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药用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药用菌
食药用菌
食药用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厂化栽培金耳的营养成分测定及品质评价

    曹瑶李荣春杨林雷李梦杰...
    318-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工厂化栽培金耳的营养成分,评价其品质,按照国家检测和评价标准,对其主要营养成分、维生素B、矿质元素、类胡萝 卜素、重金属、17种农药和3种致病菌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如下:膳食纤维和粗多糖是金耳胶质的主要成分,是金耳物理特性和主要营养价值所在,含量占干重的53%;类胡萝 卜素含量超过2 000 μg/100g;矿物质元素种类多、含量高,钾、铜、磷、硒、铁5种矿质营养元素的INQ值分别高达17.74、10.86、7.8、4.99和4.51;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控制标准;所测的17种农药和2种致病菌均未检出,大肠菌群的测得值<0.3 MPN/g,符合国家直接食用食品的标准要求,表明工厂化栽培金耳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绿色安全食品.

    金耳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重金属有害微生物测定品质评价

    麦角甾醇在猴头菌种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蒋俊宋小亚刘昆路新彦...
    323-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HPLC法对23份猴头菌种质的麦角甾醇进行测定分析的结果,麦角甾醇含量总体以平均值为中心呈正态分布,栽培种质、杂交选育种质、野生种质组内与组间有明显差异;分析液相图谱发现,不同种质甲醇提取物液相图谱的峰数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种质差异性.应用HPLC法对麦角甾醇进行测定分析,适用于猴头菌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研究.

    代谢产物定向育种甲醇提取物麦角甾醇

    野生假芝的驯化栽培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赖丽红叶丽云吴小平谢宝贵...
    328-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假芝的民间药用历史悠久,有消炎、利尿、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神经调节等功效,开发价值大,对福建青芝山上采集到的一株野生假芝进行分离,并利用形态学方法和ITS测序手段鉴定,确定其为假芝(Amauroderma rugosum).对该野生假芝的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以及子实体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探究的结果: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源为蔗糖,适宜氮源为大豆蛋白胨,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pH范围为8~9;采用仿野生短段木林下覆土栽培,两年可产4潮子实体,生物转化率达6.52%;其子实体多糖成分的抗氧化活性高于赤芝、紫芝.

    野生假芝鉴定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抗氧化

    亚临界水提取灵芝酸性和中性三萜的工艺研究

    朱忠敏
    334-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亚临界水提取灵芝酸性和中性三萜的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提取温度、压力、时间对提取结果的影响,以HPLC法测定灵芝酸性和中性三萜含量.结果表明,亚临界水提取灵芝三萜的优化条件为料液比1∶ 16,温度180℃,压力4MPa,提取时间10 min.此条件下灵芝酸性三萜得率为1.132 mg/g,中性三萜得率为0.582 mg/g.结论:亚临界水提取灵芝酸性和中性三萜,较超临界CO2提取方法成本低,较传统的乙醇回流方法提取时间明显缩短,且不含有机溶剂,是一种于环境友好的产业化提取技术.

    亚临界水提取灵芝酸性和中性三萜HPLC检测

    利用香樟木屑林下栽培大球盖菇试验

    何亦芸李云笑朱佳怡金昭...
    340-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大球盖菇的栽培成本,实现香樟木屑的循环利用和林下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以香樟木屑为主要培养原料,设计4种不同配方,开展林下大球盖菇栽培试验.结果为配方4(香樟木屑50%、稻壳20%、芦苇秸秆20%、羊粪8%、生石灰2%)的菌丝长势、子实体品质和产量表现较好.

    大球盖菇赤松茸香樟木屑培养料配方林下栽培

    草菇-双孢蘑菇"一料双菇"轮作栽培管理技术

    刘西海韩斐翟梅生刘新华...
    343-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设施内进行草菇-双孢蘑菇轮作,利用草菇栽培后的菌渣,添加部分新料栽培双孢蘑菇,实现"一料双菇",提高栽培效益,减少病虫害发生.具体介绍生产环境、茬口安排、菇房要求、草菇和双孢蘑菇栽培管理环节和技术.

    草菇双孢蘑菇培养料茬口安排栽培管理

    黄色金针菇工厂化瓶栽技术及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巫优良毛小伟陈小平杨明华...
    346-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走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差异化道路,进行黄色金针菇工厂化种植试验,取得较好效益.从母种生产、锥形瓶扩繁原种、发酵罐扩繁生产种等方面介绍菌种制作,并详细说明拌料、装瓶、灭菌、接种、菌丝培养、搔菌、催蕾和出菇的关键管理技术.针对可能出现的菌瓶污染率高,现蕾、出菇不整齐,产量低、出现大根小头等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黄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设施葡萄-大球盖菇优质高效复合栽培技术

    杨洁张马骞
    349-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解决设施结构单一及利用率低,土壤板结、盐碱化加重、肥力下降,以及果蔬品质降低等问题.基于成熟的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发展设施葡萄与大球盖菇(赤松茸)复合高效栽培.概述大球盖菇于设施葡萄蔓行间栽培的5个环节与5项技术.

    设施葡萄大球盖菇复合栽培间作

    利用桑枝露地栽培黑木耳技术

    李汝芳李金辉陈勇光
    352-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利用蚕桑产业大量产生的废弃桑枝条资源,研究利用桑枝栽培黑木耳技术,可采收黑木耳4~5潮,生物转化率达80%.介绍以桑枝条为原料栽培黑木耳的技术环节:资源收集处理,季节安排,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耳管理,采收及转潮管理等.

    桑枝原料黑木耳露地栽培技术环节

    中国菌类博物馆建设现状之我见

    孙嘉潘新华韩省华胡德仁...
    35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述建设菌物博物馆的意义,分析我国各省市菌类博物馆的数量分布、主题和创建主体;简介5个特色菌类博物馆,指出我国菌类博物馆存在建设数量偏少、内容同质化、展品设计制作平庸、缺乏"拳头"展品和纪念品创新不足等问题.并展望未来菌类博物馆的发展.

    菌类博物馆建设意义建设现状问题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