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过去40多年全球性养老金改革的历程,结合中国的现状,对世界银行以私有化为核心的"多支柱模型"进行全面彻底反思;在描述2005年旧模型升级为以1支柱为核心并具有良好平衡性的新模型的历程基础上,介绍了新的国际共识.第一,新模型把1支柱的重要程度升级为整个体系中唯一的A+,将各种积累制都降级为B,将负担不起资本市场风险的低收入群体完全排除在积累制之外.第二,从政治经济稳定和效率的角度来看,0支柱非常重要,目前100多个国家都有0支柱,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其替代率可达100%.第三,延迟退休是各国广泛采用的维持公共养老金可持续的适宜措施.相较之下,进行了私有化改革的绝大部分国家都已经撤回了私有化改革.第四,公共养老金余额储备是平滑代际间负担的有效办法,但是它不能解决可持续性问题.第五,不应依赖自愿缴费的制度来解决一个国家的养老金问题,因为其规模太小.第六,如果一个国家基金的回报率低于工资增长率,那么积累制就不是解决问题之道.第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实际利率都呈现下降趋势,专家们并不确信低回报率未来能回高.第八,建议在发展积累制之前,打造好稳健可持续的公共养老金体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公共养老金不可持续的情况下成功运营积累制.第九,要想把积累制运营好,需要先培育好优良的金融市场及其监管制度.第十,即使在发达国家,企图通过建立庞大的补充性积累制养老金来成功地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