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化工
山西化工

张莉萍

双月刊

1004-7050

sxhxgy@163.com;bjba@sxhgw.cn;bjbb@sxhgw.cn

0351-2023719;2023819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5号

山西化工/Journal Shanxi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山西省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主管、山西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山西省惟一综合性化工科技期刊。主要报道行业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及研究、开发、生产、应用的最新成果和经济技术信息,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宣传效果好等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选矿厂周边地表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王卓金龙高正娇侯雪...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能够反应出水体受污染的程度.为了测定某选矿厂周边地表水质的化学需氧量,本文通过取样在室内实验室进行了测定,根据判定方法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以及准确度等一些参数对样品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数据显示测定出的检出限为3 mg/L,测定下限为 12 mg/L,和标准(HJ 828-2017)中已给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偏小;通过测定低浓度和高浓度两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结果显示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2.9%和0.5%,满足方法要求的±10%以内;依据检测结果可判断出该选矿厂周围地表水没有超过排放限值,数据达标.

    化学需氧量试亚铁灵指示剂方法验证

    基于改进气相色谱法的大气中S、N含量监测

    侯珊珊魏文超
    92-9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气相色谱法对大气中硫、氮含量的监测效果,此次研究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参数、进样技术以及检测器响应对气相色谱法进行改进.在对改进气相色谱法的对比实验中发现,研究提出的改进方法的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分别为 99.3%和 1.5%,均优于对比的气相色谱法.上述结果说明,此次研究提出的改进气相色谱法实现了大气中的硫、氮含量的高效准确检测,为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提供了有力手段.

    气相色谱法大气监测硫含量氮含量

    煤质分类与化验要点研究

    雒慧
    94-95,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炭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点产业,煤炭资源有着繁多的种类,分布范围较为广泛,近些年来针对煤炭生产,在煤炭的化验工作中加强质量把控,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对煤质分类与化验的重要意义展开了讨论,结合煤质分类指标,提出了煤质分类化验要点,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煤质分类化验要点

    加热温度对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总烃的影响

    胡柱均
    96-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甲烷总烃作为挥发性有机物总体排放情况表征的重要因素之一,监测其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在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的预处理过程中,对废气样品采用不同加热温度进行处理后检测其非甲烷总烃含量,研究加热温度对非甲烷总烃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定污染源废气中含有较多高沸点、水溶性组分时,进样前加热样品有助于样品的恢复,检测数据更具真实性和代表性,待测气体加热至160℃,可有助于提高本次实验样品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较短碳链(C2—C4)的烷烃和排放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固定污染源废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检测,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小.

    加热温度非甲烷总烃气相色谱法固定污染源废气

    邻苯二甲酸氢钾pH标准溶液定值不确定度的评定

    李洁傲王晗孟德文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如何正确使用pH(酸度)计测量邻苯二甲酸氢钾pH标准溶液,并依据JJF 1343-2012《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建立了邻苯二甲酸氢钾pH标准溶液定值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和评定方法.

    pH值不确定度评定

    汽车尾气排放PM2.5/PM10化学成分分析

    王勇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范围内,雾霾的形成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环境研究的重点.其中,交通尾气排放的微小颗粒物(例如PM2.5 和PM10)是关键的研究领域.针对这一问题,实验选择了南京市作为案例研究地点,在一次严重空气污染事件中,对汽车尾气排放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展开分析.结果发现,汽油车排放的颗粒物中碳组分较少,且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的比值远高于柴油车.在水溶性离子方面,所有车型排放的颗粒物中,钠离子、硝酸根和硫酸根的含量占主导,这些差异主要与高温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和尾气中硫酸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在金属元素含量方面,还可以观察到汽油车的排放物中金属含量普遍高于柴油车,这一现象可能与车辆的质量相关.综上所述,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无疑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减少二次有机碳、降低金属部件的使用为策略,从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化学成分大气颗粒物环境污染

    液化气脱硫醇后总硫高原因分析及优化措施

    李玉博熊逸贾宝财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石化公司催化脱硫醇装置检修后再次开工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脱硫醇装置存在的碱液再生效果不理想、液化气脱硫塔后硫化氢高及脱硫醇后总硫高,再生后碱液中二硫化物高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并对工艺操作进行了优化调整.技改及工艺指标操作优化后,经过运行结果表明,再生碱液中二硫化物稳定可控,液化气脱硫醇后硫化氢、总硫及碳四总硫合格情况下,碱液使用周期延长,碱渣排放量较以前减少.烷基化车间耗酸量减少及反应器投用,有一定经济效益.

    液化气脱硫醇装置液化气总硫脱后硫化氢反抽提汽油

    硫铵盐在燃煤电厂烟气脱硝中的形成机制研究

    杨晶晶焦琳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煤电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效能受烟气中硫铵盐形成的显著影响.针对此问题,研究讨论了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中,硫铵盐的形成机制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硫铵盐生成率的定量计算模型.实验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同时对催化剂样本在实验室进行了高温处理,以分析硫铵盐分解的抵抗力.结果表明,氨浓度通常超过SO3,硫铵盐生成在310℃时最大,而负荷下降会减少SO3 浓度和硫铵盐生成量.在 300℃和 250℃下,催化剂表面氨含量分别为 0.0104 mg/g和0.006 33 mg/g,表明氨含量随温度下降而减少38.94%.此外,催化剂表面硫元素含量与温度呈线性下降关系,反应时间从 2h到 4h,高温分解率在 250℃下从 36.98%降至 28.91%.这些发现强调了控制SCR系统反应温度的重要性,对优化脱硝效率和延长催化剂寿命具有实际意义.

    硫铵盐燃煤电厂烟气脱硝Gompertz模型生成率定量计算

    关于晋城地区煤层气用于制氢的经济性分析

    邢晓晓
    111-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城市煤层气探明储量为 3 706 亿m3,占全省总储量的 1/2 以上、全国总储量的 2/5 以上,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成熟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区域.通过对瓦斯发电电解水制氢、瓦斯重整制氢和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等制氢方式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对比,探讨瓦斯发电电解水制氢的可行性,以此提高煤层气的附加值.

    瓦斯利用瓦斯发电电解水制氢煤制氢瓦斯重整制氢

    DBA生成量和系统中含量的控制及回收工艺研究

    贾万福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介绍了控制己二酸生产中二元酸副产物(简称DBA)的生成量及系统中DBA含量的原理及需要采取的措施,同时通过对比传统及新型回收DBA工艺可知新型工艺更具优势.

    控制DBA生成量系统含量回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