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龚瑶琴

月刊

1671-7554

xbyxb@sdu.edu.cn

0531-88395367

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在眼科真实临床场景的应用:机遇和挑战

    何明光刘驰李治玺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在包括眼科在内的许多临床学科中已经从实验阶段快速发展到实施阶段.以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技术为基于眼科影像数据的自动化诊断技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显著提高眼科医疗系统的可及性、效率和成本效益.虽然这项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对临床流程和实践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但将其转化为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仍然具有挑战性.本文将在介绍这一领域的一些进展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人工智能在眼科真实医疗场景投放中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其中可能会存在的一系列潜在问题,例如诊断偏差、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临床评价和产品注册规范性等,以期促进该技术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升眼科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

    人工智能眼科真实世界投放临床实践

    儿童眼病的人工智能研究进展

    林浩添李龙辉陈睛晶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处于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发生眼病容易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伤,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早发现早治疗一直是儿童眼病防治的重点,但受限于小儿眼科医生的不足,开展大规模的筛查工作十分困难.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巨大进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呈现指数型的增长.目前人工智能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先天性白内障、斜视、屈光不正和视功能筛查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在多种儿童眼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分期、治疗建议及预后预测中都有着优秀的表现.但儿童眼病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及成人眼病,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儿童眼病

    眼科人工智能的算法新进展

    戈宗元贺婉佶琚烈姚轩...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效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大量高质量医学数据、低成本大规模计算机并行设备的普及,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眼科领域、院内眼科疾病筛查和院外体检中心都取得了大规模的应用.对某些特定疾病如眼底糖网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大多数全科大夫的水准.在本文中我们以分类、检测、分割、域适应等基础算法为引子,梳理、分析出人工智能在眼科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构想未来的研究方向.

    深度神经网络眼科疾病检测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青光眼影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研究现状与展望

    Carol Y. Cheung冉安然
    24-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光眼是一组异质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逐渐消失,现已成为全球不可逆性失明的主要原因.人工智能(AI)是由机器展示的智能,而深度学习(DL)是其中一个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分支,在医学成像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青光眼影像方面,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将DL应用于眼底图像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以检测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有很好的结果显示,将DL技术整合到影像中进行青光眼评估是高效、准确的,这可能会解决当前实践和临床工作流程中的一些难题.但是,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对于解决现存挑战至关重要,例如为不同研究之间的图像标记建立标准,将"黑匣子"的学习过程进行可视化,提高模型在未知数据集上的泛化能力,开发基于DL的实际应用程序,以及建立合理的临床工作流程,进行前瞻性验证和成本效益分析等.本文总结了AI应用于青光眼影像的最新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对临床的潜在影响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青光眼影像人工智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照相深度学习

    眼科疾病智能诊断方法最新进展

    尹义龙袭肖明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渐严重,眼科疾病的相关研究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医学影像是眼科疾病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医学影像对眼科疾病进行自动诊断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对眼科疾病智能诊断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从影像中的病灶自动分割和眼科疾病的智能诊断两方面对现有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有利于为眼科智能诊断提供新观点和新思路.

    眼科疾病医学影像智能诊断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在视网膜疾病的研究进展

    曲毅张焕开宋先初宝睿...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网膜疾病是人类严重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青光眼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及按时随访是疾病防治的重点.但由于眼科医生数量有限、难以开展大规模人工筛查.人工智能(AI)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难题带来曙光.本文对AI在DR、青光眼视网膜病变及视神经病变、AMD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探讨AI诊断系统在视网膜疾病教学中的应用,并指出目前AI诊断系统面临的问题,展望其在视网膜疾病领域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视网膜疾病深度学习

    27-羟基胆固醇与胆固醇对裸鼠食管鳞癌和人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李昌达史永军林彦良
    45-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探讨胆固醇和27-羟基胆固醇对食管鳞癌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生物学行为及对细胞因子MCP-1分泌的影响.方法 动物体内实验:通过建立裸鼠食管鳞癌动物模型,给予高胆固醇饮食(高胆固醇饮食组,n=4)和正常饮食(对照组,n=4),观察胆固醇在体内对食管鳞癌肿瘤生长的影响,第5周实验终止时,对两组瘤体体积进行测量并计算抑瘤率.细胞实验:观察胆固醇(浓度分别为0、0.123、0.148、0.185、0.269、0.370 mg/mL)和27-羟基胆固醇(浓度分别为0、1、5、10、20μmol/mL)对正常食管鳞癌细胞(ECA109)和基因cyp27a1、cyp7b1敲除后的ECA10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干预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胆固醇0.185 mg/mL,27-羟基胆固醇1μmol/mL)检测肿瘤细胞的侵袭效应.利用慢病毒转染敲除27-羟基胆固醇的上游基因cyp27a1和下游基因cyp7b1,重复上述实验,探讨27-羟基胆固醇合成或代谢基因敲除对ECA10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通过ELISA实验检测基因敲除后对肿瘤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分泌的影响.两组不同时间瘤体体积和CCK-8吸光度值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行简单效应分析.多组间数据均值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多重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裸鼠异种移植肿瘤体积在高胆固醇饮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055±0.774)cm3和(1.866±0.618)cm3,抑瘤率为-17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实验结果表明:①胆固醇可以促进ECA109细胞和上游基因cyp27a1敲除后的ECA109细胞增殖,胆固醇低浓度下促进上游基因cyp27a1敲除后的ECA109细胞增殖(P均<0.05);27-羟基胆固醇可以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但促进下游基因cyp7b1敲除后的ECA109细胞增殖(P均<0.05);②胆固醇和27-羟基胆固醇对于ECA109细胞迁移能力无影响(F=2.418,P=0.170),27-羟基胆固醇的上游基因cyp27a1和下游基因cyp7b1敲除对ECA109细胞迁移能力无影响(F=0.602,P=0.578);③基因敲除后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细胞侵袭能力发生改变(F=3.992,P=0.047),其中下游基因cyp7b1敲除后,侵袭能力受到抑制(P<0.05);上游基因cyp27a1敲除对ECA109细胞侵袭能力无影响(P>0.05);④与正常ECA109细胞相比(151.883±2.948),基因敲除可以使肿瘤细胞MCP-1因子的分泌发生改变(F=553.538,P<0.001).上游基因cyp27a1敲除后,细胞的MCP-1因子分泌增多(213.823±4.572),下游基因cyp7b1敲除后,细胞的MCP-1因子分泌减少(107.240±4.121)(P均<0.001).结论 胆固醇在体内外均可刺激ECA109细胞的增殖;27-羟基胆固醇抑制ECA109细胞增殖,胆固醇促进ECA109细胞的增殖,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上游基因cyp27a1敲除可以增强胆固醇在低浓度下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但对细胞侵袭能力无影响;下游基因cyp7b1敲除可以改变27-羟基胆固醇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27-羟基胆固醇上游基因cyp27a1敲除可促进细胞MCP-1因子的分泌,下游基因cyp7b1敲除抑制MCP-1因子的分泌.

    27-羟基胆固醇胆固醇人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

    丙泊酚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Wnt1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洪甲庚聂洋洋苏国强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不同分化程度人结肠癌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及肿瘤细胞中Wnt1、β-caten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株分化程度不同的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高分化)和LoVo(低分化),分别按丙泊酚浓度分为P0(0μg/mL)、P6.25(6.25μg/mL)、P25(25μg/mL)、P100(100μg/mL)组,CCK-8法检测丙泊酚对Caco-2和LoVo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丙泊酚对Caco-2和LoVo细胞迁移的影响,比较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细胞对丙泊酚的敏感性.Real-time PCR检测丙泊酚处理后Caco-2和LoVo细胞中Wnt1和β-catenin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对于高分化Caco-2细胞,P100组处理24 h与P0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25组处理48 h与P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低分化LoVo细胞,P100组处理24 h与P0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5组处理48 h与P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Caco-2细胞系P6.25、P25、P100组与P0组OD570 nm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Vo细胞系P25、P100组与P0组OD570nm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eal-time PCR结果表明,Caco-2细胞系P25、P100组与P0组Wnt1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Vo细胞系P25、P100组与P0组Wnt1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co-2细胞系P25、P100组与P0组β-catenin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Vo细胞系P100组与P0组 β-catenin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丙泊酚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人结肠癌细胞Caco-2和LoVo的生长增殖及迁移.Caco-2较LoVo对丙泊酚的抑制作用更敏感.

    丙泊酚结肠癌生长增殖迁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48例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分析

    郭文强姜彬和政黄德章...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神经外科自2014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间进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48例符合纳入条件的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有效率、手术并发症率、治疗及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并将治愈患者分为即刻治愈组及延迟治愈组,对两组患者的病程长短、性别、年龄、严重程度、责任血管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无死亡患者.术后即刻治愈35例(72.92%),延迟治愈12.00例(25.00%),1例无效(2.08%),无症状加重患者,总有效率97.92%.对术后影响延迟治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疾病分级、责任血管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术后并发症:头痛17例(35.42%),头晕及恶心27例(56.25%),脑脊液漏2例(4.17%,1例乳突开放,1例刀口漏),体温高7例(14.58%,1例为颅内感染引起),术后不同程度面瘫12例(25%),听力下降7例(14.58%),面部麻木2例(4.17%),除1例(2.08%)患者面瘫及听力下降症状未完全好转外,其余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均完全恢复.结论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为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病程长短是延迟治愈的影响因素,病程越长,越容易出现延迟治愈现象.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电生理监测责任血管延迟治愈

    孕早期行减胎术对胚胎移植助孕患者围产期母婴的影响

    曹明雅赵晗洁冯腾飞贾蕊...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胚胎移植三胎妊娠后于孕早期行不同减灭数目减胎术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胚胎移植后三胎妊娠患者于孕早期行多胎妊娠减胎术后保留单胎和保留双胎共282例孕妇的资料,依据保留胎儿数将减胎组分为减至单胎组28例、减至双胎组254例.同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与同期胚胎移植后未行减胎的单胎或双胎妊娠研究对象分别进行1:3匹配.匹配完成后,共84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单胎对照组84例、双胎对照组762例.对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新生儿体质量及围产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做敏感性分析.结果 ①减胎组的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平均分娩孕周短于对照组(P=0.01),平均足月产儿体质量(P<0.01)、足月产率(P=0.016),剖宫产率(P=0.037)低于对照组;②减至单胎组剖宫产率低于减至双胎组(P=0.001),平均分娩孕周长于减至双胎组(P<0.01),平均足月产儿体质量高于减至双胎组(P<0.01);单胎对照组流产率、早期流产率、足月产率、足月产儿及早产儿体质量高于双胎对照组(P均<0.01),早产率低于双胎对照组(P<0.01).结论 妊早期行多胎妊娠减胎术并未增加早产、出生缺陷风险,但流产、围产期并发症及低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增加.三胎妊娠后行多胎妊娠减胎术保留至单胎者比保留至双胎者,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多胎妊娠减胎术辅助生殖技术胚胎移植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