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陈凯先

双月刊

1674-3849

wst@casipm.ac.cn

010-62616352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Journal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指导下创办的,集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先导性科技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目前国内中医药界最活跃、影响最大、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期刊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面向全国中医药管理、科研、生产、流通、教学、临床、 出口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其宗旨是弘扬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中药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而造福全人类。   主要刊登内容:国家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进展及 相关政策:从药材种子选育、栽培、饮片炮制直至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方法、标准等:从药材直至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实践;中药系列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与实践;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国际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范例,中药进入各国的途径、申报程序等;国内外有关部门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现状、措施及典型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其它有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   主要栏目:中药现代化专论、战略决策与法规、思路与方法、高技术应用、药学前言、中药资源保护、药品分析与鉴定、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市场评述与展望、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产业经济研究等。  本刊作为唯一一本国家级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为科研、教学部门 等医疗单位和产业部门介绍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宣传临床经验、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   本刊现己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列为收录源期刊。  本杂志为双月刊,全年6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张兰兰施文婷陈伟媚杨赞...
    202-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方法 结合信息熵赋值法,以喷干粉得粉率及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进风温度、雾化压力、药液温度、进液速度和药液相对密度进行考察,筛选出关键工艺参数(CPPs),再运用中心点复合设计(Center Point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对筛出的CPPs进行优化,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并加以验证。结果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显示,药液相对密度和进液速度为该研究的关键工艺参数。CCD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模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拟项不显著(P>0。05),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构建的CPPs优化设计空间为药液相对密度1。05-1。08,进液速度30%-40%。结论 基于QbD理念建立的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可提高其工艺的稳定性,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质量源于设计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中心点复合设计

    基于多特征融合结合深度学习模型的药材切片鉴别

    周丽媛高红梅赵启军高定国...
    21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现有复杂背景药材切片自动鉴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实现复杂背景下药材切片图像的准确识别。方法 基于整理的藏药材切片图像数据集进行实验,分析切片的RGB、HOG、LBP特征,使用改进的HOG算法进行多特征融合,最后使深度学习网络对任务图像进行识别。结果 本文提出的多特征融合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对32种复杂背景下藏药材切片的3610张图像识别准确率达到91。68%,同时该方法对川贝母、山楂及半夏等20种常见中药饮片的平均鉴别准确率达到98。00%,优于其他现有的复杂背景下的中药饮片识别方法,说明该方法对其他中药材鉴定也同样具有可行性,应用范围较广泛。结论 多特征融合能够较好地提取复杂背景下药材切片的区分特征,对于背景复杂且堆积遮挡严重的藏药材切片识别率较高,可有效应用于自然场景下的中药材、藏药材切片与其他中药饮片识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特征融合深度学习藏药材图像识别药材切片注意力机制

    参仙升脉口服液化学成分的UHPLC-Q Exactive Focus MS/MS快速分析

    宗时宇狄志彪刘琪琪黄壮壮...
    218-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参仙升脉口服液的化学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 Exactive Focus MS/MS)对参仙升脉口服液的化学成分进行整体、系统辨识。采用Thermo Accucore aQ C18色谱柱(150 mm×2。1 mm,2。6 µ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13 min,5%-60%B;13-27 min,60%-95%B;27-30 min,95%B,流速0。3 mL·min-1,柱温30℃;质谱分析离子化方式为加热电喷雾离子化(H-ESI),扫描模式为正、负离子切换,扫描范围m/z 120-1800,碰撞能量30 eV、50 eV、70 eV。结果 共鉴定出160个化学成分,包括29个黄酮类成分,24个有机酸类成分,21个生物碱类成分,19个萜类成分,15个苯丙素类成分,12个皂苷类成分和40个其他类成分;其中6个化学成分(芦丁、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经对照品比对确认。结论 该研究借助UHPLC-Q Exactive Focus MS/MS技术实现了参仙升脉口服液化学成分准确、快速、系统的分析和鉴定,为其化学物质基础的阐明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仙升脉口服液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FocusMS/MS)化学成分黄酮有机酸

    论藏药"佐太(汞制剂)"的工艺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豆改杰魏立新周文斌李先加...
    229-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佐太(汞制剂)是藏药类的珍宝,享誉"众药王"之称,具有治疗疾病、解毒、养生补养、增效等作用,以"佐太"为核心成分的珍宝类藏药复方在临床使用广泛。本文通过搜集与整理藏医药经典著作及近年来的研究文献,梳理了"佐太"炮制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现代应用研究进展。佐太炮制,主要有三个代表性的方法,分别为宇妥·元丹贡布(708-833年)所著《四部医典》中的水银炮制法、顿慢逊努嘉措(13世纪)所著《水银炮制经典》中的水银炮制法,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力传授佐太炮制工艺的措如·才朗(1926-2004年)大师的水银炮制法。此外,研究人员从现代药物理化、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等方面对"佐太"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藏医药经典古籍中佐太历代的炮制方法及现代药理毒理研究,为深入理解"佐太"的来龙去脉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水银佐太炮制重金属安全性

    基于大数据交汇的中医"治未病"知识服务与临床应用系统构建

    邝秀英于琦李敬华李国祥...
    236-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未病知识库与知识挖掘系统的构建思路和应用方法。方法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首先梳理中医治未病知识体系,根据中医治未病分类方法,设计中医治未病知识库结构及其关系;其次从治未病研究的需求出发,拟定中医治未病数据库的古今文献数据来源及知识采集方法;之后在治未病分类体系框架下,对核心知识进行专业标注、关系提取、知识审核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引入多种数据挖掘算法对知识进行分析发掘;最后将获得的海量资料与大数据分析、计算机机器学习相结合,从而实现智能化信息采集、病情分析和诊疗建议。结果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未病知识库能够数字化、数据化、知识化的保存中医治未病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并可以客观化的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为开展中医治未病知识服务和共享提供基础。结论 中医治未病知识库是进行中医治未病知识数字化存储的重要方式,为中医治未病研究提供文献知识支撑和数据挖掘的客观化证据。

    古今文献治未病知识库构建

    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量化诊断标准的研究

    刘亚丹王斌燕树勋段飞...
    242-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确定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量化诊断标准。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制定《基于层次分析法的MS痰瘀互结证专家咨询问卷》,邀请专家填写问卷,采用专家群决策算法构建《MS痰瘀互结证诊断标准(草案)》。前瞻性收集MS患者,采用条件概率换算法、最大似然判别法对MS痰瘀互结证诊断标准进行临床验证并修订,制定MS痰瘀互结证量化诊断标准。结果 建立的MS痰瘀互结证量化诊断标准诊断效能灵敏度95。7%,特异度84。0%,准确度91。6%,阳性似然比5。98,阴性似然比19。46。结论 基于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法及诊断性试验建立的MS痰瘀互结证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量化诊断标准层次分析法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辨治

    宁洲俊马知遥刘玮吴丽丽...
    252-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气周流"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和《黄帝内经》的阴阳气化理论,由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正式提出,该书阐述了土枢四象、左升右降的一气周流理论。本文基于此理论探讨了甲状腺结节的辨治,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实与其中的土虚气郁、肝肺失调密切相关,并结合现代研究证据论述土虚气郁、肝肺失调为甲状腺结节的重要病机。结合临床提出参考甲状腺超声弹性成像结果分期、分型治疗甲状腺结节,概括了分期分型辨治的临床用药,旨在恢复体内的"一气周流"。以期为临床辨治甲状腺结节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一气周流黄元御甲状腺结节土虚气郁肝肺失调

    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探讨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作用机制

    乐薇姚函伶杨格格吴贻森...
    259-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印堂、内关、足三里对FD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夹尾、不规律饮食以及冰生理盐水灌胃法复制FD模型。造模后,电针组行针刺干预,每天1次,每次30 min,连续14天。记录大鼠的一般状态;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的自主行为及紧张度;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黏膜形态及炎症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3受体(5-HT3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2(CRHR2)、NOD样受体蛋白6(NLRP6)蛋白表达;阿利新蓝染色观察大鼠十二指肠黏膜上皮形态及杯状细胞的阳性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旷场自主运动距离、运动速度、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均大幅下降(P<0。05),下丘脑5-HT3R、CRH mRNA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一般状态、旷场自主运动距离、运动速度、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及杯状细胞的表达均明显提高(P<0。05),下丘脑5-HT3R、CRH mRNA大幅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可见疏松的结缔组织,黏膜下层轻度水肿,淋巴细胞增生;空白组和电针组大鼠胃黏膜结缔组织排列紧密,胃腺间质无明显增生,未见炎症细胞。结论 电针印堂、内关、足三里可能是通过提升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和杯状细胞表达,抑制下丘脑5-HT3R、CRH的表达,来提高FD大鼠自主运动水平,缓解焦虑,修复缺损的肠道黏膜屏障,恢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正常功能。

    功能性胃肠病电针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动物实验

    弧刃针45°腱鞘切开松解术与传统针刀松解术治疗中重度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研究

    马迎存孟颖博王学昌张董喆...
    268-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弧刃针治疗中重度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重度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1∶1分配至弧刃针组与针刀组,其中弧刃针组31例,采用弧刃针治疗,针刀组31例,给予传统针刀松解术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各时期(1周、2周、4周)及24周后随访时的疼痛数字评分(Numberal rating scale,NRS)、指间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Quinell分级以及疾病的疗效评分(Wangxuechang diease efficacy score,WDE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62例患者治疗后24W随访时,两组病人Quinell分级对比,弧刃针组优于针刀组(P<0。05);疾病的疗效评分(WDES)总有效率:弧刃针组96。77%,针刀组83。87%,弧刃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针刀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数字评分(NRS)、关节活动度(ROM)均明显改善,且随时间进展,改善程度越大(P<0。05);且治疗后1周、2周、4周及24周时间点的组间比较显示,弧刃针在改善疼痛、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针刀组(P<0。05)。结论 弧刃针45°腱鞘切开松解术与传统针刀松解术治疗中重度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均有效,但弧刃针45°腱鞘切开松解术在改善疼痛、指间关节活动度和安全性方面优势明显。

    弧刃针针刀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切开松解术

    针刺治疗可卡因成瘾机制中刺激方式的研究概述

    孙路强罗芳丽秦迪陈帅...
    275-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卡因作为一种广泛滥用且高度成瘾的药物,严重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和经济负担。针刺能辅助治疗可卡因成瘾,并且副作用较小,但明确的刺激方式,是阐明针灸治疗疾病各机制的重要因素。本文概述了可卡因成瘾机制中刺激方式存在参数不同、针刺深度不固定、穴位选择有差异、治疗时机前后有别、针刺时间长短不一等问题。为了规范针灸实验的干预措施,建议在今后机制研究中,刺激方式应探索最佳参数,穴位的选择以临床为基础、针刺时机应符合客观性、疗程应考虑针刺效应等。

    针灸可卡因成瘾刺激方式综述