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纺织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纺织科技
上海纺织科技

胡申伟

月刊

1001-2044

shfzkj@stri.cn ; shfzkj@sh163.net

021-55211341

200082

上海市平凉路988号

上海纺织科技/Journal 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上海纺织科技》创刊于1973年,是由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主办的综合性纺织技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连续五届(1992、1996、2000、2004、2008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三十多年来,《上海纺织科技》一直遵循面向经济发展、加强科技交流、传播新兴技术、促进行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传播、普及、推广纺织学科的前沿技术,报道业界的最新动态,并针对企业生产、产品开发与管理提供思路、方法和实用技术。重点报道覆盖整个纺织产业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以及管理、经营新理念。 “导向性、知识性、实用性”是《上海纺织科技》的报道特色,在全国纺织企事业单位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上海纺织科技》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收录。《上海纺织科技》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001-2044、国内统一刊号为CN31-1272/TS,国内邮发代号4-397,月刊,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每月18日出版。发行覆盖面遍及全国各省市,是国内外知名度高,发行量大的重点纺织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静电纺调温纳米纤维的结构及应用研究进展

    彭锦豪包新军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变调温纤维是将相变材料与纤维制造技术结合而开发出的一种功能纤维,能够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利用其中的相变材料发生相转变,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纤维储能或温度调节的功能.相变材料与静电纺丝技术结合为调温纤维材料提供了诸多的优势,如灵活的结构设计、增强的机械强度及高纵横比等.从静电纺调温纳米纤维的结构和应用角度,综述了静电纺调温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在结构设计方面借助静电纺丝技术,通过共混、构建微胶囊及芯-鞘等来构建和制备纳米调温纤维.在应用方面,静电纺调温纳米纤维已在智能纺织品、生物医用、光热储存、食品包装及节能建筑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最后,对静电纺调温纳米纤维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变材料静电纺丝纳米调温纤维结构设计

    征稿启事

    8,96页

    酸性染料染色用固色剂的研究进展

    王康康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方便行业研究人员了解酸性固色剂的研究进展,对当前酸性固色剂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介绍了酸性固色剂的分类、合成方法、结构特点及作用机理,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酸性固色剂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思路.

    酸性染料固色剂色牢度单宁树脂

    工艺参数对三维针刺预制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卢晨荆云娟张亮儒王嘉宁...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工艺参数制备三维针刺预制体并测试其力学性能,探究不同针刺密度和针刺深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刺密度和针刺深度协同影响预制体力学性能,且两者分别对预制体面内拉伸性能和层间拉伸性能的影响机理类似.基于响应面法研究了多个针刺参数对面内和层间拉伸强度的综合影响,构建了多工艺因素-多目标性能关联数学模型.得出拉伸强度和工艺参数的优化值为:针刺密度23针/cm2,针刺深度11 mm,面内拉伸强度5.71 MPa;针刺密度29针/cm2,针刺深度14 mm,层间拉伸强度42.63 kPa.

    针刺预制体工艺参数力学性能响应面分析

    棉花多品种混批加工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赵旭东张剑豪朱尧晟徐红...
    19-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籽棉多品种混批加工对棉花品质的影响,通过调研新疆4个棉花加工厂,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各厂籽棉多品种混批加工情况.结果表明:籽棉多品种混批加工的棉纤维品质一致性较差,导致轧花过程中产生品质损伤,最终降低皮棉品质.籽棉单品种加工能保证籽棉纤维品质一致性较好,减少轧花过程中的品质损伤,保证皮棉品质.认为:推广优良品种种植,加强企业和棉农合作,采取单收单轧能有效解决棉花纤维一致性差和可纺性低的问题,进而推动新疆棉花由中低端纺织原料向中高端纺织原料供给转变.

    棉花纤维品质籽棉混批灰色关联分析一致性可纺性

    聚酰亚胺静电纺丝膜的过滤性能稳定性

    刘超张星汪泽幸周真佳...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4种溶剂浸泡试验研究聚酰亚胺(PI)静电纺丝膜过滤性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溶剂浸泡过程对PI静电纺丝膜的纤维形态、纤网结构、孔径分布和过滤阻力没有明显影响;无水乙醇、丙酮和异丙醇浸泡后,PI静电纺丝膜的过滤效率仅出现小幅下降,而去离子水几乎无影响.其中,PI静电纺丝膜在异丙醇溶剂中浸泡24 h后过滤效率仅由初始的97.16%降至94.61%.由此可知,PI静电纺丝膜过滤性能稳定,且不易受外部条件影响,能够提供持续有效的防护.

    聚酰亚胺溶剂浸泡过滤效率静电纺丝过滤阻力

    基于EtherCAT总线的纤维角联织机全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张久尚杨涛田秀峰宋良...
    29-3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多层角联织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采用基于AC810 PLC主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对织机5大运动所需驱动元件采用全伺服驱动器控制.采用EtherCAT以太网总线协议控制上下位机之间与各伺服轴之间的通信,该控制系统具有开放性好、动态响应快、维护方便和布线便捷等优点.根据多层角联织机织造的工艺要求,搭建角联织机硬件系统与软件程序控制系统.针对多品种多层角联织物织造工艺,设计自动化开口控制程序,结合人机界面(HMI)实现开口电子纹板的新建、实时编辑和保存,并对织机工作状态的监控显示与运行参数进行修改.同时针对送经系统特性,准确测量系统张力变化,设计恒张力送经控制算法.最后,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上机测试,并采集现场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EtherCAT总线通信的全伺服控制能够发挥角联织机高速化、智能化、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优良性能,可满足不同织造工艺角联织物的生产需求.

    角联织机EtherCAT总线控制系统PLC自动化生产

    基于RBF-ADRC控制算法的三维针刺机多电动机协同控制

    李晟源崔江红徐航胡泽翰...
    34-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纺织行业高端非织造三维针刺机多电动机协同控制问题,采用RBF神经网络与ADRC自抗扰控制算法相结合的协同控制策略,针对协同控制问题中的多电动机同步误差,采用偏差耦合控制结构,通过速度补偿器补偿电动机间的同步误差,实现了对两台永磁同步电动机为被控对象的多电动机精确协同控制.通过试验验证,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小同步误差,提高设备的协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RBF-ADRC控制算法的多电动机协同控制器,较传统PID控制和ADRC控制具有响应迅速,超调量极小,稳定性高等优势,可有效提高针刺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针刺机多电动机协同控制RBF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算法

    兔毛/黏胶喷气涡流纱的开发和性能

    葛士豪李梦晗邢明杰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兔毛、兔绒和常规黏胶纤维为原料,在分析兔毛、兔绒纤维微观结构以及性能的基础上,将兔毛、兔绒与黏胶纤维通过喷气涡流纺纺制成纱,并对混纺纱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兔毛/黏胶纤维、兔绒/黏胶纤维喷气涡流混纺纱的透气性、吸湿性、抗菌性和耐水洗性等性能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掉毛,进一步提高了兔毛纤维的可纺性.

    兔毛纤维黏胶纤维喷气涡流纺混纺纱可纺性

    蚕丝织物薯莨提染一浴短流程染色工艺及性能

    陈镇邱亚军李苏扬徐家辉...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植物染料提染一浴短流程技术对蚕丝织物进行薯莨染色,确定了较优工艺参数,并测试了上染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蚕丝织物薯莨提染一浴短流程较优工艺参数为:染色温度90 ℃,保温时间60 min,染浴pH值6,薯莨质量浓度30 g/L,氯化钠薯莨质量浓度10 g/L.在此条件下,织物染得较明艳的红棕色,K/S值为5.647,光谱三刺激值X为28.594、Y为23.726、Z为9.687;织物耐干摩擦色牢度为4级,耐湿摩擦色牢度为4级,耐皂洗褪色牢度为3级,耐皂洗沾色牢度为4级,染色性能较好.

    蚕丝织物植物染料色牢度色深值薯莨一浴法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