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

月刊

1007-6964

wes@sass.org.cn

021-63845104;53060606-2472

200020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472室(西区)

世界经济研究/Journal World Economy Stud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刊物。刊登研究当代世界经济问题的论文和最新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资本账户双向开放能否激发企业绿色创新?

    彭红枫万洋王文浩
    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拓展熊彼特创新模型,文章基于GKAOPEN数据库,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资本账户流入开放和流出开放两个角度实证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资本账户流入开放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而资本账户流出开放对企业绿色创新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资本账户双向开放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得益于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融资约束缓解.第二,中国各省份环境规制强度能够进一步促进资本账户流入开放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并减少资本账户流出开放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第三,资本账户双向开放更能够刺激企业绿色创新"数量"而非绿色创新"质量".第四,资本账户开放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且该异质性受到企业地区分布、股权性质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的影响.

    资本账户双向开放绿色创新环境规制

    电子发票在促进数字贸易中的作用: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分析报告(2023)

    沈玉良彭羽徐乾宇李鑫...
    1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市场准入、基础设施、法律政策环境和商业环境四个评价维度,对2023年全球74个经济体的数字贸易促进指数(EDTI)得分与排名变化进行分析.在市场准入领域,智利-厄瓜多尔FTA、新加坡-韩国DPA、英国-澳大利亚FTA签署后,厄瓜多尔、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市场准入指数排名上升明显.在基础设施领域,沙特、韩国、秘鲁、瑞士、希腊等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子指数排名有所提升.同时,文章通过对EDTI分项指数与各经济体数字贸易指标的拟合发现,EDTI指数得分的改善与经济体在线购物互联网用户占比(数字化订购)和数字服务贸易额(数字化交付)的提升正相关.文章同时分析了电子发票在促进全球数字贸易中的作用,电子发票规则在双边和区域层面已开展相关合作和试点,WTO层面的电子发票条款也取得积极进展,但条款的执行标准及其与相关议题的关系仍是影响其具体落实的重要因素.下一步,WTO电子商务谈判与区域协定层面的数字贸易/数字经济规则将并行推进,为未来全球数字贸易的包容及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则保障.

    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电子发票数字贸易规则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

    江英车港永唐丹玲
    31-4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合作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动力.文章通过分析2006-2021年28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并借助双重差分模型的方法,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促进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主要通过优化产业兼容性、推动研发创新投入和发挥人才集聚效应等方式,促进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邻近城市的创业活跃度产生了空间外溢效应.文章旨在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的经济影响及其对促进高质量创业发展的政策借鉴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城市创业活跃度产业兼容性研发创新投入人才集聚效应

    气候风险会加剧中国新能源产业链风险联动吗?

    张骏陈东晖郭娜
    4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离不开新能源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研究气候风险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风险联动的影响对于防范化解潜在风险、提升新能源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引入TVP-VAR动态溢出指数方法测度中国新能源产业链风险联动水平,基于自然灾害、能源转型以及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多维视角,实证研究了气候风险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风险联动的影响及其时变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中存在显著的风险联动效应,风险传染源主要来自产业链中下游,其中储能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主要的"风险驱动者",而产业链上游的水电产业和核能产业是主要的"风险接受者";第二,中国新能源产业链风险溢出呈现"同一环节弱、不同环节强"的典型特征,产业链上游环节内部的关联性较弱,而产业链上游与中下游之间的关联性较强;第三,自然灾害、能源转型以及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均可加剧新能源产业链风险联动,且均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在自然灾害频发、能源转型加速、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显著增强时期,新能源产业链对气候风险冲击更为敏感;第四,与自然灾害和能源转型相比,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对新能源产业链风险联动的推升作用更强,且具有更强持续性.

    气候风险新能源产业链风险联动绿色转型

    中印外商直接投资的"真实"技术溢出:基于对比的元回归分析视角

    何适刘文智吴林蔚林怡强...
    62-7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39篇中国文献和22篇印度文献,以中国和印度两大新兴市场国家为对象,在元分析框架下深入对比考察"真实"的中印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基本元分析发现,现有相关文献普遍存在严重发表偏倚,且印度相关文献的发表偏倚程度强于中国.(2)修正发表偏倚结果表明,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横向技术溢出(0.005)小于在印的横向溢出(0.016),外商直接投资在华的纵向传导为0.027,而在印的纵向溢出结果则不显著.多种元合成方法的结果依旧稳健.(3)多元元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估计值会受到包括数据、模型和企业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合合成估计的结果进一步验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市场导向不同是影响中印差异的重要原因.文章研究不仅提供一个系统的元分析应用实践,有利于解决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之谜",还为新兴市场国家高质量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元分析发表偏倚

    数字制造技术创新跨国溢出网络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赵立斌张梦雪谢璐羽
    7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准确衡量数字制造技术创新跨国溢出的基础上,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法,构建数字制造技术创新跨国前后向溢出两类网络,并在考察网络动态演化特征及具体溢出路径的基础上,采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和可分离的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STERGM)分析网络空间演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制造技术创新跨国前后向溢出网络节点数不断增加,溢出联系不断加强,且存在较强的集聚效应和异质性,呈明显的"小世界"特征;中、美、日等亚太经济体属于主受益板块,而新加坡、奥地利和大部分其他欧洲经济体属于双向溢出或主溢出板块;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等经济体始终具有较强的直达权力、通达权力、中介权力和借势权力,而中国在两类网络中的直接影响力、反控制力、中介控制力和波及影响力也迅速攀升,并超过美德等核心经济体;数字制造技术创新跨国溢出网络存在明显的等级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数字制造技术创新水平高、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数字制造业规模大的经济体更倾向于发送数字制造技术创新溢出,且数字制造业规模大的经济体也倾向于接收更多数字制造技术创新溢出;数字制造业规模、数字制造技术创新和数字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接近的经济体之间更容易建立数字制造技术创新溢出联系;地理距离抑制了数字制造技术创新溢出关系的形成,但共同语言相反.

    数字制造技术创新跨国溢出网络前后向关联TERGM与STERGM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数据要素赋能与企业绿色化转型

    方慧解欢品赵庆华
    9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有效促进数据资源的集聚共享、流通与应用,产生数据要素赋能效应,进而为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助力.文章基于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数据要素赋能的视角考察大数据综试区设立对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数据综试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方面,大数据综试区对非外资企业、小规模企业及非高新技术企业绿色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较大,对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及重污染型行业的影响更为突出,绿色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绿色配置与企业外部监管是加速企业绿色化转型的主要传导机制;拓展分析发现,大数据综试区的设立带动了经济邻近地区企业的绿色化转型,相对供应链上游供应商而言,试点地区企业绿色化转型对下游客户的正向溢出作用更显著.文章研究为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有益借鉴.

    大数据综试区企业绿色化数据要素溢出效应

    中国-东盟跨境数据共享的影响因素与驱动路径研究:基于TOE框架的fsQCA与NCA分析

    陈晔婷黄曾媛刘金涛柴艺...
    10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跨境数据共享对于深化双边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至关重要.文章以2014-2022年中国-东盟跨境数据共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OE理论框架并引入fsQCA与NCA两种方法,分析必要和充分两类因果关系,探究影响中国-东盟跨境数据共享水平的关键因素和有效路径.文章研究发现:第一,技术因素最先成为中国-东盟跨境数据共享的瓶颈因素;第二,中国-东盟跨境数据共享水平的提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采用组态视角发现,高水平的中国-东盟跨境数据共享呈现多样化的驱动路径,表现为技术-环境主导型、综合驱动型、技术驱动型和组织-环境主导型;第四,综合驱动型的原始覆盖度最高,是实现高水平中国-东盟跨境数据共享的最优驱动路径,其技术创新投入和贸易开放度是大部分驱动路径的核心条件;第五,非高水平的中国-东盟跨境数据共享也有五种生成模式.

    跨境数据共享中国-东盟TOE框架fsQCANCA

    进口竞争、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国内链长

    石小霞杜鑫王文佳
    12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构建微观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国内生产链长的度量指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与贸易数据,探索进口竞争影响中国全球价值链国内链长的影响方向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进口竞争促进了中国企业投入和产出同时向价值链上游移动,最终体现为国内生产链长不变.机制检验发现,成本竞争导致企业投入向价值链下游移动而缩短了国内链长,质量竞争促使企业投入向价值链上游攀升而导致国内生产链长延长;进口竞争沿产业纵向传递促使国内链长向价值链上游延伸.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进口竞争对高生产率和非国有企业国内链长的影响不明显,缩短了高研发密集度和比较优势增长行业的国内链长,并促使低研发密集度和比较优势下降行业的国内链长向价值链下游延伸.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如何利用进口促进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进口竞争全球价值链国内生产链长产品市场竞争竞争传递

    Abstracts

    135-136,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