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冶金
山西冶金

王荣贵

双月刊

1672-1152

0351-4063125

030001

太原市迎泽大街338号

山西冶金/Journal Shanxi Metallurgy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不断完善和提高刊物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徽含山地区横山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刘为好陆中秋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省含山县横山萤石矿位于巢湖—含山复背斜的轴部,区内断层发育,地层以奥陶系碳酸岩为主.根据探矿工程揭露,矿体主要赋存奥陶系的灰岩、和泥质灰岩及少量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中的构造裂隙中.矿体形态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矿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向,CaF2平均品位为53.57%,矿区围岩主要发生硅化,次为大理岩化、重晶石化,局部铁锰矿化等,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交代矿床.通过总结矿体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证实横山背斜断层破碎带发育位置存在较好的找矿前景,同时矿体深部及外围均未充分控制,本区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地质特征找矿前景横山萤石矿安徽含山地区

    宣城矿集区成矿规律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田真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宣城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的找矿突破处,为了满足国家矿产需求,对宣城矿集区成果规律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找矿潜力.通过总结宣城矿集区的区域成矿规律地质背景,包括矿产地时空分布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类型,结合最新的矿区地球物理异常资料和"就矿找矿"理论,最终圈定两处找矿靶区.

    成矿规律找矿潜力地质

    高炉炉渣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开发

    孙超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炉炉渣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有效地回收和利用高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为了实现资源化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找出了高炉炉渣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给出了解决方法,并举例阐述了高炉炉渣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开发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高炉炉渣中的杂质,提高其品质.最后,评估了处理方法对高炉炉渣资源化开发的影响,并得出了结论,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开发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并带来经济效益.

    高炉炉渣综合利用资源化开发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绿色冶金技术及其应用

    张凯
    91-9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生产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也因此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冶金行业需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绿色转型.鉴于发展绿色冶金技术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真空冶金技术、绿色浸出技术、吸声减振技术及生成元素硫湿法冶金技术等绿色冶金技术及其应用,并提出积极推进技术研发与创新、提供政策制度加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有效举措,为冶金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保障.

    可持续发展绿色冶金技术应用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高炉炼铁工序优化技术

    辛博
    93-9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高炉炼铁工序的优化,提高产出生铁的合格率,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高炉炼铁工序优化方法.将高炉炼铁生产单位的经济性需求作为函数构建目标,构建基于冶炼时间层面、成本层面的优化目标函数.引进粒子群算法,通过设计初始化迭代粒子,进行高炉炼铁过程中不同环节或不同工序工艺参数的优化,实现对最优加工生产参数的设计.基于多目标角度,进行目标函数最优解之间的协调化处理,完成基于多目标的工序优化设计.以某地区大型高炉炼铁生产企业为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相比传统方法,在实际中应用优化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炼铁过程中的高炉利用系数,还可以提高生铁合格率.

    粒子群算法工艺参数目标函数优化技术工序高炉炼铁

    浅埋工作面回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张平
    96-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下伏工作面回采造成边坡失稳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工作面回采位置下坡体滑动和塌陷特征,分析了采空区和坡体塑性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位置显著影响边坡滑动和塌陷特征;工作面回采后,顶板岩层成为边坡土体的主要承载结构,若工作面位于边坡滑动侧,会进一步提高边坡土体滑动空间;当工作面位于坡脚下部时,回采后边坡稳定性最高,当工作面位于坡体下部时,回采后边坡稳定性最差;采空区上部岩层以拉伸、剪切混合破坏为主,边坡土体以剪切破坏为主.

    浅埋工作面边坡稳定性塑性区特征FLAC3D

    工作面停采期间围岩矿压显现及破坏特性分析

    宋彦强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15204工作面停采期间回撤通道围岩矿压显现及围岩破坏特性,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回撤通道围岩矿压显现明显,围岩应力不断增大,当工作面与回撤通道间距为5.0m时围岩应力达到峰值,造成围岩破碎现象,主要表现为回撤通道顶板破碎、采空区侧巷帮破碎、垮落等,需加强对贯通前围岩控制.

    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矿压现象破坏特性

    选煤厂选煤工艺技术研究

    陈嘉龙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煤厂的建设是煤炭开采后的重要一步,是整个煤炭工业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选煤厂的合理设立,可以提高煤炭的初次开采后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可以减少煤炭整体的开采成本,提高煤炭企业的利润.同时通过合理的选煤工艺设置,和煤矿采能进行适配,增强煤炭运用效率.以纳林河二号煤矿选煤厂为例,通过对煤炭特性和可选性的分析,阐述了选煤厂工艺特征,为后续研究及建设提供借鉴.

    选煤利用效率工艺

    矾山磷矿中深孔一次爆破成井孔网参数优化

    吴旭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矾山磷矿原采用YGZ-90型钻机、QZJ-100B潜孔钻机钻凿65mm、100mm孔径中深孔一次爆破成井,由于西区矿房切割井施工量大、爆破成井率低,制约西区充填法采矿生产能力.为解决矿房切割井成井速度慢、成本高、成功率低的问题,设计对一次爆破成井孔网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确定了合理可行的掏槽方式及孔网参数、分段爆破高度、装药结构及装药量、起爆顺序及延期时间.据现场统计分析,一次爆破成井效果良好,可推广应用.

    一次爆破成井切割井孔网参数装药结构延期时间

    矿井初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张晋铭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煤炭开采安全系数,降低井下涌水影响,结合已有地质条件及探测钻孔资料,对山西某煤矿3901综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9号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发育高度,与顶板含水层连通强开,预测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将预测结果与采面回采期间实际涌水量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实际涌水量与预测最大涌水量较接近,以预测最大涌水量为依据配备排水设备、构建排水系统较为合理.

    煤炭开采涌水量预测导水裂隙水文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