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海军

半月刊

1003-0069

010-65815864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下斜街29号

设计/Journal SHEJI
查看更多>>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界权威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合作出版,是中国唯一一本中国工业设计界全国发行的国家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适用于老年人智能化研究的方法设计

    段宏莉江蓓郭语浩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老龄化遇上智能化,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化时代,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文献查阅,发现目前针对老年人智能化现状的用户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本文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因素、心理状态和社交属性,建立了一套老年人智能化现状研究的方法框架,制订了较为普适的老年人智能化能力评估体系,并实践性地开展了定量和定性调研,为后续设计工作者在老年人智能化用户研究中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老龄化智能化用户研究方法设计实践验证

    广告学专业艺术设计类课程的美育实践研究

    刘颖闵乐妍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广告学专业艺术设计类课程美育的实践基础,对此类课程目前实施美育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探究,指出存在美育对象的艺术素养薄弱、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滞后、美育时间和形式固化这三大主要挑战.高校亟需针对现实问题推进教学改革,通过艺术设计类课程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强化审美意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崇高审美追求的高素质人才.

    美育广告学教学改革审美素养艺术设计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设计"研究分析与发展展望

    胡丹阳王震亚赵麟琪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国内近11年内中国设计的热点,探究中国设计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总结未来中国设计的研究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通过收集2012~2022年与中国设计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章作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形成知识图谱,重点关注文献的关键词共现,以探究近11年中国设计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态.发现中国设计当前的研究领域和内容较为狭窄.中国设计当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二维设计领域,存在设计内涵的缺失,传统技艺保护不足以及科技前沿性不足等问题.结合中国设计研究热点与不足,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探究与展望.

    中国设计文献分析Citespace知识图谱发展展望

    设计人类学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

    耿涵段金池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梳理设计人类学的发展历程,认为设计人类学的功能、研究手段及其学术旨趣都在发生变化,其从服务于商业实践应用逐渐拓展为立足设计文化的独立研究领域.这之中既显示出设计作为文化与社会整体观照对象的学术发展趋势,也呈现出设计学与人类学跨学科交叉融合所形成的纵深研究空间.设计人类学在本土至少能在3个向度上持续发力,分别是实践工具、知识生产和交叉学科.

    设计人类学发展历程设计学人类学交叉学科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阅读障碍儿童绘本设计研究

    叶盈盈朱珺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阅读障碍儿童绘本的创作.本文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根据阅读障碍儿童认知特点,探讨儿童绘本创作要着眼于帮助阅读障碍儿童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以此培养儿童潜在智力.结论提出绘本设计要符合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策略.

    阅读障碍儿童绘本信息加工理论认知阅读设计策略

    "艺工融合"理念下的材料与工艺教学改革研究

    张浩贺可可陈梦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加强材料与工艺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材料应用能力,以及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课程适应性.通过"艺工融合"的理念和实践案例以及调研课程现状,总结典型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需求,进而实施"艺工融合"理念下的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改革措施包括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案例教学和真实企业项目的引入,同时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和校企合作等.通过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的设计更贴近社会需求和生产实际,提升了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的社会适用性,契合设计教育从单纯注重理论向理论与实践结合转变的改革要求."艺工融合"理念在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改革中是行之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推广.

    艺工融合材料与工艺课程改革教学内容课程实践

    基于拓扑优化的造型意象设计研究

    王一帆胡昌格罗名利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拓扑优化结果为产品造型创新提供思路,提高设计科学性与效率,产品感性意象是产品外在语言与用户感性需求的连接媒介,本文提出基于拓扑优化的造型意象设计方法.应用感性工学方法构建产品造型元素与感性意象的映射关系,根据感性意象结果生成拓扑优化结构模型,最后将感性意象与拓扑优化结果耦合生成最终造型方案.以汽车轮毂造型设计为例,进行有限元分析与用户感性评价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拓扑优化方法与感性工学方法结合能为产品造型设计提供参考,有效拓展产品创新设计思路.

    拓扑优化造型意象感性工学轿车轮毂结构优化

    基于AHP和HOQ的耳机包装可持续设计策略研究

    陈佳慧姚善良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耳机包装可持续设计策略.先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耳机包装可持续设计用户需求进行层次分析,计算出耳机包装可持续设计用户需求各指标的权重值,再用HOQ(质量屋)方法对用户需求和设计需求构建质量屋模型,并经过相关计算得出各个设计需求指标权重与重要程度排序.根据耳机包装可持续用户需求指标及其重要程度,得出相应的耳机包装可持续设计策略.实验证明运用AHP和HOQ方法能快速地筛选出耳机包装可持续用户需求和耳机包装可持续设计需求指标权重大小,实现耳机包装可持续设计策略创新,并提高耳机包装设计的生态环保性,对整个耳机生产行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AHPHOQ耳机包装包装设计可持续设计设计策略

    当代古遗址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以"良渚遗址"为例

    高雅暄林竟路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当下立足良渚遗址文化的文创产品的创新思变,探究良渚遗址在现代文创产品中的破局路径,由此更好地促进古遗址的保护与发展,提升古文化资源向多元化产品的转化能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首先,对良渚文创产品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开发良渚遗址文创产品的价值意义,通过当下案例加以论证,深入研究了良渚遗址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并加以延展.通过解构,呈现出一种新的良渚遗址文创产品新模式,最终构建出当代良渚遗址文创产品开发新模式.为同类古遗址文创产品未来创新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古遗址文创产品良渚遗址开发策略多元化

    参与式设计和创新—从理论来源到实践探索分析

    吕尚致李一冉张继晓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挑战,通过探索参与式设计的理论来源,指导并提升乡村居民的设计能力和文化自信,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和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师与乡村的协作机制,结合怀柔区乡村资源,分析林杂木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开拓乡村居民的设计创意潜力,设计师与居民共同开发林杂木手工艺品.发掘怀柔区丰富的废弃林杂木资源,开发出高附加值的创意手工艺品,提升了乡村居民的设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了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促进了本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参与式设计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结合参与式设计的本土理论来源与现代实践,不仅提升了乡村居民的设计创意能力,还实现了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多元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实践经验.

    参与式设计乡村振兴创意手工艺品社区协作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