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丝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丝绸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丝绸协会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丝绸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丝绸协会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陈文兴

月刊

1001-7003

zgsilk@189.cn

0571-88081769;88847926

310018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浙江理工大学1号楼5F

丝绸/Journal Silk Monthl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6年创刊,由国家纺织工业局主管,中国丝绸总公司、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办。月刊,大16开本,56页,每月20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7003,国内统一刊号:CN33-1122/TS。主要专栏设有:改革管理、研究探讨、技术应用、品种花色、樯准测试、历史文化、综述译介等;副栏目有:待业论坛、科苑新葩、市场巡礼、科技动态、技术问答、经验杂谈、简讯报道等。本刊是丝绸行业内发行量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技术类期刊,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荣获国家纺织工业局优秀报刊奖和浙江省1999-2000年度科技期刊一等奖。刊出的文章技术水平高,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可读性强,40多年来一直深受国内外订户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研究及其知识生产的优化策略

    张磊殷俊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时代的学科建设、知识涌现与复杂情境,对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诸多挑战,然而,既有的知识论与知识模型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理解偏差.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概念推演和范畴演绎的方法,对知识的概念、知识生产的困境和策略进行了分析.设计知识论辩的历史重构表明,设计知识及其生产还有待进一步讨论,理论和实践的分离也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困境.文章提出了一种"混合设计的研究"的优化策略,主张把设计和研究放置在平等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并将研究与创作、理论与实验以多媒介的形式"封装"起来.

    交叉学科设计知识知识生产混合知识混合设计的研究研究策略

    GAN与Diffusion在传统纹样设计中的实验研究

    李莉毛子晗吕思奇袁晨旭...
    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纹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人工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纹样的现代设计需求,生成式AI为传统纹样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路径和方法.文章将生成式AI应用于传统纹样设计中,通过适配实验优选基于GAN的Style GAN和基于Diffusion的Stable Diffusion两种主流图像生成模型进行实验,采用技术分析与艺术分析相结合,对实验结果进行多角度、多维度对比分析,为设计师选择生成设计方法提供参照.实验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均能满足基本的艺术设计需求.Style GAN模型生成的纹样图像更接近真实图像的分布,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和多样性;Stable Diffusion模型能较好地传承传统纹样的基因,艺术性与创造性兼具,更加符合传统纹样的艺术设计需求.

    GANDiffusion传统纹样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实验研究

    1961-1967年中国外销丝绸技术特征与设计风格研究

    李依婷苏淼鲁佳亮陈百超...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61-1967年中国外销丝绸处于贸易对象转变的初始阶段,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为丝绸设计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文章以历史文献、外销丝绸样本的实物及图像为研究基础,从技术角度对该时期外销丝绸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工艺设备的更新换代为外销丝绸的推陈出新提供了技术支撑,设计人员从原料、丝线加工、组织结构、织造经密、投梭、后处理等生产工艺入手,推动外销丝绸产品技术与资销需求相适应,并在中西方审美文化的交流碰撞下,从纹样题材、色彩、布局、造型等多方面实现民族风格与外来风格的平衡与融合.

    中国外销丝绸工艺技术纹样设计市场需求中西方文化

    节俭行为对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的溢出效应

    梁建芳曹雪榕魏山森
    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下,倡导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是解决纺织服装全供应链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现阶段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发生频率低、难以落实的困境,文章基于行为溢出效应和自我知觉理论,在引入环保自我认同与社会规范两个变量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了 中国消费者目前表现良好的饮食、交通与使用三个维度的节俭行为对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饮食、交通与使用三个维度的节俭行为均能正向溢出到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环保自我认同在节俭行为和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社会规范分别显著调节三个维度的节俭行为与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环保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

    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节俭行为行为溢出效应自我知觉理论环保自我认同社会规范

    聚氨酯上浆剂与玻璃纤维界面结合分子动力学研究

    宋嘉祁汪峰王矿卓炎...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浆剂可以有效提高玻璃纤维的织造效率.文章选择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作为上浆剂对玻璃纤维进行上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尺度解析聚氨酯/玻璃纤维界面作用机制.研究了三种常见硅烷偶联剂对聚氨酯/玻璃纤维界面的影响,并通过玻璃纤维力学性能实验进行了验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界面中硅烷偶联剂能够提升聚氨酯上浆剂在玻璃纤维表面的界面结合能力,其中AWPU/KH570/GF模型的平均界面结合能最大(-191.488 kcal/mol),说明在KH570作用下,聚氨酯分子更容易与玻璃纤维表面形成优良的结合界面.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两种硅烷偶联剂,KH570对提高聚氨酯上浆剂和玻璃纤维的界面结合性最佳,实验结果与模拟结论相符;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当AWPU质量分数为20%、KH570质量分数为4%时,玻璃纤维浆纱断裂强力和耐磨性能分别升高了 5.6%和14.7%,并且集束性能最好.界面中硅烷偶联剂KH570显著增加了聚氨酯上浆剂/玻璃纤维的结合性能.

    玻璃纤维聚氨酯硅烷偶联剂上浆剂分子动力学界面结合能

    光交联丝素蛋白生物3D打印墨水的研究进展

    潘小鹏吕玲玲张旭孙广东...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丝素蛋白具有生物相容性高、生物降解性可控及力学性能可调等优异特性,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3D打印墨水材料.基于光交联反应的生物材料加工技术具有条件温和、高效可控等优点,是当前生物3D打印领域的热点方向.文章以墨水性能要求为主线,先从流变性能出发介绍了适合光交联丝素蛋白生物3D打印的打印方式,再从光交联反应性出发讨论了丝素蛋白的光敏改性方法及光诱导交联机制,然后从生物相容性出发介绍了辐照光源与光引发剂的发展,总结了丝素蛋白及其与合成、天然高分子材料复配墨水在光交联生物3D打印领域的应用,并论述了光交联丝素蛋白生物墨水在制备、发展方向和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生物3D打印丝素蛋白光交联生物墨水流变性能

    柔性无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在智能纺织品上的应用进展

    朱杰杨群陶思轩周卫冕...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无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制备成本低、发光稳定等特点,可以实现柔性显示、智能传感等功能,在智能手机、电子皮肤、智能可穿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纺织材料的柔性、可穿戴性及成熟的加工技术使其成为柔性电致发光器件的优良载体.柔性无机电致发光器件主要包括硫化锌柔性电致发光器件、钙钛矿基柔性电致发光器件和其他无机发光材料基柔性电致发光器件,其与纺织材料的结合方法主要包括印刷、涂层、层压及编织等.因此,文章从无机电致发光材料出发,对其发展历程、设计思路、制备方法、发光原理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并对基于电致发光技术的智能可穿戴纺织品应用及发展展开讨论,以更好地推进智能纺织品的发展.

    无机电致发光柔性器件发光效率智能纺织品可穿戴亮度

    汉麻纤维脱胶技术研究进展

    王亚非吴韶华陈韶娟丁洪亮...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麻纤维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具有较高比刚度和强度的天然纤维,其韧皮纤维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且在汽车工业、结构复合材料、制浆和纺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汉麻纤维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综合脱胶工艺的优缺点,以及汉麻纤维脱胶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认为:物理脱胶法适用于预处理及后处理;化学脱胶法需要与其他方法联合以减少环境污染及能源损耗,其是目前工业化脱胶最主要的手段;有机溶剂、电化学及微波法等新型脱胶方法尚处于探究阶段,很难应用于生产实践;生物脱胶法可有效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且对纤维的损伤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汉麻纤维脱胶工艺化学脱胶生物脱胶联合脱胶绿色脱胶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聚氨酯/涤纶复合织物贴合牢度的影响

    姚春婵张劲峰徐云花金杰...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防止复合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脱胶现象,文章采用低温空气等离子体技术对织物的贴合面进行预处理,以提高纤维的摩擦因数和比表面积,增加环保型水性聚氨酯热熔胶在复合织物间的贴合牢度.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复合织物经向剥离强力提高了 796%;纬向剥离强力提高了 1 050%;经30次水洗,复合织物的经向剥离强力为15.2N,纬向剥离强力为9.4N,仍符合国家标准.在电压25 kV、作用时间5.5 min、作用间距2 mm的等离子体预处理条件下,复合织物的经向剥离强力达到18.3 N,纬向剥离强力达到12.6 N,贴合牢度达到最佳.因此,等离子体预处理为解决聚氨酯/涤纶复合织物贴合牢度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能够同时满足市场对环保和高性能纺织品的需求.

    等离子体复合织物热熔胶水性聚氨酯贴合牢度

    基于角度半径的青年男子躯干部形态相似性匹配

    盛锡彬顾冰菲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基于三维人体点云的人体形态相似性匹配,文章提出了利用角度半径进行青年男体躯干部轮廓形态描述的方法.先以187名18~25周岁的青年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扫描法获取其三维点云数据.再通过逆向工程软件识别人体躯干部特征点,截取其正侧面躯干轮廓形态.然后分别建立正侧面躯干部坐标系,提取27个正面角度半径值和60个侧面角度半径值形成三维点云躯干形态数据库.选取14名被试者进行验证,提取的正、侧面角度半径为样本,采用均方根误差法与点云截面数据库进行匹配,并使用OpenCV框架中的MatchSharp法验证匹配结果.结果显示,13名被试者的躯干部正侧面轮廓形态与三维点云轮廓形态匹配成功,准确率达92.86%.研究结果可为三维点云形态相似性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角度半径人体轮廓躯干部形态形态相似性青年男子三维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