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设计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海军

半月刊

1003-0069

010-65815864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下斜街29号

设计/Journal SHEJI
查看更多>>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界权威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合作出版,是中国唯一一本中国工业设计界全国发行的国家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的香云纱服饰可持续设计探究

    赵丽妍朱杏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进绿色低碳服装发展,服饰可持续设计不失为一种积极尝试。香云纱所蕴含的生态造物思想以及生态哲学理论都是现代工艺在可持续发展中值得汲取的营养。通过论证"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同一性,对香云纱的生态哲学与可持续属性做深入探究。根据"天人合一"内涵演绎出可持续设计原则,指导香云纱服饰创新设计。本研究可以为服装行业推行可持续设计提供值得借鉴的途径和方法。

    可持续设计天人合一香云纱服饰服饰设计可持续发展

    基于蒲剧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樊荣陈紫琪李楠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蒲剧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通过对蒲剧文化的梳理,从角色行当、人物脸谱、服饰、特技表演等角度挖掘蒲剧艺术特征,提炼出适用于蒲剧文创产品设计元素。结合蒲剧文创设计策略,将动态化的戏曲表演以静态视觉设计语言表达出来,以蒲剧中生旦净丑角色形象融入品牌文创产品设计中。提高蒲剧文创的识别度和认同感,增强地方戏曲传播文化特色的效率,促进大众对传统地方戏曲的参与度,为传统戏曲的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思路。

    蒲剧戏曲文创元素提取文创产品文化创意

    基于解构主义的首饰设计策略

    黄思齐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解构主义理念和可持续性的概念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述,深入认识解构主义的相关原理,通过对解构主义的分解观念进行分析探讨,与可持续性概念结合,让旧首饰重复利用。通过研究雅克·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理论,以艺术家作品作为参考,学习解构中的分解、叠加、破碎、错置、混搭、反转等设计形式,进行总结,并通过分解与重组的方法对首饰进行重新设计,以及研究旧物的可持续性发展。旧首饰重组提取造型,色彩重构,形成新的项链,胸针,重塑首饰本身的可持续性。该方法可为当代设计以及可持续性设计提供参考。

    解构主义可持续性设计首饰设计旧物利用,重组

    基于竹加工废弃物的坐垫设计实践

    郑继蓬虞宇翔吴群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利用竹加工废弃物中粗竹纤维的材料特性,探索其在坐垫领域的利用路径。首先通过分析文献与案例提出设计原则。其次通过实验标定竹废弃物模块的力学特性,确定坐垫模块化排列方案。最后根据原则与方案设计坐垫,并利用静态体压分布进行验证。方案设计排列的竹废弃物模块坐垫符合理想的压力分布要求,坐垫的最大、最小压力与理想值一致,满足坐垫舒适性的要求。拓展了竹加工废弃物的应用场景,提高其附加值。粗竹纤维模块成型与排列的设计方法对其他天然纤维的应用也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竹加工废弃物可持续设计坐垫设计舒适性模块化

    触觉代偿理论下的视障儿童绘画玩具设计实践

    梁玲琳王菲许冉冉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触觉代偿介入下的视障儿童绘画玩具系统设计,创新视障儿童的绘画体验。通过文献研究法得出当前国内外触觉代偿相关研究现状,基于文献及市场调研分析得到视障儿童玩具设计的现状分析,进而得出当前视障儿童玩具对于触觉代偿的设计需求,并归纳出视障儿童绘画玩具系统的设计路径及框架。以使视障儿童绘画行为形成正向有益的良性循环为目标,基于前期研究得出的设计路径及框架,进行视障儿童绘画玩具系统设计实践。触觉代偿指导下的视障儿童绘画玩具系统能够改善并提升视障儿童绘画历程中的综合体验,同时为视障儿童提供了一个新的感知世界和表达自我的视角。

    触觉代偿视障儿童软硬件结合绘画玩具系统设计

    基于用户多维感官需求的苗绣产品可拓设计方法

    冯小迎王卫星彭莉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用户对于苗绣产品体验过程的感官需求,提出基于用户多维感官需求的苗绣产品可拓设计方法,重塑苗绣产品新体验。从用户的感官体验需求的角度出发,从视觉、触觉、嗅觉、心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剖析用户在多维度感官体验上对苗绣产品的需求意象,明确用户需求意象与设计因子匹配关系,运用可拓设计相关理论把苗绣产品设计因子进行重构。通过理论和实践为苗绣产品创新设计提供参考。用户多维感官需求分析优化了设计师进行设计时对用户需求分析的准确度,同时能够让用户在与苗绣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全新的产品体验。

    用户多维感官需求需求意象设计因子可拓理论苗绣产品

    基于BPNT-MDA整合模型的技艺类非遗VR科普游戏设计研究

    戴晋龙刘遹菡胡桉澍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国内科普游戏系统性设计不足的现状。对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和MDA游戏设计框架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构建BPNT-MDA的整合模型,总结了技艺类非遗科普游戏的特征,并从科普原真性和科普趣味性两个维度提出了面向技艺类非遗的VR科普游戏设计方法。通过分析技艺类非遗青稞酿酒技艺的传承现状与需求,并以其为例展开设计实践,进而验证整合模型与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以期为其他技艺类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新思路和理论框架参考。

    科普游戏技艺类非遗基本心理需要MDA框架青稞酿酒技艺

    宋代水运仪象台图像复刻与虚拟展示设计

    薛艳敏靳涛周毅晖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宋代水运仪象台虚拟展示设计的沉浸性、交互性。实地调研、测绘,将三维建模和动画、360全息投影等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水运仪象台的虚拟展陈。真实复刻出其虚拟模型,呈现出虚拟立体的数字图像,完整且清晰地展示了其外观构造和内部结构及机械运转状态。数字化技术为展示水运仪象台的千年风貌提供了新的方式,对于中华文明史上杰出科技的保存与传播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水运仪象台数字化全息投影虚拟展示展示设计

    辽西民间布老虎视觉造型参与式设计

    耿阳孙世瑶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决在相关设计中存在缺少深入的田野调研、设计成果的创新性不够明显,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并结合上述问题通过参与式设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邀请辽西民间布老虎非遗传承人伊宁老师共同进行布老虎视觉造型设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以及对调研资料的分析,共同探讨我国民间布老虎视觉形象的设计方法。虎文化是民间布老虎视觉形象设计的关键,也是展开设计工作前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以布老虎的五官造型为案例进行分析,提炼传统布老虎的面部造型元素,并将其应用到新的形象设计中。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经过基础调研和访谈,总结归纳辽西地区民间布老虎的视觉形象设计重点,其主要表现为3个核心内容,分别是五观优化、设计创新、保留特色。

    艺术人类学视觉形象设计虎文化民间布老虎参与式设计

    互动理念下的山体公园景观设施设计研究——以青岛市李村公园为例

    曲承坤张希晨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互动理念出发,研究优化景观设施互动性方法。目的:丰富居民日常互动生活,促进山体社区公园成为居民日常休闲、娱乐,增进居民感情的重要场所。方法:对青岛市李村公园进行实地观察与调查问卷的发放。结果:整理总结居民对景观设施的满意度,发掘居民对景观设施互动性的诉求以及现有景观设施互动性使用方面的不足。结论:从景观设施基础材料互动体验、景观设施复合化互动体验、景观设施环境融合互动体验、景观设施智能化互动体验4个维度作为互动性的切入点,提出提升景观设施互动性的设计策略,以满足居民的互动性需求,使山体社区公园成为居民日常社交以及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

    山体社区公园景观设施互动理念互动性需求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