投入量假设听读并行词汇附带习得任务类型实证研究

    恩格斯教育思想对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启示——基于《反杜林论》的解读

    林甦垚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发展.恩格斯于 19 世纪 70 年代撰写的《反杜林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现代社会主义必获胜利的信心来源于可以感触到的物质事实、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人接受某种思想、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等等.这一系列思想和论述,对于在新时代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恩格斯《反杜林论》教育思想立德树人

    陶亮生教育思想的形成、理论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徐挺杜学元张晓茹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亮生是一位有爱国情怀的教育家,其教育实践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试图通过发展教育实现国家强盛的不懈追求和坚定选择.陶亮生通过求学,奠定了教育思想的基石.大学毕业后,他潜心从教,从中学教书到大学育人,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创新教育理论.陶亮生的教育思想全面而深刻,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当今师范教育、国学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参考价值.

    陶亮生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粤东西北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共生系统构建: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行动路径

    黄琳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及各省市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及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稳步推进,地方与高校产教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双方共生关系日益显现.在共生理论视域下,粤东西北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通过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构成共生系统,但共生单元未激活、共生模式动力不足、共生环境不友好是制约当前粤东西北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成效的现实问题.针对当前现状,从优化共生单元、强化共生模式、改善共生环境三方面出发,提出粤东西北应用型高校构建产教融合共生系统的行动路径.

    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粤东西北共生理论

    韶关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调查研究

    周小伟程语倩程金生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专题调研、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聚焦韶关学院开展与落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结合SPSS等专业软件进行分析,深刻剖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瓶颈;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认真研讨,提出卓识有效的科学解决方法或对策;助推韶关学院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着实推进韶关学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建设性参考.

    "互联网+"创新创业调研

    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路径研究

    郭伟勤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产教融合水平不高、人才供给脱节、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内容形式单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建议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优化教育定位、推进职业教育育人方式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路径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改革

    韶关工矿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黄铭勋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韶关工矿文化是韶关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韶关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凸显韶关工矿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构建融入韶关工矿文化的文化育人教学体系,打造基于韶关工矿文化的实践研学品牌,传承并创新地方文化,实现高职教育主动融入地方文化,增强文化育人实效,提高服务地方文化的人才培养质量.

    韶关工矿文化高职教育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