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证候类型的用药规律

    甘涛崔轶凡陈慧娟陈凤...
    827-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当代医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3种常见证型(肾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文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对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从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治疗EMT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复杂系统熵聚类、聚类分析法等高级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EMT常见证型的用药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方剂113首,治疗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的方剂分别为55首、31首、27首.治疗EMT肾虚血瘀证常用药物有菟丝子、莪术、当归、丹参、香附等,常用药对有三棱-莪术、菟丝子-当归、川芎-当归等,演化出16个核心组合、8个新方.治疗EMT寒凝血瘀证常用药物有甘草、当归、延胡索、五灵脂、肉桂等,常用药对有延胡索-五灵脂、蒲黄-五灵脂、五灵脂-当归等,演化出10个核心组合、5个新方.治疗EMT气滞血瘀证常用药物有延胡索、赤芍、当归、丹参、柴胡等,常用药对有延胡索-当归、赤芍-当归、赤芍-丹参等,演化出16个核心组合、8个新方.治疗EMT的中药,药性以温性、平性为主,药味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心经、肾经等为主.结论:EMT为本虚标实之证,关键病机为伏邪伤肾阳,瘀血阻滞,治疗以活血化瘀、温补肾阳为主,用药攻补兼施,标本兼治,重视肝脾两脏,使瘀去而不伤正.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方用药规律肾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滞血瘀证

    清热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的Meta分析

    陆家颖黄适方威龙刘俏涓...
    836-841,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清热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3年10月发表的清热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使用RevMe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含11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清热降逆法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RR=1.20,95%CI(1.15,1.27),Z=7.34,P<0.000 01]和内镜有效率[RR=1.14,95%CI(1.04,1.26),Z=2.76,P=0.006]均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复发率[RR=0.30,95%CI(0.14,0.65),Z=3.06,P=0.002]低于常规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仍需依靠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胃食管反流病清热降逆法随机对照试验Meta研究

    针刺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选穴规律探讨

    代紫莹孙建华郭本婕卡丽比努尔·依马木...
    842-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1月31日收录的针刺治疗DOR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 365建立数据库,统计腧穴使用频次、归经、特定穴归属、干预方案,分别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9.1、IBM SPSS Statistics 26.0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共现网络、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6篇,涉及针刺处方76条,腧穴60个,高频腧穴为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核心穴组为关元-三阴交,常用经脉为任脉、脾经、胃经、膀胱经、肾经,特定穴常用交会穴、五输穴、募穴.聚类分析得到2个有效聚类,聚类1:气海、关元、大赫、足三里、归来、中极;聚类2:血海、子宫、太冲、太溪、三阴交、肾俞、次髎、百会.干预方案以电针+中药应用最多,针刺+中药总有效率最高.结论:针刺治疗DOR以局部取穴和特定穴为主,注重冲任、肾脾肝同调,临床常与中药内服、艾灸、刺络拔罐、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其他疗法联合应用.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针刺数据挖掘选穴规律文献研究

    基于CiteSpace对我国近20年推拿治疗高血压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穆冉侯学鹏叶盛姜超...
    849-856,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CiteSpace 6.2.R6软件对推拿疗法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趋势、核心主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临床应用和科学探索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04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关于推拿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6软件对年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18篇文献,涵盖285位作者、239个研究机构.推拿治疗高血压文献年发文量呈现波动性变化,2004-2020年,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8篇增长到2020年的49篇;2021-2023年,年发文量有较大下降.刘清国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17篇),共有4位作者的发文量在5篇以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的文献最多(25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分别发表了22篇、15篇和11篇.由刘清国、冯跃、王朝阳和李敏领导的4个主要研究团队内部展示了紧密的协作模式,但跨团队的交流和合作明显不足.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高血压、穴位按摩、推拿、针刺、临床疗效等为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13个主要聚类,分别是#0中药外治、#1体会、#2捻转补泻、#3针刺、#4手法复位、#5推拿、#6生活质量、#7穴位按摩、#8桥弓穴、#9睡眠质量、#10颈椎病、#11治未病、#12脑出血.关键词突现与时间线图分析表明,近年来研究重点从单一的推拿手法转向与其他中医特色疗法相结合,尤其关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目前研究大多集中于探索推拿结合中西医疗法治疗高血压病,但关于推拿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理及特殊技巧的研究还非常有限.

    高血压推拿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Cocktail探针法评价牛樟芝醇提物对大鼠肝CYP450酶活性的作用

    魏文增王宫
    857-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牛樟芝醇提物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亚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的HPLC法,采用Cocktail探针法评价牛樟芝醇提物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亚酶的作用.(1)分别精密称取美托洛尔、奥美拉唑、非那西汀、氯唑沙宗、甲苯磺丁脲、硝苯吡啶各适量,配制Cocktail混合探针底物溶液.(2)设活性组、无活性组和抑制剂组,活性组:大鼠肝微粒体活性未进行灭活处理;无活性组:大鼠肝微粒体被灭活,其他同活性组;抑制剂组(分别为奎宁丁、噻氯匹定、α-萘黄酮、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磺胺苯吡唑、酮康唑组):在活性组的基础上加抑制剂各2.5 μl.检测各组CYP2D6、CYP2C19、CYP1A2、CYP2E1、CYP2C9、CYP3A4/5亚酶的相对活性.结果:与无活性组比较,活性组中CYP2D6、CYP2C19、CYP1A2、CYP2E1、CYP2C9、CYP3A4/5相对酶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活性组比较,牛樟芝高、中、低剂量组中CYP1A2和CYP3A4/5相对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2C9相对酶活性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中CYP2D6相对酶活性降低,高剂量组中CYP2E1、低剂量组中CYP2C19相对酶活性降低,高剂量组中CYP2C19相对酶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樟芝醇提物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亚酶中CYP1A2、CYP3A4/5、CYP2C9、CYP2D6、CYP2E1的代谢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抑制作用,而对CYP2C19亚酶的代谢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促进作用.

    Cocktail探针底物HPLC牛樟芝大鼠肝微粒体

    红花对系统性硬化症小鼠皮肤及肺组织IL-33、ST2的影响

    张佳佳黄奕李凯吕军影...
    865-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红花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系统性硬化症(SSc)小鼠皮肤和肺组织IL-33、ST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究红花减轻SSc小鼠皮肤及肺组织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醋酸泼尼松组、红花水煎液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BLM诱导建立SSc小鼠模型,0.1 ml/次,1次/d,连续28 d;造模期间,醋酸泼尼松组小鼠灌胃浓度为0.45 g/ml的醋酸泼尼松溶液0.2 ml/次,1次/d,连续28 d;红花水煎液组小鼠灌胃浓度为0.15 g/ml的红花水煎液0.2 ml/次,1次/d,连续28 d;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0.2 ml/次,1次/d,连续28 d.给药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生存状态及皮肤硬化情况,给药结束后禁食12 h,予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过量麻醉处死小鼠后取材.小鼠皮肤和肺组织切片脱蜡后行HE、Masson染色,根据皮肤HE玻片白细胞计数评定皮肤炎症水平,根据皮肤Masson染色胶原容积分数(CVF)评估皮肤的纤维化程度;分别采用Szapiel、Ashcroft评分系统评价小鼠肺部炎症水平及纤维化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小鼠皮肤和肺组织的IL-33、ST2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红花水煎液组和醋酸泼尼松组小鼠的精神状态、体质量、反应水平、背部剃毛区域被毛再生情况、皮肤弹性及硬度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对照组小鼠皮肤和肺组织形态结构基本正常,局部可见少量炎症反应;模型组小鼠皮肤和肺组织可见密集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大量沉积;红花水煎液组和醋酸泼尼松组小鼠皮肤和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沉积较模型组有所减轻.模型组小鼠皮肤炎症评分、CVF及肺组织Ashcroft、Szapiel 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花水煎液组和醋酸泼尼松组小鼠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和肺组织IL-33和ST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花水煎液组和醋酸泼尼松组小鼠IL-33和ST2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花水煎液可以抑制BLM诱导的SSc小鼠皮肤和肺组织的免疫炎症,减轻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明显降低SSc小鼠皮肤和肺组织的IL-33、ST2表达水平有关.

    SSc红花水煎液白介素-33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实验研究

    愈痫灵颗粒对癫痫大鼠Panx1/P2X7R及炎性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张林敖丽廷杨辉张艳菊...
    873-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愈痫灵颗粒对癫痫模型大鼠血清、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IL-6、IL-18和 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大鼠海马组织Panx1/P2X7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选择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68只大鼠使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造癫痫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丙磺舒组、丙戊酸钠组和愈痫灵组,每组各12只.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癫痫发作的频次,Niss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Panx1、P2X7R 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丙磺舒组、丙戊酸钠组、愈痫灵组大鼠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海马组织Panx1、P2X7R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血清及海马组织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痫灵可降低癫痫大鼠Panx1、P2X7R蛋白表达,减少炎性因子释放.

    癫痫愈痫灵Panx1神经元

    补中益气汤改善CPZ诱导的脱髓鞘小鼠神经行为缺陷及促进髓鞘再生

    杨琬芳刘健梁亚杰陈莹...
    880-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BYD)对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PZ)诱导的脱髓鞘小鼠行为缺陷的改善作用及促进髓鞘再生的机制.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BYD组,每组1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和BYD组0.2%CPZ喂饲;第29日起,BYD组灌胃BYD,30 g/kg,2次/d,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第42日,各组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检测行为学变化,取脑组织切片行TrueGold染色及MBP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胼胝体髓鞘脱失情况;EIL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6、IL-10、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YD组明显改善小鼠在迷宫和旷场试验中的运动活性及胼胝体髓鞘脱失,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损伤,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L-6和IL-1β表达,提高抑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BYD可能通过免疫调节,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改善CPZ模型小鼠的髓鞘再生及神经行为.

    多发性硬化免疫炎症补中益气汤脱髓鞘CPZ

    "标本配穴"电针内关、足三里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

    阚雨红许金森萨喆燕高慧敏...
    887-892,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标本配穴"电针治疗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2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7只.模型组、电针组连续7 d皮下多点位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制备慢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电针内关、足三里21 d,1次/d,20 min/次;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常规饲养,同等抓取,不予干预.采用PowerLab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分析3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干预后心电图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IL-17、IL-10 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3 组大鼠心肌组织中JAK1、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ST段高度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造模成功;干预21 d后电针组大鼠ST段高度变化值(干预后-造模后)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7含量及JAK1、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IL-10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7含量及JAK1、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IL-10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配穴"电针可能通过JAK1/STAT3信号通路调节IL-17、IL-10炎症因子表达而减轻炎性损伤,改善心功能.

    标本配穴电针心肌缺血炎性损伤JAK1/STAT3通路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

    孙艳秋刘健贺明玉王帆帆...
    893-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用药规律并筛选核心药对,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核心药对治疗SLE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22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住院治疗的SLE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共获得472名患者的完整处方,运用Excel 2016对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通过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药物活性成分和靶点,以"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为关键词,检索DrugBank、GeneCards、TTD、OMIM数据库获取疾病相关靶点,构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韦恩图;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和"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Hubba插件获得药物治疗SLE的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4.2.6软件对核心靶点与主要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通过PyMOL 2.5.2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SLE患者益气健脾化湿(茯苓、山药、黄芪等)及滋阴清热(知母、青蒿、地骨皮等)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甘味药、寒性药以及归肝、脾、肾经的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知母-黄柏组合具有较高的支持度(41.31%)和置信度(71.79%),可能在SLE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知母-黄柏共有34个活性成分,97个潜在作用靶点,该药对治疗SLE的5个核心靶点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知母-黄柏组合治疗SLE与平滑肌适应、发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等生物过程以及IL-17、TNF、MAPK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和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结论:中医药治疗SLE以益气健脾化湿、滋阴清热药物为主,知母-黄柏是治疗SLE的关键药对,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SLE的治疗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数据挖掘关联规则网络药理学富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