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林业科技
山西林业科技

米文精

季刊

1007-726X

shanxlykj@periodicals.net.cn

0351-7336047

030012

太原市新建南路105号

山西林业科技/Journal Shanx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省林学会主办的林业科学技术、学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施肥和浇水处理对油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郝凯婕
    29-3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刘家村,选择生长一致的5年生油松幼林进行浇水、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和浇水处理对油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油松幼林的树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均有一定提高,其中,最好的施肥组合是NPK60.氮肥和钾肥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显著,磷肥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不显著.混合施肥处理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大于单一施肥处理.不同浇水处理对油松幼林树高和地径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对生长量的影响为浇水3次4L>浇水3次2 L>浇水 1次12L>浇水1次6L>不浇水.相同浇水方式下,浇水量越大越有利于油松生长;相同水量下,多次浇水效果优于单次浇水.

    油松施肥浇水树高地径

    不同密度油松天然次生林对林下植被组成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朱明英
    31-3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三道川林场4种不同密度油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其林下植被组成及土壤物理性质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松天然次生林林下共出现植物32科64属70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物种数量呈现减少趋势;不同土层的土壤容重均呈现增大趋势,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呈现减小趋势.综合来看,为改善油松天然次生林林下植被组成及土壤物理性质,可适当降低林分密度.

    林分密度油松天然次生林植被组成土壤物理性质

    辽东栎半同胞家系选择研究

    宋巍
    33-3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辽东栎最优家系,于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大南坪中心林场内开展了辽东栎优树选择和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南坪中心林场辽东栎半同胞家系1年生播种苗苗高变幅为10.4 cm~19.6 cm、地径变幅为0.33 cm~0.56 cm,2年生播种苗苗高变幅为29.7 cm~49.5 cm、地径变幅为0.51 cm~0.70 cm.苗高和地径在家系间差异明显,因此,以苗高和地径进行选择可获得较好的遗传改良效果.根据苗木生长情况,17号、22号、23号、25号家系苗高、地径较大,遗传性状更好,可以对其进行繁育推广,其中,23号家系表现最优.

    辽东栎优树选择苗期试验大南坪中心林场

    氧化石墨烯对美国红栌组培苗的影响

    冯耿萍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美国红栌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石墨烯对其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适宜浓度的氧化石墨烯加入美国红栌组织培养初代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中,能够降低组培苗褐化率并提高植株增殖指数,但其浓度不宜过高.其中,初代培养基的氧化石墨烯适宜浓度为1 mg/L~2mg/L,且氧化石墨烯适宜于与维生素C配合使用;增殖培养基的氧化石墨烯适宜浓度为0.5 mg/L~1.0mg/L,氧化石墨烯与多微氨基酸搭配使用可以促进美国红栌组培苗的生长发育.

    美国红栌组培苗褐化氧化石墨烯

    山西省石楼县油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郭翠萍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通过测定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研究坡向、坡位及造林密度对山西省石楼县油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不同坡向土壤含水量差异不显著,从高到低依次为北坡>西北坡>东坡.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从高到低依次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不同造林密度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从高到低依次为1 465株/hm2>968株/hm2>2 193株/hm2.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差异不显著,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油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坡向坡位造林密度

    不同覆盖措施对五角枫人工林土壤含水量及生长情况的影响

    王敏
    41-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西省古县为研究地,比较分析了 5种覆盖措施下2年生五角枫幼苗造林后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及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次降雨后,各覆盖措施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土中覆盖枯草>纸板覆盖>地膜覆盖>碎石片覆盖>地表覆盖枯草.各覆盖措施各月份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土中覆盖枯草>纸板覆盖>PE地膜覆盖>碎石片覆盖>地表覆盖枯草.总体来看,土中覆盖枯草处理的蓄水保水效果最好,土壤含水量降低速率最慢,苗木成活和生长情况也较好.

    半干旱地区覆盖措施土壤含水量成活率

    菜籽饼肥对红瑞木移栽苗生长和苗圃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红娟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年生红瑞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设置5个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比例的菜籽饼肥对红瑞木移栽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仅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施用35%化肥+65%菜籽饼肥显著提高了红瑞木移栽苗的株高、地径、根系干重、茎干重、叶干重及其苗圃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综合分析来看,红瑞木移栽苗整地时施用35%化肥+65%菜籽饼肥较为适宜.

    菜籽饼肥红瑞木移栽苗生长土壤肥力

    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的植被响应

    赵娟史雅楠李新平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介绍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概况,综述了植被分布、植被覆盖、植被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物候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属于半干旱地带,植被主要为草本、灌木及一些适宜半干旱条件的乔木,水热条件是影响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主要限制因子.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的主要特征是乔木物种多样性、草本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均随海拔升高而递减,灌木物种多样性无明显变化趋势;乔木物种丰富度与生长季节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2000年至2015年,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植被物候发生显著变化,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提前和结束日期推迟的区域较多.

    气候变暖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植被响应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技术与养护管理措施

    陈文荣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十分重要.笔者从适宜城市环境、遵循经济性原则、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3方面介绍了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方法,从搭配种植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植物、采用适宜的栽植方式、合理控制栽植密度3方面阐述了适宜植物群落的构建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灌溉排水、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措施.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养护管理

    荒山造林绿化技术探析

    任杰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荒山地区进行造林绿化,既能使闲置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又能改善区域生态状况.笔者从前期准备工作、苗木选择、起苗及运输、苗木栽植、覆盖及浇水、抚育管理6方面总结了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并介绍了荒山造林绿化中的蓄水渗膜袋技术、保水剂技术、渗灌设备3项新技术,可为提高荒山地区的造林绿化成效提供参考.

    荒山地区造林绿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