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煤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煤炭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炭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余子彤

双月刊

1671-749X

SXMJ@chinajournal.net.cn

029-87671830 87671657

710001

陕西省西安市和平路东十一道巷6号

陕西煤炭/Journal Shaanxi Meitan
查看更多>>本刊是陕西煤炭系统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需要,期刊将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充分发挥陕西的煤炭资源,经济潜能和科技力量优势,结合陕西煤炭生产建设的实际,跟踪陕西煤炭工业发展轨迹,报道陕西煤炭工业开发建设,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动向和发展水平;积极传播新科技,报道新成果,交流新经验,探讨新问题。为全方位促进产、学、研信息交流,宣传沟通,相互结合服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为推进陕西煤炭工业现代化,构筑具有陕西特色的环保型能源工业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陕北地区煤矸石处理方案对比研究——以小保当煤矿为例

    张丽维张廷会高博付德亮...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其危害性巨大.为了有效处理小保当煤矿大量的矸石,结合该矿煤矸石特性等情况,对比分析目前已有的煤矸石综合利用和处理方法的特点、处理效率和适用条件等,提出适合该区域的煤矸石高效规模化处理技术,即建议优选井下充填方案.根据煤矿地面现状、地质情况、开采地质条件、地下空间分析等进一步进行适宜性评价,表明地面钻孔对采空区注浆充填是可行的.该方案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煤矿地下空间来解决矿井固废处理难题,从而消纳大体量煤矸石,解决煤矿面临的煤矸石处置难题,还能够为其他矿井提供重要借鉴.

    煤矸石综合处理井下充填注浆充填钻孔布置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数据分析

    徐平安张若楠周小雨赵琦琦...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采煤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需要对煤层中赋存的瓦斯进行抽采,要先抽后采,保证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瓦斯治理安全可靠.为减少人工工作量、加强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能力,现引入大数据的技术理念,采用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将瓦斯抽采过程中获得的基础数据代入算法模型,得到相应结果.通过对结果数据进行探索分析,获得新的数据分析手段,形成一种新的预警方式;能够在获取基础数据的同时,将需要的计算数据进行实时反馈;减少了日常瓦斯抽采分析中的人工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

    瓦斯抽采数据分析数据清洗大数据技术数据展示

    靖边县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质评价

    卜芸芸李威
    70-7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陕西省靖边县油气资源的开采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进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的研究,能够有效促进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通过对地下水水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究区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HCO3—Mg·Ca、HCO3—Na·Mg、HCO3·SO4型水,局部还存在HCO3·SO4、HCO3·Cl、SO4·Cl、CO3·SO4·HCO3、HCO3·Cl—Na·Ca、Cl·SO4—Na·Mg、HCO3·Cl、HCO3·SO4·Cl、SO4、SO4·Cl及Cl型水.综合运用统计分析、三线图和单项指标法等多种方法,对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水质进行分析评价,认为区内东北部和中部地下水以Ⅰ、Ⅱ类水为主,水质良好,中部芦河河谷附近以Ⅳ、V类水为主,水质较差.

    靖边县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质评价时空分布

    关中西部中深层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开发建议

    贾志刚刘军王峰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关中西部城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分析地热资源分布及热储类型,结合地热地质条件提出开发建议.分析认为,关中西部热储类型主要包括孔隙型层状热储、岩溶型层状热储和裂隙型带状热储3种类型;扶风县赋存岩溶型层状热储,地热地质条件好,适合进行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渭滨区、眉县赋存有孔隙型层状热储和裂隙型带状热储,地热地质条件较好,适合进行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岐山县、金台区、陈仓区、凤翔区赋存孔隙型层状热储,地热地质条件中等,可根据地热地质条件选用水热型与换热型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陇县、千阳县赋存孔隙型层状热储,但地热资源较差,适合开展换热型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关中西部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地热地质条件开发建议

    基于IAHP-EWM-FCE的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评价

    寇杰姚有利潘思宇张孟浩...
    79-8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山应急救援队伍是煤矿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针对矿山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选取的模糊性和不规范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价.首先,根据应急救援队伍相关法律标准、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式确定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和熵权法(EWM)进行矿山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最后,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煤矿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实证分析表明,所构建的矿山救护队能力评价模型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出某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等级,有助于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从而加强煤矿企业应急能力建设.

    煤矿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应急救援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法改进层次分析法熵权法

    保护层开采条件下卸压瓦斯治理技术实践

    白振华高品姬东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下峪口煤矿保护层开采条件下上保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瓦斯超限问题,以及被保护层3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难题,通过对工作面瓦斯涌出预测及分析瓦斯来源,确定合理的瓦斯抽采方案.结合中近距离煤层条件下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确定采用合理布置穿层钻孔抽放卸压瓦斯、采空区埋管抽放瓦斯、顺层钻孔预抽、边抽边采等综合瓦斯治理方案.试验结果表明,4216工作面回采期间未发生瓦斯超限问题;上保护层回采初期(15~35 m)卸压瓦斯抽采进入活跃期,钻孔施工应当超前工作面35 m施工;也表明该综合瓦斯治理方案有效可行,研究成果对韩城矿区突出矿井瓦斯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瓦斯超限瓦斯抽采保护层开采煤与瓦斯共采卸压瓦斯治理

    综放工作面智能化升级改造与应用

    袁泉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化不仅是煤矿转型升级的新途径,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煤炭开采技术革新的前进方向,更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山西中煤东坡煤矿915综放工作面为智能化升级改造对象,结合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和现场设备实际配置情况,按照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建设指南及验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在合理控制投资的前提下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中级智能化综放工作面改造目标、系统架构和升级方案,完成了对采煤、支护、供液、人员定位及视频监控等子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升级改造后实现了工作面采煤机记忆截割、支架一键放煤、自动跟机、实时视频监控、地面及井下远程可视化控制、各系统协同控制等功能,达到了"增安、减人、提效"的目的,对类似条件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综放工作面改造目标智能化开采系统架构记忆截割

    综合物探技术在大宽面上覆基岩防治水中的应用

    高凯斌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逐步增加,井下地质构造尤其是水文地质构造越来越复杂,矿井小构造及井下水害经常困扰着矿井安全和煤炭生产.工作面回采前需查明顶板上覆基岩含水性及内部地质构造,针对工作面含水性及内部构造探测,常用的物探方法有音频电穿透法探测和坑道无线电波透视法探测.由于神东矿区各矿井煤层赋存稳定、煤质优良、开采条件优越,因此回采工作面设计开采宽度大.以鄂尔多斯寸草塔二矿22122工作面为实例,结合坑道无线电波透视法、音频电穿透法2种综合矿井物探方法,探查工作面内部构造情况及工作面顶板上覆基岩富水性.综合2种物探方法和实际水文地质资料对回采工作面进行水害分析,准确预测了大宽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导水性/导水通道,充分论证了电磁波在大宽工作面的有效穿透性,为回采工作面水害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综合物探技术矿井水害坑道无线电波透视音频电穿透基岩含水层

    复合破碎工作面回撤巷道围岩注浆加固

    姬东
    100-10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撤巷道施工是矿井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而复合破碎工作面片帮严重、易冒落,会对回撤面作业造成重大安全隐患.为解决回撤巷道顶板在复合破碎条件下受压变形管理难度大、片帮严重、易冒落等问题,选取下峪口煤矿23308工作面机掘回撤面为注浆加固试验地点,从注浆材料性能、注浆施工设计及效果性评价3个方面综合研究,研发出一种低反应温度、高强度的矿用复合注浆加固材料SCPJG-2.实践表明,该围岩注浆加固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破碎顶板工作面回撤巷道巷道施工困难的问题,能够为该地区同类型地质条件下的围岩加固施工提供更为有利高效的新技术.

    复合破碎顶板回撤巷道注浆材料围岩加固围岩稳定性

    综采工作面通过延伸段关键技术及思考

    袁红平何文帅贺煜刘浩...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开采条件限制,部分综采工作面开采长度设计时须进行延伸,回采通过延伸段及贯穿整个工作面老巷,成为制约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图纸模拟及分析,提出了综采工作面过延伸段、贯穿整个工作面老巷关键技术及现场管理重点,并对类似工作面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现场实践及论证表明,综采工作面涉及二次延伸及为解决通风问题须设计贯穿中部运输、回风巷之间的联络巷时,杜绝与二次延伸段设计在同一位置;通过延伸段及中部措施巷时必须对特殊地段进行补强支护,以防采动、周期来压影响导致巷道冒落或综采支架通过老巷时出现支架压死等现象;通过中部措施巷及延伸段时,必须对作业顺序、工程量、劳动组织等进行全面安排,避免交叉作业导致工作混乱.

    综采工作面延伸段调斜回采中部措施巷工作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