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谢建群

双月刊

1008-861X

shzyyxb@126.com

021-51322541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Acta Universitatis Traditionis Medicalis Sinensis Pharmacologiaeque Shanghai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主要反映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医疗、科研、教学发展水平和与研究动态的高级学术期刊,以学术性强、质量高、版式规范为特点,侧重从中医药学科发展前沿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精心组稿,精编刊物。栏目围绕中医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需求,以培养文理相通、医工理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思辨和认识水平,促进中医药学术理论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海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沈晓红周华黄平管红叶...
    1-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医院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主要阵地,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构建省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国家评价指标本地化,是推动地方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全国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现状,结合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将国家评价指标与上海城市特征和中医特色相融合,构建"5+X"上海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国家评价指标体系本地化转化,对中医医院开展分层级精准化评价,提升中医药治理能力.

    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上海

    基于软阈值领域聚合图网络的《伤寒论》方剂推荐方法

    苗春龙沈融兰杰刘思彤...
    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伤寒论》辅助诊断和决策支持缺乏等问题,以《伤寒论》名家医案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伤寒论》医案数据建模方法和《伤寒论》方剂推荐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Levenshtein距离的同义词识别算法对医案资料中的症状描述进行聚类,减小症状数据集维度;以"患者"-"症状"为本体构建《伤寒论》异质图数据集,并采用Sentence-BERT模型获得具有深层语义的节点嵌入向量;提出融合自适应软阈值滤波的领域聚合ST-GraphSAGE图卷积深度学习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伤寒论》方剂推荐任务.结果:最终将非结构化的《伤寒论》医案建模为图结构数据集,并在该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在F1-Score等 4 项评价指标下,提出的ST-GraphSAGE取得了优于机器学习及其他主流图深度学习模型的成绩,方剂推荐准确率可达 76%,且相较于基础模型,ST-GraphSAGE在处理含噪数据时准确率提高 0.51%~3.92%.结论:提出《伤寒论》医案建模方案及ST-GraphSAGE图深度学习模型,其方剂推荐准确率较高且泛化能力强,能充分利用《伤寒论》医案的个体及关系信息,为中医临床的决策支持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中医方剂推荐《伤寒论》医案深层语义嵌入领域聚合图网络软阈值滤波

    心痛宁颗粒治疗气虚痰瘀证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张超关敬树姚成增李晓惠...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心痛宁颗粒治疗气虚痰瘀证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 100 例气虚痰瘀证NSTE-ACS患者分为治疗组(50 例)和对照组(50 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心痛宁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 12 周.治疗前及治疗 4、8、12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 4、8、12 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硝酸甘油减停率;治疗 12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及治疗 12 周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①治疗 4、8、12 周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 8、12 周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②治疗 8、12 周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硝酸甘油减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 4、8、12 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 8、12 周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④治疗 4、8、12 周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⑤治疗 12 周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 12 周后,治疗组患者的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痛宁颗粒结合西医常规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气虚痰瘀证NSTE-AC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痰瘀证心痛宁颗粒中西医结合

    基于"肾主骨生髓"理论探讨肾衰Ⅱ号方对慢性肾脏病3~5期伴MBD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洪琪闫国良王馨璐王琛...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5 期伴矿物质和骨异常(MBD)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纳入 202 例CKD 3~5 期伴MB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100 例和实验组 102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一体化治疗+骨化三醇软胶囊口服,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肾衰Ⅱ号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 3 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具体指标包括维生素D(VD)、25 羟维生素D2(25OH-VD2)、25 羟维生素D3(25OH-VD3)、甲状旁腺激素(PTH)、β-骨胶原序列(β-Crossl Laps)、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总钙、校正钙、血清无机磷(I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治疗过程中,对照组 2 例患者被剔除,实验组 1 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对照组 98 例、实验组 101 例.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BUN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eGF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25OH-VD2、25OH-VD3、ALP、总钙、校正钙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PTH、β-Crossl Laps、I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Alb水平较治疗前亦升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 25OH-VD2、ALP、总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TH、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西医常规疗法比较,肾衰Ⅱ号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能更显著改善CKD 3~5 期伴MBD患者的肾功能,显著调节CKD中晚期患者的骨代谢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肾衰Ⅱ号方肾功能骨代谢

    穴位埋线联合温肾补骨方治疗绝经后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临床研究

    邹璇施茵吴焕淦陈子怡...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温肾补骨方治疗绝经后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AIMS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 128 例绝经后乳腺癌AIMSS患者随机分为线药结合组和单纯中药组,每组各 64 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温肾补骨方汤剂,线药结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两组治疗周期均为 12 周,疗程结束后随访 12 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 6、12、18、24 周,评估两组患者的简明疼痛量表-简表(BPI-SF)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评定量表(FACT-B)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第 12、24 周,评估两组患者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结果:研究过程中,线药结合组剔除 3 例、脱落 4 例,单纯中药组剔除 1 例、脱落 6 例,最终线药结合组 61 例、单纯中药组 63 例纳入基于修正的意向性治疗人群(mITT)分析.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明疼痛量表-最剧烈疼痛(BPI-WP)评分、平均疼痛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及疼痛干扰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与单纯中药组相比,治疗第 12、18、24 周线药结合组患者的BPI-WP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 12、18 周线药结合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 12 周线药结合组患者的疼痛干扰评分明显降低(P<0.05).②治疗第 6、12、18、24 周,两组患者的FACT-B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且线药结合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单纯中药组(P<0.05).③治疗第 12、24 周,两组患者的MMAS-8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但两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中药治疗相比,穴位埋线联合温肾补骨方的中医综合疗法能更有效地缓解绝经后乳腺癌AIMSS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疗效具有持续性,值得临床推广.

    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绝经后乳腺癌穴位埋线温肾补骨方中医药疗法

    补肾化痰祛瘀法联合运动体疗治疗超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崔延婕朱心怡杜尘曾薇薇...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化痰祛瘀法联合运动体疗治疗超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 7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6 例.治疗组患者予补肾化痰祛瘀方联合运动治疗,对照组患者予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情况评分、Ferriman-Gallwey多毛评分、痤疮pillsbuny分级法评分、黑棘皮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干预前后,检测所有患者的性激素[包括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抗缪勒激素(AMH)、LH/FSH比值]水平、糖脂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及血清瘦素水平;干预前后,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卵巢面积.结果:①干预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83.34%,对照组为50.0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月经情况、多毛、痤疮评分及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月经情况、多毛评分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干预后,两组患者的LH、T、AMH水平及LH/FSH比值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P<0.01),但两组患者的各项性激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INS、HOMA-IR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各项糖代谢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HDL-C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TC、LDL-C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⑥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⑦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卵巢面积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痰祛瘀法联合运动体疗可有效改善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的相关症状及体征,降低体质量,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减轻瘦素抵抗,提高临床疗效.

    多囊卵巢综合征超重/肥胖肾虚痰湿型补肾化痰祛瘀运动

    云南藤黄提取物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

    柴琼张璐李波旺巩伟伟...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云南藤黄乙醇标准提取物(YTE-17)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效果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YTE-17 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 和LoVo的生长和增殖情况;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YTE-17对结直肠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YTE-17 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生存素(Surviv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YTE-17 可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 和LoVo的生长和增殖;与对照组(YTE-17 干预 0 μg/mL)比较,YTE-17 能够抑制HCT116 和LoVo细胞侵袭迁移能力(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YTE-17可以降低HCT116 细胞中Survivin、Cyclin D1 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YTE-17 可以降低LoVo细胞中Survivin、Cyclin D1、MMP-2 和Vimentin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YTE-17 可通过降低Survivin、Cyclin D1、MMP-2、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

    结直肠癌云南藤黄侵袭转移SurvivinCyclinD1MMP-2E-cadherinVimentin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黄雪益肾方改善慢性肾衰的机制研究

    钱晓婧陈颖孙传玉刘王振祖...
    57-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黄雪益肾方治疗大鼠慢性肾衰的药效,并通过代谢组学初步揭示其代谢调控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缬沙坦)组和黄雪益肾方低、高剂量组.用阿霉素和腺嘌呤联合诱导慢性肾衰大鼠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 0.9%NaCl溶液,给药组分别给予缬沙坦 8.33 mg/kg/d,黄雪益肾方 12.5、25 g/kg/d灌胃,连续 6 周.实验期间监测大鼠一般情况、检测 24 h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LTQ-Orbitrap-MS/MS)分析血清代谢变化,探索黄雪益肾方改善大鼠慢性肾衰的代谢调控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体质量减少、精神萎靡、羸弱无力等衰竭症状,24 h尿蛋白显著升高,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显著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降低(P<0.01),药物干预后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病理结果显示,黄雪益肾方能有效改善模型组大鼠出现的肾小管损伤,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球萎缩硬化等现象.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出差异代谢物 44 个,主要富集于精氨酸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鞘脂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黄雪益肾方可明显减轻慢性肾衰大鼠尿蛋白现象,缓解肾功能损伤,主要效应机制涉及其对脂质代谢和炎症损伤的调节作用.

    慢性肾衰黄雪益肾方血清代谢组学代谢通路分析

    解郁方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CB1R/CB2R及CRF表达水平的影响

    程潇陆逸莹吴春岚刘笑迎...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解郁方(JYF)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 60 只进行行为学评分,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卒中组(MCAO组)、卒中后抑郁组(PSD组)、JYF低剂量组、JYF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其中MCAO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造模,PSD组、JYF低剂量组、JYF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采用MCAO-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法(CUMS)-孤养法进行卒中后抑郁造模.分别于 0、3、5、7 周时进行体质量测定和行为学测试;7 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大麻素受体 1(CB1R)/大麻素受体 2(CB2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情况.结果:体质量测试结果显示:给药前,与假手术组相比,PSD组、JYF高剂量组、JYF低剂量组、氟西汀组的体质量明显减轻(P<0.05);给药后,与PSD组相比,JYF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的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前,与假手术组相比,PSD组、JYF高剂量组、JYF低剂量组、氟西汀组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升高(P<0.05),强迫游泳挣扎时间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与PSD组相比,JYF低剂量组、JYF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5),强迫游泳挣扎时间显著升高(P<0.05).糖水偏好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前,与假手术组相比,PSD组、JYF高剂量组、JYF低剂量组、氟西汀组的蔗糖偏好度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与PSD组相比,JYF低剂量组、JYF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的蔗糖偏好度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PSD组海马CB1R、CB2R表达在海马亚区(CA1、CA3、DG)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SD组、MCAO组的海马CRF表达在CA1、CA3、DG区域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PSD组相比,JYF低剂量组、JYF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的CB1R在CA1、CA3、DG区域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JYF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的CB2R表达在CA1、CA3、DG区域均明显升高(P<0.05),JYF低剂量组的CB2R在CA1、DG区域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JYF低剂量组、JYF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的CRF在CA1、CA3、DG区域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解郁方可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海马中CB1R、CB2R表达上调,CRF表达下调有关.

    卒中后抑郁解郁方大麻素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基于H型血管生成益气化瘀方对去卵巢小鼠骨折愈合的机制研究

    胡晓惠孙康晖过丽强黄子裕...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对去卵巢小鼠骨折愈合及H型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3月龄C57BL/6雌性小鼠 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3只、模型组33只、益气化瘀方组30只.模型组与益气化瘀方组小鼠建立双侧去卵巢模型,假手术组小鼠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术后8周,所有小鼠接受左侧胫骨中段骨折术.骨折后给予小鼠益气化瘀方或0.9%NaCl溶液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取各组小鼠胫骨组织,Micro-CT扫描观察骨折愈合情况,HE染色观察骨痂组织形态学变化,三点弯曲实验检测小鼠胫骨最大荷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骨痂组织中H型血管内皮细胞占总内皮细胞比例,免疫双荧光染色观察骨痂组织中H型血管分布.结果:骨折后第28天Micro-CT分析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与益气化瘀方组小鼠骨痂组织基本完成塑形,模型组骨痂仍处于塑形阶段.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骨折局部骨皮质较为平整,模型组仍可见明显骨痂组织,益气化瘀方组仍有较小骨痂组织.益气化瘀方组小鼠愈合胫骨的最大荷载力较模型组显著提高.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小鼠骨折局部组织中H型血管内皮细胞在总内皮细胞中的占比在骨折后第3天开始上升,直至第7天达到顶峰;模型组H型血管内皮细胞占比在骨折后第5天升高,且各时间点细胞占比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益气化瘀方组小鼠骨折后第3天时细胞比例开始升高,早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骨折后第 3、5 天时,益气化瘀方组小鼠骨折局部H型血管内皮细胞的占比和H型血管生成显著增加.结论:益气化瘀方能够提高去卵巢小鼠骨折愈合早期H型血管的生成,可能是其促进去卵巢小鼠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骨质疏松性骨折去卵巢益气化瘀方H型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