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建筑
山西建筑

毕兴锁

旬刊

1009-6825

zgtysxjz@263.net

0351-2023214;4133298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山右巷10号

山西建筑/Journal Shanx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山西省建设行业唯一的一份国家级刊物,本刊为旬刊,适合广大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科技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发表论文或阅读参考。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为广大科技人员、院校师生提供最广阔的学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BIM技术的基坑智能监测技术研究

    马建丰张乃田安树波曹昌文...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坑边坡的不安全性常导致工程事故发生,深基坑作为建设工程施工危险部位重大专项,确保基坑的安全监测和报警的及时性非常重要.文章基于BIM技术如何实现快速高效及时报警进行了分析.通过智能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无线传输至云平台,平台解析数据与BIM基坑模型自动匹配,对测点部位的位移、土压力进行动态监测,当超过预警值后自动传输报警信息,为工程危险源的及时处理提供决策依据.文章基于BIM技术的深基坑监测技术通过在天柱山管廊项目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经济效益.

    BIM技术深基坑智能监测云平台

    考虑基础-土相互作用的采空区输电铁塔承载特性研究

    张强王柄楠张晓晨徐波...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空区地表沉降后,输电铁塔基础可能发生沉降、倾斜,影响杆件变形及轴力分布,导致杆件失效.以某采空区750 kV输电铁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输电铁塔、基础与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基础型式、不同沉降位置的塔腿杆件轴力分布及变形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铁塔基础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当考虑相互作用影响时,杆件轴力和节点位移随沉降值呈非线性变化;相较于独立基础,不同沉降位置对大板基础的塔腿主材、斜材轴力的影响更大;当基础处于沉降位置时,防护大板能有效减小基础所受应力.

    采空区地表沉降输电铁塔轴力分布基础受力特性

    交旅融合背景下城市快进慢游体系的规划与研讨

    沈菲扬苏一航王国银季朱舜...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旅融合是交通运输和旅游服务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模式,推动传统交通由单一通达功能向游憩、文化、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功能转型突破.以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交旅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域外快进、域内慢游的"快进慢游"城市交旅融合发展体系,对促进城市旅游业和交通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交旅融合快进慢游体系慢行绿色廊道城市圈交通网络

    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历史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廖保浈李光霞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背景下,以空间规划体系中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四大基本体系为切入点,提出城乡历史遗产保护优化策略.在编制审批体系中,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个方面融入遗产保护理念;在实施监督体系中,构建网络化传导、多维协同治理格局;在法规政策体系中,从国家立法、地方立法、政策配套三层面提供遗产保护支持;在技术标准体系中,从技术设计标准、技术导则、上图及图库标准三个方向完善技术标准内容.探索体系中规划与保护相融策略,以期为现阶段城乡历史遗产保护策略优化提供参考.

    城乡遗产国土空间规划历史遗产保护

    从工程实例看文物原真性修复

    范欣智
    23-2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遗产原真性是一个庞杂的话题,涉及到文化遗产的材质、形态、环境等方面完整、真实性的讨论.如何将一套高度涵盖各种情况、各方需求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文物对象上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文章将以两例文物为切入点,针对工程中面临的问题及病害处理措施,研究其对文物原真性的影响,并以实例比较的方式提出设想,最后结合工程成果等情况提出一些见解.

    文物古建筑祠堂原真性

    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量化分析及特性研究

    郭风爱李斐赵全胜徐士钊...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高速公路建设过程划分为材料生产、材料运输和施工3 个阶段,利用碳排放因子法构建高速公路建设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核算模型,以秦唐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高速公路建设期碳减排建议.计算结果表明:秦唐高速公路建设期总碳排放量为 43.72 万 t,碳排放强度为 1.58 万 t/km,各阶段碳排放占比分别为 91.51%,7.81%和0.68%;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量最高为40.00 万t,碳排放强度为 1.44 万t/km,其中水泥和钢材的生产加工为高速公路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的关键;在所有单位工程中,超过80%的碳排放来自交叉工程、桥涵工程和路基工程,其中交叉工程碳排放量最大,占总工程的36.84%.

    碳排放核算核算模型碳排放因子法减碳措施

    昆明市金马社区儿童友好空间需求满意度评价与策略研究

    徐英豪代丛纯杨霞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满足儿童活动空间需求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是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有助于昆明市绿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聚焦绿美社区内儿童友好型空间的需求满意度,对昆明市金马社区花园范围内4 岁—14 岁儿童及其随行者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和专家建议构建3 个需求类别 8 项指标的Kano-IPA模型.并提出活动创新化增强场地互动性、主题在地化突显空间地域性、体验多元化增强空间秩序性的优化策略.

    儿童友好绿美社区Kano-IPA模型自然教育可持续设计

    基于空间特点的老旧居民小区同功能区域重划分研究

    张芸
    38-4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可能因年久失修而变得陈旧和不安全,重划分研究有助于改善小区的绿化、照明、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感.为此,该研究分析了老旧居民小区空间特点,基于此,以空气质量、噪声水平、交通便利性、绿化覆盖率为目标函数,结合目标权重,构建老旧居民小区同功能区域重划分模型.引入免疫机制改进免疫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方法应用后同功能区域利用率明显升高.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小区现有的空间资源,通过合理布局和功能整合,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空间特点老旧居民小区同功能区域改进免疫粒子群算法重划分

    洛阳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奕迪徐孙浩马忠臣李配配...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洛阳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接驳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优化轨道交通系统和促进可持续交通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基于GIS分析、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重点考察了不同类型站点特征、站点设计与布局、客流特征与出行需求及公共交通政策与管理等因素.结果显示,站点周边的功能混合度、人口密度、公共设施和服务质量等因素,以及站点的出入口位置、数量、通达性对步行接驳质量有显著影响.此外,乘客的出行目的、时间分布和交通换乘需求也对步行接驳服务质量产生影响.基于调研结果,建议采取提升步行网络密度、提升步行网络的整体性等措施,以改善洛阳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接驳状况.

    轨道交通步行交通公共交通交通方式

    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研究进展

    胡太伟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建筑既是建筑现代设计理念、构件生产、现场管理革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行组件化理念和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举措.结合目前国内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研究情况,对可恢复式梁柱节点、方钢管柱-桁架梁、带悬臂梁节点、框架体系装配式节点形式的构造和力学性能进行阐述与总结.研究表明,装配式钢结构梁柱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延性和抗震性能,但是目前基于装配式节点构造及各参数的研究主要针对二维平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应用和发展,后续需对节点在火灾作用下的破坏及损伤时序、三维空间结构中楼板与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和考虑楼板后整体结构的复位机理与刚度变化历程进行进一步研究,为增加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推广至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装配式钢结构套筒连接框架体系梁柱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