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陶柏康

双月刊

1009-3176

xzxyxb@mail.sdx.sh.cn

021-22880427

200233

上海市虹漕南路200号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The Journal of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培养高素质的中高级国家公务员服务。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行政学理论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服务。本刊坚持高学术标准,高学术品位,发表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系运作的规范化转向——以A市数字机关建设为例

    吕慧敏句华
    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在中国地方治理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日益完善的问责监督制度,缩小了政府项目制中不规范的"跑关系"空间.基于结构—过程理论分析A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数字机关建设案例,发现在正式制度带来结构约束的条件下,数字机关建设项目中的关系运作呈现出规范化转向,关系运作机制在于专业化、市场化和集约化,地方官员分别利用"同事""市场""上下级"关系完成了项目抢座上马,获得了项目建设经费,并获批试点示范项 目.关系的规范化运作是非正式关系与正式制度动态调试的结果,其不仅降低了官员的问责风险,而且使地方官员能够发挥处理复杂事物所需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实现干部"守规矩"与"干事业"的有机统一.

    关系结构—过程理论规范化运作数字政府

    新时代文化领导权的政党叙事与行动逻辑

    赵亚楠
    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领导权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聚散分合,事关党的思想宣传文化工作的功能成效.从政党叙事层面来看,党的文化领导权在价值、议题、制度与行动等层面凸显出鲜明特质:就价值趋向而言,党的文化领导权并非文化霸权,而是巩固权威与活力激发的统一体,"从马克思到当代"的思想史积淀奠定了政党引领文化发展的权力逻辑.就议题构成来讲,文化领导权涉及主体力量、权力内容、发展理念、目标要义等结构维度,集中回应了"谁来领导""领导什么""为谁领导""为何领导"等问题要件.就制度框架来说,文化领导权的巩固,内在要求构建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框架.就行动机理而论,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指引,在"两个结合"中守正创新,赋予人民群众以文化主体地位,树立自信自强的文明心态.

    文化领导权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领导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基层应急治理能力提升:类型、梗阻与策略——基于"主体 情境 技术"分析框架

    温志强付美佳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应急治理能力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应急治理能力直接彰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主体、情境与技术是基层应急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通过建构"主体—情境—技术"分析框架,将实践案例归结为主体协同型、情境主导型与技术主导型三种基层应急治理实践类型.在基层应急治理能力提升过程中,仍面临"科层—社会"存在张力与应急信任合作机制缺失,常态预防预警能力欠缺与非常态响应机制运转不畅,数据共享链条易被阻断与"技术决定论"思维固化等现实困境.为切实提升基层应急治理能力,需要打造"一核多元"协同应急格局,灵活调适"常态—非常态"应急治理重心,增强基层智慧应急治理实效.

    基层应急治理治理能力协同应急应急情境智慧应急

    地方创新经验被中央吸纳推广的扩散机制研究——基于32个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彭洋彭小兵
    3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创新政策纵向扩展成为国家政策,是中国国家制度变迁和发展的重要路径.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选取涉及"生态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行政改革"四个领域的32个地方政府创新项 目,从影响政策创新扩散的因素入手,构建了"政策属性-政策扩散网络-政策环境"的三维框架,以"议题显著性、可试验性、横向组织学习、纵向业务建构、政策企业家、新闻媒体"为条件变量,实证分析地方创新经验被中央"吸纳-推广"的扩散机制.研究发现:议题显著性、新闻媒体对地方创新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具有显著性影响;地方创新经验纵向传播、扩散的路径可以分为"关键行动者助推模式和条块建构模式"两种类型,其中条块建构模式是政策创新建构与发展的一般环节.在扩散机制上,地方政策创新是对高层既定注意力关注的理解与再分配,府际间的组织学习、模仿性同行使得政策原型的有效性得到放大,而纵向维度上的权威调适则赋予了地方创新经验以正当的合法性.在这种复杂机制的作用下,地方创新经验最终实现由"地方"到"中央"的转变.

    地方创新经验吸纳-推广扩散机制定性比较分析

    政府如何为社会治理搭台?——基于多边平台理论的跨案例研究

    刘家明
    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平台时代,政府搭台如火如荼.但政府如何为社会治理搭建多边平台,学界则缺乏针对性研究.为此基于多边平台理论,通过对社区社工服务中心的跨案例研究,归纳政府搭建多边公共平台的机理与进路.治权开放是政府搭台的前提,设置创价关卡并赋权释能是搭建平台的基础,召集多边用户并形成互动合作的价值网络是政府搭台的关键.提供平台基础设施往往是政府搭台的必选关卡,激发网络效应是吸引用户进驻平台的重要策略,平台思维直接影响政府搭台的路径选择.政府有责任为社会治理搭建多边平台,履行着提供基本要素、召集多边用户、授予治理权力、安排治理规则等职责.

    政府搭台多边平台社会治理平台型治理社区社工服务中心

    区域"发展权转移"的机制修正——从资源交换到数字协同

    姚尚建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数字社会的转变,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实现机制更新.权利尤其是发展权的价值嵌入催生了区域发展的新路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以及耕地指标流转等资源供给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区域合作机制,但是这一机制的背后是资源的竞争,无法把农民从耕地上解放出来,无法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产业转化,也无助于实现区域间的权利平等.基于数字社会的全场景化,"东数西算"致力于在国家的不同区域建立算力节点并最终形成算力体系,这一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合作机制把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算力优势,赋予欠发达区域与发达区域相同的议价平台,逐步实现从资源互换到数字协同的机制转变,从而完成"发展权转移"的机制修正.

    区域发展发展权转移算力数据数字协同

    分享经济企业信任保障模式创新与决策研究——基于ANP模型的多案例比较分析

    敦帅毛军权
    8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任保障是驱动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对分享经济信任保障模式决策机制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将分享经济信任保障模式划分为企业主导型信任保障、第三方主导型信任保障、政府主导型信任保障和技术驱动型信任保障四种类型基础上,通过构建分享经济企业信任保障模式决策的ANP模型,并选取滴滴出行、小猪民宿和猪八戒网三个分享经济典型企业进行了算例应用,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分享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契合度高的分享经济信任保障对分享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2)分享经济企业信任保障模式选择受到行业发展、行业环境、平台因素、供方因素、需方因素等多方因素的影响.(3)政府主导型信任保障模式最适合发展速度快、与传统行业冲突大、恶性舆论事件频发的分享经济企业;第三方主导型信任保障模式最适合供需双方同时面临较大风险的分享经济企业;企业主导型信任保障模式最适合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较高的分享经济企业;技术驱动型信任保障模式是重塑数字化背景下分享经济信任体系的重要方式,也是未来分享经济信任保障的最重要模式.就整体层面而言,政府对分享经济新业态加强包容审慎监管;就不同行业而言,政府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就未来发展而言,政府要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治理水平.

    分享经济信任保障网络层次分析(ANP)模式创新模式决策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源流、主要议题与前沿探索

    詹姆斯·马奇乔罕·欧森马雪松陈虎...
    10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将制度作为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在与旧制度主义、行为主义研究路径对话的基础上拓宽政治科学的研究视野,为理解政治现象提供中观层次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新制度主义政治学阐明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特定作用,探讨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发挥独立和持续的影响,推进政治制度的概念化与理论化.制度通过认同与适应机制,构造政治行动者的行为选择框架,使行动者在特定制度条件下具有展开适宜行动的动机和能力.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从主体能动性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断续性变迁与渐进性变迁的界限、历史经验与全新规则的抉择等方面,理解制度的变迁方式,并关注不同制度领域的制度分化及相互竞争的原则规范如何导致制度框架的冲突,揭示制度更替的动力机制.从理论完善和方法更新的角度来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对政治科学其他研究路径的补充而非完全替代.

    新制度主义制度自主性制度秩序制度变迁

    征稿启事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