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OCTA技术的单侧RVO患者健侧眼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

    万贝贝谢英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观察单侧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健侧眼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方法 单侧RVO患者38例共76只眼,其中患眼38只记为患侧眼组,健侧眼38只记为健侧眼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5例的25只正常眼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光视公司RTVue XR 10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测量,包括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全层、上半侧、下半侧、中心凹、旁中心凹、旁中心凹上半侧、旁中心凹下半侧、旁中心凹颞侧、旁中心凹上方、旁中心凹鼻侧、旁中心凹下方的血流密度(VD),深层毛细血管丛(DCP)全层、上半侧、下半侧、中心凹、旁中心凹、旁中心凹上半侧、旁中心凹下半侧、旁中心凹颞侧、旁中心凹上方、旁中心凹鼻侧、旁中心凹下方的VD,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周长、非圆度指数(AI),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周围300 µm区域的视网膜(FD300)的VD,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结果 与对照组组相比,健侧眼组SCP上半侧VD、SCP旁中心凹上半侧VD、DCP旁中心凹VD、DCP旁中心凹上方VD均降低(P均<0。05);与患侧眼组相比,健侧眼组SCP全层VD、SCP上半侧VD、SCP下半侧VD、SCP旁中心凹VD、SCP旁中心凹上半侧VD、SCP旁中心凹下半侧VD、SCP旁中心凹颞侧VD、SCP旁中心凹上方VD、SCP旁中心凹鼻侧VD、SCP旁中心凹下方VD、DCP全层VD、DCP上半侧VD、DCP下半侧VD、DCP旁中心凹VD、DCP旁中心凹上半侧VD、DCP旁中心凹下半侧VD、DCP旁中心凹颞侧VD、DCP旁中心凹上方VD、DCP旁中心凹鼻侧VD、DCP旁中心凹下方VD均升高,SCP中心凹VD、DCP中心凹VD、AI、CMT均降低(P均<0。05)。结论 基于OCTA技术观察到单侧RVO患者的健侧眼黄斑区部分微血管血流密度已发生下降,但降低程度不及患侧眼,且健侧眼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不明显。

    视网膜静脉阻塞健侧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脉络膜

    白藜芦醇单用或与miR-27b激动剂联合应用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继发性病理损伤的防治作用观察

    舒艺璇何晓英陈鑫蒋义碧...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单用或与miR-27b激动剂联合应用对脑出血(ICH)大鼠脑组织继发性病理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组、Res组、Res+miR-27b agomir组、NC组,每组36只。ICH组、Res组、Res+miR-27b agomir组以及NC组大鼠采用胶原酶注射尾状核法制备ICH模型。Res组、Res+miR-27b agomir组、NC组大鼠在造模前连续7 d 腹腔注射Res,假手术组及ICH组采注射等体积DMSO。Res+miR-27b agomir组大鼠在造模前3 d将miR-27b激动剂miR-27b agomir注入大鼠右侧脑室,NC组大鼠注射agomir阴性对照试剂,假手术组、ICH组、Re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造模成功后继续喂养24 h,使用mNSS评分量表评估神经功能。各组大鼠处死后取脑组织,采用TUNEL法测算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相关因子,采用q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miR-27b、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mNSS评分、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和TNF-α、IL-1β、MDA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SOD活力均高于其余各组(P均<0。05);ICH组大鼠mNSS评分、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和TNF-α、IL-1β、MDA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余各组(P均<0。05),SOD活力均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且Res+miR-27b agomir组大鼠mNSS评分、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和TNF-α、IL-1β、MDA表达水平均高于Res组和NC组(P均<0。05),SOD活力均低于Res组和NC组(P均<0。05)。与假手术组相比,ICH组、Res组、Res+miR-27b agomir组、NC组大鼠脑组织中miR-27b相对表达量均降低,Nrf2 mRNA和蛋白、HO-1蛋白、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与ICH组相比,Res组、Res+miR-27b agomir组、NC组大鼠脑组织中miR-27b相对表达量均降低,Nrf2 mRNA和蛋白、HO-1蛋白、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与Res+miR-27b agomir组相比,Res组、NC组大鼠脑组织中miR-27b相对表达量均降低,Nrf2 mRNA和蛋白、HO-1蛋白、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结论 Res单用或联合miR-27b激动剂可对ICH大鼠脑组织继发性病理损伤起防治作用,其防治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有关。

    白藜芦醇脑出血继发性病理损伤微小RNA-27bNrf2/ARE信号通路

    姜黄素灌胃对脂肪肝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侯洪涛张建裘艳梅李苹苹...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姜黄素灌胃对脂肪肝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脂肪肝模型后,分为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的SD大鼠10只,记为对照组。各组大鼠喂养8周后,姜黄素低剂量组给予200 mg/(kg·d)姜黄素灌胃,姜黄素高剂量组给予400 mg/(kg·d)姜黄素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予以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各组大鼠灌胃8周后处死。取各组大鼠肝脏、小肠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取大鼠门静脉血,测定门静脉血浆LPS、二胺氧化酶(DAO)及血清ALT、AST。取小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肠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结果 对照组大鼠肝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堆积,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肝细胞脂肪变减轻;对照组绒毛无充血及水肿,模型组绒毛结构破坏,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绒毛缺失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浆LPS、DAO及血清AST、ALT水平均升高(P均<0。05),但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小肠组织MDA含量均升高(P均<0。05),但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小肠组织SOD活性均降低(P均<0。05),但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大鼠小肠组织中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且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高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有剂量依赖性(P均<0。05)。结论 姜黄素灌胃可改善脂肪肝大鼠的肠黏膜屏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改善肠道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姜黄素脂肪肝肠黏膜屏障氧化应激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

    罗哌卡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观察

    王静唐琳宋双荣苏小丽...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提取大鼠ADSCs,传代培养后,取对数生长期ADSCs分别加入含0 mg/mL、200 mg/mL、500 mg/mL罗哌卡因的培养基100 µL,分别记为对照组、200 mg/mL组、500 mg/mL组。取各组细胞,继续培养24、48、72 h时,采用CCK-8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取各组细胞,继续培养24 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取各组细胞,加入成骨诱导培养基,观察各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包括成骨潜能(以ALP活性表示)、矿化能力(以OD值表示)和成骨相关蛋白骨钙素(OCN)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00 mg/mL组、500 mg/mL组细胞培养24、48、72 h时的增殖能力均显著下降,且 500 mg/mL组低于200 mg/mL组。对照组、200 mg/mL组、500 mg/m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8%±0。23%、4。15%±0。62%、5。88%±0。78%,组间相比,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200 mg/mL组、500 mg/mL组细胞ALP活性、矿化能力、OC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且500 mg/mL组低于200 mg/mL组。结论 200 mg/mL、500 mg/mL的罗哌卡因均可抑制大鼠ADSCs增殖能力,降低其成骨能力,促进其凋亡,且500 mg/mL罗哌卡因的抑制效果高于200 mg/mL。

    罗哌卡因脂肪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成骨分化细胞凋亡

    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对比观察

    何宝文黄明刘国庆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 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均接受射频热凝术毁损腰椎脊神经后支治疗,依据治疗位点位置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选取的2个治疗位点为病变关节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内下侧处神经、病变关节的上一关节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内下侧处神经,B组选取的2个治疗位点为病变关节的下缘外侧半处神经、上缘内侧半处神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程度。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依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计算总有效率。观察治疗后1月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0%、80%、73。3%、66。7%,B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6。7%、70%、66。7%,两组相比,P均>0。05。A组治疗后1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46。7%,B组为10。0%;两组相比,P<0。05。结论 于脊神经后内侧支、脊神经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相当,但选取病变关节的下缘外侧半处神经、上缘内侧半处神经为治疗位点时并发症更少。

    热凝射频术治疗位点脊神经后支脊神经后内侧支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

    患者入院时血浆Lp-PLA2、LP(b)、NIHSS评分及MoCA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

    王秀杰郑富霞熊鑫李敏...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b[LP(b)]、NIHSS评分及MoCA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方法 AIS患者231例,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时mRS量表评分划分为预后良好组125例与预后不良组10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测结果、NIHSS评分、MoCA评分等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浆Lp-PLA2、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脂蛋白b[LP(b)]、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等。将AIS患者是否预后不良作为因变量,以患者血浆Lp-PLA2、UA、TC、TG、HDL-C、LDL-C、LP(a)、LP(b)、Hcy、FBG、CRP水平、入院NIHSS评分、MoCA评分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独立影响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L对A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浆Lp-PLA2、TC、LDL-C、LP(b)、CRP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MoCA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浆Lp-PLA2水平、血浆LP(b)水平、NIHSS评分、MoCA评分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血浆Lp-PLA2水平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85,取截断值为158 ng/mL时,血浆Lp-PLA2水平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80。19%、特异度为86。40%。血浆LP(b)水平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625,取截断值为1。12 g/L时,血浆LP(b)水平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47。17%、特异度为79。20%。NIHSS评分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53,取截断值为3分时,NIHSS评分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88。68%、特异度为90。40%。MoCA评分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92,取截断值为21分时,MoCA评分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80。19%、特异度为84。80%。四者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联合预测因子L的计算公式为:L=Lp-PLA2+3。91×LP(b)+75。27×NIHSS-12。32×MoCA。联合预测因子L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67,灵敏度为83。96%、特异度为96。80%。结论 患者入院时血浆Lp-PLA2水平、血浆LP(b)水平、NIHSS评分、MoCA评分是AIS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Lp-PLA2水平、血浆LP(b)水平、NIHSS评分、MoCA评分均可用于AIS预后不良的预测,且四者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脂蛋白磷脂酶A2脂蛋白b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改良Rankin量表

    老年低钠血症性脑病昏迷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附11例分析)

    曹守冬缪国斌端木勤浩王术芳...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低钠血症性脑病昏迷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1例低钠血症性脑病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老年低钠血症性脑病昏迷患者中,深昏迷4例、中度昏迷4例、浅昏迷3例。2例深昏迷者颈部及四肢痉挛性伸展性强直,肌张力增高,四肢无自主活动,呈去大脑强直状态;3例中度昏迷者伴肢体抽搐、双眼向上凝视,呈癫痫样发作;2例浅昏迷者初期表现为谵妄、躁动,胡言乱语。7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例有糖尿病史、3例冠心病史,心功能不全7例、肝硬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结肠癌1例、胃癌术后发生乳腺癌伴骨转移1例、膀胱癌术后复发1例。颅脑CT检查发现有双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变性及不同程度的脑萎缩。11例患者血清钠浓度(122。09±4。19)mmol/L,其中中度低钠血症(125~<130 mmol/L)者4例,重度(<125 mmol/L)者7例。11例患者均立即通过静脉途径给予3%氯化钠溶液治疗,每日1~2次;同时经留置胃管按时注入水温在30~40℃、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每次40 mL,每日3次。治疗后,患者在5 h内苏醒1例,24 h内意识恢复6例,48 h内及72 h内意识恢复各2例。间隔12~24 h复测患者血清电解质,血清钠离子浓度为(134。78±8。43)mmol/L,最低者为126。80 mmol/L。经治疗伴随疾病及营养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后,9例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2例患者因伴发重症肺部感染、脓毒性休克而最终死亡。结论 老年低钠血症性脑病昏迷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昏迷、血清钠浓度降低。老年低钠血症性脑病昏迷患者一经诊断,应立即静脉给予3%氯化钠溶液并经留置胃管按时注入10%氯化钠溶液进行治疗,疗效较好。

    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性脑病低钠血症性脑病昏迷氯化钠溶液

    1例儿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期动脉溶栓治疗

    刘雅莉李颖陈文雄庞宁东...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超期动脉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对1例AIS患儿的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因左侧肢体无力17 h入院,无抽搐及意识障碍,头颅MRI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脑梗死。在症状出现后28 h时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动脉溶栓治疗,术中见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局部偏心充盈缺损,予尿激酶灌注进行动脉溶栓治疗。治疗后6 h患儿清醒,经抗凝、抗血小板、康复治疗28 d后出院,随访5个月患儿步态恢复正常。结论 儿童AIS临床表现多样,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在患儿症状出现后28 h时进行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有效。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时机动脉溶栓尿激酶

    1例拟诊脊髓小脑共济失调8型患者的基因检测和治疗分析

    孙欢田晟张康南京...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脊髓小脑共济失调8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8,SCA8)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总结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拟诊SCA8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和治疗方法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8岁男性患者,因"步态不稳12年"就诊,临床表现为行走不稳、剪刀步态、双下肢肌张力增高。抽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行遗传性共济失调Panel基因检测、全外显子测序以及Sanger测序验证,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ATXN8/ATXN8OS基因CAG重复分别是18次和68次,其母亲ATXN8/ATXN8OS基因CAG重复分别是24次和67次,患者父亲基因检测结果未见异常。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果,明确诊断为SCA8。为改善患者双下肢痉挛症状,实施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SDR)及脊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治疗,并进行术后康复锻炼。术后6个月,患者剪刀步态明显改善,行走基本平稳,MAS评分、VAS评分、坐位平衡及立位平衡均有改善。结论 ATXN8/ATXN8OS基因串联重复区的CAG异常重复扩增可导致SCA8,临床表现为痉挛性步态不稳,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可明确诊断,SDR可有效改善SCA8患者的痉挛性步态。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脊髓小脑共济失调8型ATXN8基因ATXN8OS基因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脊神经根粘连松解术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过程中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处理(附1例报告)

    丁立山郑鸣梁昊申猛...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右侧股动脉穿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过程中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 对1例右侧股动脉穿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过程中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因突发头晕、意识丧失入院,头颅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可能,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提示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破裂,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过程中,因左椎动脉严重迂曲上行困难,术中反复操作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术中造影见左侧椎动脉V4段内充盈缺损,考虑血栓形成堵塞基底动脉。因反复尝试导引导管及颅内支撑导管均不能通过左侧椎动脉起始部,术中讨论后改为经肱动脉入路经右侧椎动脉进入基底动脉内将血栓取出。抽吸出暗红色坚硬血栓及部分红色血栓后,可见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通畅。继续释放支架覆盖瘤颈部、放置弹簧圈入动脉瘤内栓塞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再次造影示动脉瘤填塞致密,瘤颈部无残留,支架贴壁良好,血流通畅。术后应用替罗非班预防再次发生梗塞,患者好转后康复出院。结论 右侧股动脉穿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过程中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临床少见,属严重并发症,需结合术中造影结果迅速判断,抽出血栓或药物溶栓,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围术期安全。

    血管内栓塞血栓形成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颅内动脉瘤基底动脉尖动脉瘤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