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月刊

1005-1309

sje@sass.org.cn

021-53060606-2520

200020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5楼

上海经济研究/Journal Shanghai Economic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月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立足上海,关注全国和世界。《上海经济研究》的探索视角紧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和经济发展进程,其开放、前瞻、创新的宗旨深深吸引全国及至世界各地的读者和撰稿者,并广受经济理论界、政府部门和决策机构、大专院校、实际经济部门和企业界的欢迎和好评。《上海经济研究》永远是您了解中国和上海经济的窗口,她努力成为您的好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

    邓金钱
    5-1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系统总结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阐明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把这一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概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七观",即指导现代化的根本任务观、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观、协调与均衡的发展战略观、改革与创新的发展动能观、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底色观、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格局观、党领导经济的发展保障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是既着眼于国情世情的发展变化,又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在实践中形成、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指导意义.

    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创新

    从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基于经济思想史的考察

    王朝科
    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范畴以来,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最基础的范畴.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的内涵始终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在实践上也必然获得不同的表达式并呈现出新的形态,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历史地、逻辑地获得的一种新形态.因此,只有在历史的长过程中才能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生产力也是一个蕴含系统思想和方法论的范畴,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演进的结果,只有从系统结构、系统演化逻辑和演化的动力机制中,发现生产力演化的决定力量,才能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难点.

    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系统演化

    财税政策何以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刘明慧李秋
    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税政策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表现为生产力系统性新质化,核心在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体现为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等.财税政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体现为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调节新质生产力的产出分配效应,助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激励技术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强化创新场景赋能打造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集群融合发展和构建最优产业生态打造新质生产力聚集源.在政策工具上,税收优惠政策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的有力工具,可以有效优化资本的吸引和配置,通过人才流动、知识转移和风险缓解,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涌现.而补贴政策则通过直接资金支持、促进特定领域的发展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因此,未来财税政策的重点在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推动新产业、新形态、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发展,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促进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四化发展,提供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障.

    财税政策新质生产力四链融合四新四化

    贸易结构与环境污染——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郑洁
    4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新视角,初步构建结构变迁中贸易与环境的理论新框架,得出许多新见解.研究认为:(1)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贸易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同.(2)经济发展中贸易结构内生变迁的环境污染效应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形趋势.(3)在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结构状态下,贸易结构扭曲加剧污染排放强度,但对环境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取决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结构;且贸易结构的变化与污染排放强度呈U形变化特征.(4)相同的贸易结构在不同的生产结构状态下所产生的污染排放强度不同.(5)在重工业赶超战略导致的扭曲生产结构状态下,贸易结构匹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结构将加剧环境污染.

    贸易结构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新结构环境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王定祥李雪萍李伶俐
    5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产业集群具有数字技术企业高密度集聚、高强度分工协作、高度知识溢出、高度共享基础设施,高度依赖和赋能实体产业、多主体联合创新、多技术融合、多产业跨界等多维特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既是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需求的过程,更是不断打造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国际市场根基过程,同时也是需要政府和数字技术企业以及多方市场主体面向国际共同参与并完成产业链的补链、建链、强链的过程.然而,在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初期,客观存在忽略生态链构建、营商环境优化、本地数字技术企业扶持、本地应用场景开发、不同区域数字产业集群错位发展、与实体或金融产业集群共生共荣关系塑造、市场机制的完善、国际市场开拓等实践误区,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求和底层逻辑相悖,亟待纠正.为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应从空间功能布局、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与实体或金融产业良性互动赋能发展关系、市场与政府关系、内部分工合作机制、要素条件与营商环境、对外开放模式等路径不断予以优化.

    数字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数字技术企业数据要素数字产业链

    资本市场开放是否有利于企业ESG表现

    吴友刘嘉
    7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对多元化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沪深港通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其对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效果,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初始样本,系统探析了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果与内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沪深港通对不同特质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深港通开通促进了企业ESG评级的提高,且这种促进作用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均得到验证.考究其中的作用机制,沪深港通开通主要通过缓解内部融资约束和提高外部投资者关注来提高企业ESG表现.考虑企业特质性,入选沪深港通的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更好.本文研究结论对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推进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资本市场开放沪深港通ESG融资约束投资者关注

    中国银行业金融空间结构与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吴虹仪
    8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空间效率是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面.本文阐明了距离、密度、分割三要素通过竞争效应、本地化效应以及多元化效应影响金融资源配置的理论机制.基于成本视角引入金融发展中的空间因素,拓展新经济地理学经典"中心—外围"模型,揭示出优化空间效率是推动金融与工业协同发展的关键路径.以1998-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实证考察我国银行业空间结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工业企业邻近范围内商业银行数量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这一现象主要是由国有银行主导的.机制分析表明,我国市场化进程下银行业金融空间结构显著提升了企业负债规模,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但与企业投资效率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银行业金融空间结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制度门槛效应,在人均收入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超越第二门槛值之后,企业邻近范围内商业银行数量增长会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增长.中小、民营以及较少获得政府补助的企业,其生产率更容易受银行业金融空间结构变动的负面影响,而提升地区市场化水平能够优化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本文为破解我国金融发展结构性矛盾、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银行竞争金融空间结构全要素生产率资源配置效率门槛效应

    西式民主变革与收入分配不公——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

    谢建国曹国强
    11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1989-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发展中国家视角考察了西式民主变革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西式民主变革导致其收入不平等显著恶化.并且相对于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受到的挤压更加严重.在机制上,我们发现西式民主变革首先迫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由农业转向制造业,收入不平等因此扩大,继而由于再分配政策偏向高收入群体、不利于低收入群体,收入不平等进一步恶化.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西式民主并非善治的代名词,开不出弥合贫富差距的药方,广大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国家治理模式与政治体制时,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自身的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等实际国情,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才是国家的长治策略.

    发展中国家西式民主变革收入不平等产业结构再分配

    马克思宏观经济系统数理模型的构建——白瑞雪等著《马克思宏观经济系统模型》评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