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化工
山西化工

张莉萍

双月刊

1004-7050

sxhxgy@163.com;bjba@sxhgw.cn;bjbb@sxhgw.cn

0351-2023719;2023819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5号

山西化工/Journal Shanxi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山西省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主管、山西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山西省惟一综合性化工科技期刊。主要报道行业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及研究、开发、生产、应用的最新成果和经济技术信息,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宣传效果好等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气环境中对VOC的监测检验研究

    白志飞
    247-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空气中VOC污染问题,需要做好及时的监测检验和防治工作,增强生态保护效果.为此,本文进行VOC的概述,对其监测检验方案进行分析,基于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的落实,完成大气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分析,并提出VOC处理方法,以期为当前的环保工作提供经验参考,维护生态环境.

    大气环境VOC监测检验

    超疏水-超亲油海绵的制备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赵雅婷
    249-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处理含油废水,满足环保要求,采用一锅水热法制备超疏水-超亲油PVA海绵材料(STt@PVA),其可瞬时吸收氯仿、正十六烷及汽油等黏度较低的有机溶剂,高黏度食用油的吸附时长约 20 s;对正十六烷、汽油及氯仿的分离效率,依次是 98%、93%、86%.且经过 5次循环后,吸附正十六烷、氯仿-水混合物,分离效率均在 83%以上,表明STt@PVA具有很好的油水分离性能和回收性.

    超疏水-超亲油海绵含油废水可回收性能

    空气中颗粒态汞的污染特征研究

    郑鑫
    252-253,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汞,既要强调室外汞污染排放的监测,也要重视室内空气中的颗粒态汞污染;在各类化学实验室对汞有着较多接触下,为保障人员安全性,需要了解颗粒态汞的污染特征.为此,本文借助湿式消解法提取室内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应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颗粒态汞浓度,并与相关卫生、环保标准进行汞浓度对比,明确颗粒态汞的污染特征,以期在判断化学实验室空气的汞污染程度后,采用通风等手段降低颗粒态汞的影响,保障人员安全性.

    大气健康颗粒态汞污染特性

    危险废物的多层次循环技术利用

    杜方圆
    254-25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危险废物的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基本要求,能够有效缓解环境压力,减少二次污染.本文以危险废物的循环利用为出发点,对现阶段的危险废物循环利用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化工危险废物的循环利用处置方式进行了分析,化工废盐与废酸都可以通过工艺处置转化为新的应用资源.危险废物的多层次循环利用为行业污染问题与资源再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危险废物循环利用废酸废盐

    重庆市荣昌区PM2.5组分分析及来源解析

    李启蓝郑荣周邓尚丽唐韬...
    256-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中流量采样器对荣昌区国控空气站点布点采集PM2.5 样品,分析碳组分、水溶性离子组分和金属元素组分,识别出PM2.5 的组分构成.结果表明:荣昌区PM2.5 中的主组分(占比超过 1%)共 14个,按浓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OC、EC、SO42-、NO3-、Si、Al、Ca、V、Na、Fe、K、Cl-、As和NH4+.荣昌区PM2.5 中二次组分(OC、SO42-和NO3-等)占比较高,达45%.利用PMF模型进行分析,在荣昌区PM2.5 中,工业源、交通源、生活源、扬尘和其他源的贡献占比分别为35.7%、29.8%、17.3%、9.3%和 7.8%,工业源为首要贡献源类,交通源略低于工业源.

    PM2.5组分PMF模型

    离子液体-乙醇胺体系的脱碳反应条件优化

    裴培赵洁妤程颖
    259-260,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离子液体-乙醇胺体系的脱碳反应条件优化,降低脱碳能耗.首先明确离子液体-乙醇胺体系的脱碳流程,通过实践确定最优脱碳反应条件并进行改进,最终将离子液体-乙醇胺体系的脱碳反应条件优化为吸收压力0.5 MPa、离子液体[bmim][PF4]用量设定为 0.13 L/min.实验表明:质量分数 30%(MEA)-[bmim][BF4]水溶的吸收容量与吸收速率最优.

    离子液体乙醇胺体系脱碳反应吸收压力理论级数

    太原市降水化学特征的时间变化与来源解析

    龙腾飞王振涛崔阳何秋生...
    26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1年太原市大气湿沉降(降雨、降雪)样品,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时期降水中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水pH值与降雨量呈负相关,10年间酸雨频次逐年递减.Ca2+、NH4+、SO42-和NO3-是含量最丰富的离子;SO2 仍是造成降水酸性的主要原因,但NOx对酸雨的贡献逐年增加.燃煤消耗量的持续下降是SO42-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而NO3-浓度的上升与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有关.

    大气降水水溶性离子年际变化来源解析

    工业聚集区碳排放优化调整常用措施研究

    王景洋
    265-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策略,对碳排放产业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并将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轻工列为碳排放的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监管,并出台政策鼓励督促产业聚集区主体进行以减碳为目的的布局优化.本文将布局优化的措施概括为聚集区自身调整、碳排放交易、减碳技术改造、可再生能源使用等.并认为,如果要顺利按计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市场主体产生对生产工艺进行绿色改造的原动力,增加对碳交易的积极性,也需要国家加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并使相关政策形成体系.

    碳排放碳交易碳中和

    电厂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

    颜士杰孙磊
    268-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力发电厂采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水,实现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对实现我国电力行业废水零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在对脱硫废水水质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预处理软化、膜浓缩减量以及蒸发结晶等主要资源化利用技术展开了分析对比,为燃煤电厂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提供相关的借鉴与参考.

    电厂脱硫废水资源化

    钢铁工业浓盐水零排放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冯梅
    27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经过前段膜处理之后,浓水中盐分、有机物含量较高,处理好浓盐废水,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基于此,介绍了浓盐水零排放采用"一级预处理+膜浓缩+二级预处理+纳滤分盐+蒸发结晶"的治理工艺,对各工艺流程单元及指标参数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浓盐水治理技术研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